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美珍
摘 要:眾所周知,生物在初中教育中占據較為重要地位,在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實驗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筆者在本文以“植物的呼吸作用”為教學案例,對本節(jié)課的簡易實驗裝置制作和應用進行一定分析,并且提出教學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簡易實驗裝
引言:
平心而論,現階段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日常教學活動最典型的教學特征和教學方法就是實驗教學。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倘若充分運用實驗教學,學生們則很難對本節(jié)課進行全面掌握和理解[1]。筆者建議,在本節(jié)課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利用合理化、科學化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們利用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材料來進行較為簡單易操作的生物實驗裝置制作,這種教學方式也必然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出色教學效果。
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裝置制作
實事求是的講,由于初中生的生物基礎水平和知識掌握良莠不齊。鑒于此,筆者建議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給學生們的實驗進行思路上的指導和點撥。具體細節(jié)如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不改變本節(jié)課實驗原理的總體基礎上,選取大小廢棄的飲料瓶、剪刀、502膠水、太空棉以及醫(yī)用輸液器、萌發(fā)和干燥的兩種綠豆種子、溫度計紙板等日常生活中所最常見的材料物品,然后進行實驗裝置的整個制作過程[2]。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們制作一個氣流控制器,學生們使用剪刀把輸液器剪開,使用塑料管將各部位進行重新連接,形成一個小型的氣流控制器,接下來進行小導管的安裝,用502膠水將將底部進行密封,隨后在上方開個圓孔,目的是讓石灰水方便進入實驗設置;其次,學生們將大飲料瓶參照將小飲料瓶的高度剪掉瓶身制作出一個保溫瓶;最后,學生們使用太空棉包好小飲料瓶后,將其放入大飲料瓶中,一定要保證大小飲料瓶之間的瓶身呈平齊狀態(tài);隨后學生們在小的飲料瓶中打上兩個大小不同的孔,將氣流控制器插入小孔中,將溫度計插入大孔中,這樣,觀察植物呼吸作用的放熱、釋放二氧化碳的小型裝置器就正式制作完畢。
二、教師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興趣
人教版“植物的呼吸作用”這一章節(jié)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建議,教師在正式開始實驗教學之前,首先給學生們提出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呼吸,請問同學們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是否和人類一樣也需要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同樣也是吸進氧氣后,將二氧化碳呼出?”教師提問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建立起一個現實生活和生物課堂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繼而引起學習興趣,讓其對植物呼吸作用引發(fā)思考,為接下來的實驗教學做出良好的鋪墊和保障。接下來,筆者建議教師在實驗教學正式開始時將教材的實驗方案為學生們全面、細致的展示。然后繼續(xù)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教材中的兩個實驗是否存在某些不足之處?我們能否自己制作一套小裝置將兩個實驗進行有機結合并且優(yōu)化呢?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生物學習狀況展開分組教學,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積極引導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和互相交流。讓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自主的設計可行且合理的生物實驗方案,并且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制作實驗裝置。
三、教師細心講解裝置使用方式
再接下來的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應細心耐心的引導學生們如何實際操作。具體流程為:教師可讓學生們準備兩套自制實驗裝置,其中一套放進干燥種子(對照組),另一套放入萌發(fā)種子(觀察組)。隨后將實驗裝置的瓶蓋擰緊,將溫度計與氣流控制器分別插入瓶蓋的小孔中分別插入溫度計和氣流控制器;接下來將澄清石灰水放入裝置之中。靜待一段時間,仔細觀察兩瓶內溫度計顯示的讀數;教師讓學生們打開氣流控制器開關擠壓裝置器瓶身,仔細對實驗裝置進行觀察,觀察溢出氣體能否讓澄清石灰水變得混濁。實驗下一步,教師讓學生們取兩個已經制作好的保溫瓶(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將干燥種子和萌發(fā)種子放入,將小飲料瓶的瓶蓋蓋上,經過一定時間后,取下蓋子。接下來讓學生們將點燃的衛(wèi)生香放入瓶內進行觀察。從而讓學生們對植物是否吸收了瓶中氧氣做出自己的判斷。此外,筆者建議,上述的實驗過程,教師可讓學生們分組進行,并且教師為學生們提供記錄表,讓學生們將所看到的實驗結果詳細記錄,繼而對實驗原理進行總結和分析。(見下圖)
四、教師指導歸納總結構建概念
通過上述一些列的實驗操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通過實驗記錄做出歸納總結,通過這一次生物簡易實驗裝置的整體制作過程和使用過程,學生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植物在呼吸作用下能夠吸收氧氣;并且植物的呼吸作用過程中能夠釋放除二氧化碳以及能量。接下來通過教師的細致講解和總結,讓學生們構建出一個清晰化的植物呼吸作用概念,加深學生們對這一章節(jié)的生物知識理解與體會,全面提升了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這一實驗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應該總結的有兩點:一是在初中生物課堂實驗過程中,巧妙將生活中的廢棄物品進行合理運用,不但貼近學生日常生活,還能讓實驗操作因為簡易設備的改進變得更便捷化、簡單化,讓整個實驗現象變得更加直觀且明顯,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更加積極的參與實驗操作過程中。二是簡易實驗裝置制作以及應用也會存在一些缺點與不足。筆者建議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實驗中的種子替換成為已經用水進行充分浸泡的大豆種子,這類種子的呼吸性相比之下更強,整個實驗效果也會更加直觀、明顯。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實驗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教師指導學生們進行實驗裝置和工具的制作,能夠加深學生們對生物實驗的興趣和理解。教師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不斷探索、不斷鉆研,采取科學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力爭讓初中生物教學整體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剛振華.自制植物呼吸作用綜合裝置器[J].生物學教學,2006,31(5):44.
[2]蔡玉玲.初中生物植物呼吸作用演示實驗的改進探究[J].新課程,2017(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