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春麗
摘 要: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水平,這就需要從多方面加強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為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素質打下堅實基礎。傳統(tǒng)音樂鑒賞課程教學對學生情感體驗沒有加強重視,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在新的教學改革發(fā)展環(huán)境下,就要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來開展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活動。本文主要就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問題以及情感體驗的作用加以闡述,然后重點探究音樂鑒賞課中的情感體驗的教學方法,期望能從理論層面深化研究,為實際音樂鑒賞課程教學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課;情感體驗
引言:偉大的音樂只有一種真正特性,也就是情感,情感賦予音樂深刻內(nèi)涵。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要充分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讓學生在音樂鑒賞課程當中能夠體驗情感,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情感,只有讓學生有良好情感體驗才能促進學生的心理的成熟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1.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問題及情感體驗作用
1.1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問題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背景下,也對高中音樂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就要充分注重要求的有效提升,從整體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但從實際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能發(fā)現(xiàn),其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有待解決,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高中階段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有著促進作用,在教學中要及時轉變教學方向,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鮮明的突出,這樣才能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從整體上促進學生的良好學習發(fā)展[1]。但從實際的教學現(xiàn)狀能了解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還比較缺乏,沒有將學生在音樂鑒賞課堂中主體地位突出出來,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這就必然會對實際的音樂課程教學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音樂鑒賞課程教學不注重學生的真實感受,這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難以完成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任務。
其二,教學中師生互動不強。提升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質量水平,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師生間的良好互動,只有在這些基礎層面得以強化,才能促進學生高效化的學習。但從實際的課程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不強,教師沒有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缺乏和學生深入到額交談溝通,這就會影響實際教學方案的制定科學適當性[2]。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是對學生欣賞音樂以及鑒賞音樂以及理解音樂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課程內(nèi)容,在師生互動缺乏的狀況下開展的教學活動,必然會影響學生的高效化學習。
其三,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方法單調(diào)。從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程的實際教學現(xiàn)狀能發(fā)現(xiàn),教師在實際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比較單調(diào),主要是理論講述為主,學生在枯燥乏味的理論教學環(huán)境中積極性無法調(diào)動,加上班級的人數(shù)比較多,在實際教學中因材施教教學的難度比較大,這就使得音樂鑒賞課程的效率比較低下,學生學習的興趣薄弱,這對音樂鑒賞課程教學作用的發(fā)揮就會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3]。
其四,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技能薄弱。要想提升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質量,這就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主動積極性,學生自身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而高中階段的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程的學習不重視,認為音樂鑒賞課程是副課,在這一課程上學習會耽誤其他學科的學習,所以在學習的動力上也比較缺乏。這一現(xiàn)狀的存在也對教師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增加了難度。
1.2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情感體驗作用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提升教學質量,要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礎,讓學生在音樂鑒賞課堂中能夠感受音樂中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這樣就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4]。情感體驗也是音樂藝術本質要求,也是審美心理要求,是對音樂表現(xiàn)的要求,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情感方面的認識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中就要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這樣才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鑒賞課程教學中讓學生能從音樂的欣賞中養(yǎng)成感知美的習慣,了解音樂對現(xiàn)實的反映以及感情的表現(xiàn),從我國的古典著作《樂記》中對音樂情感反映現(xiàn)實的相關描述就能看到,“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和其政;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睂徝赖那楦惺侨藗兯非蟮?,在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注重讓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5]。
例如:我國的民樂當中的名曲《百鳥朝鳳》是自然音調(diào)的逼真模擬進行塑造藝術形象,讓欣賞著從頭腦當中形成變換不定的視覺場景,讓聽者對其中的豐富內(nèi)涵進行感知,而所需要的就是情感的體驗[6]。音樂鑒賞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對學生情感體驗的教學,就要能對學生欣賞美以及感知美的能力進行訓練,讓學生能對審美心理養(yǎng)成的知情行意的統(tǒng)一過程有更深刻的理解,促進學生認知音樂的美以及情感,讓學生能夠在情感的體驗下促進審美知識內(nèi)化,這樣才能逐漸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審美能力。
