俞曉燕
伴隨著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的進程,大自然已經不像以前那么觸手可及,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幼兒園所處的環(huán)境并不是世外桃源,并不是理想的純自然環(huán)境,尤其是對城市里的幼兒而言,能夠自由地探索自然的機會更是越來越少了,因而立足園本,因地制宜開展親自然活動對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培養(yǎng)愈發(fā)重要。
融入“崇尚自然”理念
觀念決定行動。親近自然不能成為一句口號,而應該成為我們的理念,崇尚自然的意識應該根植于保教人員的心中,落實在行動中。當然,更不能將親自然活動與日常教育教學割裂,而應該將親自然活動與幼兒園的主題活動、領域教學相整合,滲透到幼兒園日常生活之中。
我們雖然不能生活在純自然的環(huán)境中,但生活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因素,比如,天空、大地、陽光、空氣、水分、季節(jié)的交替、植物的生長、天氣的變化等等,這些自然因素都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將“崇尚自然”的理念融入幼兒園日常生活中,意味著可以在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材料提供、組織形式等多個層面創(chuàng)設條件,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因素,讓孩子建立與自然的聯(lián)系,滿足幼兒親近自然,親身體驗、探究的需要。
無心感知轉化為有意體驗
幼兒的學習是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與周圍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教師除了有計劃、有目的的在主題活動和領域教學中開展有關親自然內容,更應該做有心人,善于抓住教育契機,把孩子“無心”的好奇轉化為“有意”的求知欲,把“無心”的感知轉化為“有意”的觀察,把“無心”的瀏覽轉化為“有意”的體驗。
比如,“雨”是自然界中幼兒最熟悉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教師和家長更多的是想到雨天帶來的不便,往往會在雨天組織一些室內活動??上驳氖牵プ∵@一教育契機,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帶領幼兒去戶外去感受體驗。例如,利用雨天,引導幼兒觀察雨,感受雨,在雨中尋找快樂,孩子們用小手接雨,用腳踩雨濺起水花,用小傘接雨轉水滴,用盒子、小推車運送雨水,他們非常盡興,樂此不疲。孩子們通過聽、看、摸等多種感官充分體驗聽雨、看雨、玩雨,充分感受雨天帶來的樂趣,孩子的天性得到釋放。老師在雨天帶領小班幼兒聽雨,在雨后去聞空氣的味道,讓孩子發(fā)現(xiàn)了空氣味道的變化、天色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好奇和興趣。在和雨水接觸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極大地自由和親自然的樂趣。
同樣,大自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鮮活的生命,只要做有心人,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也可以讓幼兒體驗到自然界的奧妙,領略生命的美、生命的力量以及脆弱,喚醒幼兒生命自身成長的自覺性。如孩子們養(yǎng)護的花草死掉了,一般人會隨手扔掉,而我班養(yǎng)的茉莉花干枯了,班里養(yǎng)護的鮮花慢慢凋謝了,筆者沒有隨手扔掉,而是抓住了這一契機,在自然角設立“死亡區(qū)”,引導幼兒觀察鮮花從鮮活到凋謝的變化過程,讓幼兒理解鮮活、枯萎、凋謝,討論茉莉花干枯的原因……同樣,對于班上飼養(yǎng)的小動物生病、死亡,教師可就此引導幼兒討論,開展幼兒對生命學習的歷程。從植物到動物,由于教師的智慧,幼兒多了一次次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直接體驗。
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親自然活動
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和自然親密接觸,才能有更多機會去感受和體驗,逐漸建立起和自然的感情。結合親自然課題研究,我們設立了每周一次的親自然日,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親自然活動。
每周一次的“親自然日”是孩子們向往的日子,無論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總是帶著喜悅的心情,或到大操場上放風箏,或到花園找螞蟻挖洞洞、和泥巴,或撿樹葉捉迷藏,或是到小河旁打水仗,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場景,總是能吸引幼兒的興趣。他們個個精力充沛,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物種為幼兒游戲探究提供了支持,調動了幼兒視、聽、觸、嗅、味各種感官,無論是舒服地躺在草地上還是探究觀察,無論是跳石凳還是撿果果數(shù)果果、在草地上尋找三葉草,無論是集體游戲還是個人“爬樹探險”,沒有一個孩子會覺得無聊或是無所事事,他們都是那樣的輕松快樂,那樣積極主動,那樣專注,那樣樂于表現(xiàn)交流。孩子們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釋放天性,享受快樂,積累豐富的經驗,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
親自然活動開展途徑
由于幼兒人數(shù)較多,幼兒園組織的親自然活動的范圍多局限在社區(qū)內,頻繁組織到郊外不太現(xiàn)實。而家長以家庭為單位行動就方便很多,積極利用家長資源,便能拓展親自然活動開展的途徑。
基于此,我們采取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交流,向家長宣傳親自然活動的意義,建議家長平時多抽出時間帶孩子親近自然,越來越多的家長參與到了親自然的行列中,不少家長利用自己的資源,聯(lián)系農場,組織親子郊游,親自然的途徑越來越寬,互動內容越來越豐富。從孩子的變化到自身參與活動,家長對親自然活動的意義認識更深更廣,對孩子情感的培養(yǎng)也更加注重。
立足園本,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多樣化的親自然活動。從幼兒園的自然角到種植園,從城市到郊外,無論是老師組織的親自然活動還是親子郊游,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給幼兒提供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孩子們或多或少的都會從中得到滋養(yǎng),產生愉悅的學習與情感體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城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