2.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情感體驗教學措施實施
2.1從“聽”中獲得情感體驗
高中階段學生的心智逐漸的走向成熟,有著自己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對情感體驗也有著自己的認知。有效學習是心智活動,體驗是心智活動的基礎,是欣賞以及感受和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作為心理積極參與各心理活動當中去,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當中對學生情感體驗加強重視,讓學生能從情感體驗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的欣賞心理活動過程主要是從外部音響感知到想象聯(lián)想,然后再到情感共鳴,最后到理解認識的逐步深入的過程[7]。音樂鑒賞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審美活動主導,就要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主要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的鑒賞活動當中去,讓學生能在不同的方式下感受音樂當中的情感,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聽是音樂藝術關鍵要素,調(diào)動學生體驗就要注重有目標的向學生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到音樂的情感世界中,感受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當中的節(jié)奏,節(jié)奏舒緩的時候心情平和或者沉重,節(jié)奏比較鮮明的時候,就能帶動情緒高漲以及激動,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對情感的表達也是不同的。
例如:讓學生對勛伯格的《捂手管弦樂曲》中的《預兆》進行感受和體驗,這是表現(xiàn)主義音樂的基本風格特征,讓學生通過聆聽來逐步的認識表現(xiàn)主義音樂特征以及無調(diào)性音樂。《預兆》這首作品是速度比較快的樂曲,表明無調(diào)性音樂比較適合表現(xiàn)恐怖以及焦慮等類型的情緒,音樂所展現(xiàn)的是處在極度痛苦的幻覺世界。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在和其他的音樂類型進行對比之下,就能感受到音樂情緒的不同,讓學生對自己所聽到的情感的不同點進行說明,在不同音樂藝術風格的對比下,能加深學生對樂曲的感受理解,這對學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就有著積極作用。
2.2情境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情感體驗
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從整體上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為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投入飽滿熱情,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體驗情感,在介紹中國西部的音樂課程中,課程中涵蓋著不同地域特色的音樂作品,為能將不同的地區(qū)音樂能自然的串聯(lián),通過“旅行”的方式,按照游覽的順序將相應地區(qū)的音樂融入其中,這樣就能讓學生對不同地區(qū)的音樂特點有深刻的認識。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旅行”的情境,教師作為導游的角色,帶領學生到西部走走看看,領略西部地區(qū)的音樂庚哥以及語言變化。通過不同的音樂風格以及情感的體會下,就能讓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充滿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8]。
例如:學習到獨特的民族風的課程中,對蒙古族以及藏族和維吾爾族的音樂風格以及特征的學習中,教師作為導游,就要對不同的地域特色進行介紹,讓學生從整體上對蒙古族以及藏族和維吾爾族有更多的了解認識。讓學生從民歌《遼闊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民歌的欣賞對比當中,認識到不同的地域音樂風格特征??梢宰寣W生穿上不同民族特色的服裝,展示相應的舞蹈動作,如對蒙古族的介紹,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的民歌有長調(diào)和短調(diào)之分,長調(diào)的字少腔長,比較高亢悠遠,舒緩自由,表達草原兒女獨有的深情。而短調(diào)流行于半農(nóng)半牧區(qū)。西藏的民歌《宗巴朗松》是民間音樂歌舞音樂,歌聲的特色就是嘹亮高亢,樂器中有藏京胡以及鐵琴和神鼓等。而維吾爾族的民歌《牡丹汗》是描寫愛情的一首歌曲,所演奏的樂器當中有冬不拉以及手鼓,在旋律上比較奔放,有著感情比較充沛。學生在“導游”的帶領下,對不同地區(qū)的音樂風格以及特征有著深刻的感受,能夠體驗不同情感風格的音樂,這就對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2.3創(chuàng)新方法,提升情感體驗質量
音樂鑒賞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為能讓學生在情感體驗方面有更多的收獲,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能采用不同的方法,結合教學當中的資源靈活的運用,從而才能為學生情感體驗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條件[9]。通過表演法的應用結合教學中的資源內(nèi)容,這對學生情感體驗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表演法的應用是情感體驗教學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學當中在學習到《魔王》的音樂作品時候,這就能夠讓學生通過對其中的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能對《魔王》作品當中的角色內(nèi)心情感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這樣有助于潛移默化加強人物代入感,讓學生能更好的體驗情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發(fā)揮表演法的積極作用,能夠抓典型,將有著豐富情感的音樂作品作為典型在課堂中呈現(xiàn),突出主題,這對提升教學質量就能起到積極作用。
或者是通過課后寫作的方法應用來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質量,要和實際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緊密的結合起來,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運用課后寫作方法,讓學生聆聽音樂后能結合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寫出聽后感,以此讓學生對復雜抽象音樂作品中的情感不斷的深化。如在教學中對《流水》這一古琴曲的教學中,先對學生介紹這一曲目的特色,然后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欣賞,教師在之前就要對學生能有所指引,讓學生注意關鍵點,如在演奏的時候體驗怎樣的意境,為何會有如此的感覺,不同音樂情緒在音樂當中所起的作用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指引就能讓學生在實際的聆聽過程中抓住要點[10]。聽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來寫出《流水》的聽后感,在書寫的過程中學生就會一遍遍的回想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意蘊,從而對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yǎng)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音樂鑒賞課程的實際教學當中,要充分注重按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和學生的喜愛程度進行選擇音樂作品,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參與的主動積極性,這樣才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良好學習,才能有助于讓學生在情感體驗的效果上良好呈現(xiàn)。
3.結語
綜上言之,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從情感體驗當中對音樂鑒賞的知識有更多的認識,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手段運用,幫助學生在音樂鑒賞當中發(fā)揮積極主動作用,幫助學生獲得情感的共鳴,這就能有助于提升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