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吉
修訂后的PEP小學英語教材,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每一個教學內(nèi)容都配有相應的配圖,所呈現(xiàn)的配圖已經(jīng)預設了文本發(fā)生的情境,很符合小學生語言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易于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只重視文本的教學而忽視了配圖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作用。筆者結合具體的課例,談談如何有效利用教材配圖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一、呈現(xiàn)新知,激發(fā)思維興趣
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應從興趣談起,呈現(xiàn)新知是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彩的導入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利用配圖呈現(xiàn)新知,也是一種好的形式。
1.巧用配圖,釋疑激趣
在導入文本前,教師可以有意設置懸念來激發(fā)學生求知的好奇心,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新知,培養(yǎng)其學習能力并激發(fā)其思維興趣。
【案例1】某教師在教學五下Unit1 My day A Let’s talk時,為了讓學生認知到中國和西班牙的時差,首先與學生進行問答,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Perdo吃晚飯的時間是在晚上9點30分或者10點,難道張鵬不感到奇怪嗎?
T:Where are Zhangpeng and Perdo?
Ss:They are in the school.
T:When does Perdo eat dinner in Spain?
Ss:At 9:30 or 10 o’clock.
T:Do you think it’s the same in China?
該教師呈現(xiàn)了單元主情境的配圖(如圖1),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Perdo來自西班牙,他的衣服上有西班牙文,進而感知到中國與西班牙的時間存在差異。事實上,時間的差異就已經(jīng)引起了學生閱讀的動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2.借用配圖,創(chuàng)設情景
修訂版PEP教材的對話課已創(chuàng)設好對話發(fā)生的情境,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走入真實的情境,這就要求教師借助配圖,如此對話教學就會更加真實且有生活味。
【案例2】在教學五上Unit6 In a nature park Part A Let’s talk時,先呈現(xiàn)單元主情境圖和教材配圖(如圖2、圖3),再讓學生分組討論,猜測懷特老師和孩子們?nèi)チ四睦?,通過觀察配圖,了解到對話場景:Today is weekend, Miss White and the children are going to the nature park. What can they see ?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nature park with them?
在案例2中,學生根據(jù)教材情境,結合自己對自然公園的認知,讓對話教學具有了真實性。圖片情境真實有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提升能力,發(fā)散思維廣度
學生能夠根據(jù)圖片或提示寫出簡單的句子,能根據(jù)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描述。教師可以利用配圖設計各種活動,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切實提高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1.利用配圖,練習寫話
利用配圖寫話,給學生呈現(xiàn)圖片,將學生帶入描述的情景中。在單元結束后,教師可以選擇相應的配圖,嘗試練習寫話,提升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
【案例3】在教學五下 Unit1 My day Part B Let’s check時,呈現(xiàn)邁克周末活動的圖片(如圖4),通過觀察,學生立馬聯(lián)想到B部分let’s learn學過的動詞短語:clean the room and go shopping. 同時還可以滾動復習本單元的句型和五上Unit2 My week的知識點。
在案例3中,通過讓學生寫話,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回憶了舊知。
2.利用配圖,創(chuàng)編對話
在學完每個單元的Let’s learn后,可以讓學生利用配圖信息進行對話創(chuàng)編并提供一些對話的語言框架,從而讓學生自如地運用句型并展開聯(lián)想,進行交流。
【案例4】在教學完五下Unit6 Work quietly! Part A Let’s learn后,以兩人為一個小組,其中一人看圖(如圖5),一人回答,通過問答來獲取信息并完成對話:
S1:It’s 7:30 p.m. What’s Chenjie doing?
S2:She is
S1:Is she having class at 9:00 a.m?
S2:Yes,she is.
S1:
S2:
在案例4中,學生的語言訓練和思維能力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掌握重點句型的前提下,盡可能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編,這給了學生思考和想象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利用配圖,理解語篇
在語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很多教師將語篇分解為詞語和句子,結果讓學生在支離破碎的語篇中感知文本,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對語篇的理解。我們可以整合配圖來觸發(fā)學生的整體感悟。
【案例5】PEP五下Unit4 When is Easter? Read and write,這個語篇以日記的形式介紹了小貓出生的一些變化。教師根據(jù)小貓成長的過程,整合四幅配圖(如圖6),學生便很清楚了解了小貓的成長過程。
在案例5中,通過觀察小貓的成長,了解小生命的意義,進而引導學生觀察其他小動物的成長,并嘗試用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這樣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并發(fā)散寫作的思維。
4.利用配圖,敘述文本
在語篇學習中,為了讓學生理清語篇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讓學生敘述文本。這就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信息提示,而利用配圖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案例6】在教學六下Unit4 Then and now Read and write后,教師為了了解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利用作業(yè)中的配圖(如圖7),進行回憶和再構,同時提供相應的語言框架幫助學生:
1.Wu Yifan had a race with
2.Robin gave him some water and
3.There was a second race and
在案例6中,語言框架中的留白部分能夠確保學生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表達文本內(nèi)容,訓練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進一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三、感知文化,拓寬思維深度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學習英語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事實上,教師可以通過配圖,引導學生去感知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拓寬學生的思維深度。
【案例7】在執(zhí)教四上Unit6 Meet my family PartA Let’s talk的過程中,學生先觀察配圖(如圖8),然后讓他們思考為什么當ChenJie聽到Amy說my family has six people會感到驚訝?ChenJie看的家庭照片只有5個人,而最后一幅配圖有一只little puppy, 它是不是屬于家庭成員呢?可從文化層面考慮這個問題,Amy是西方人,她們習慣把寵物或者小狗當作家庭成員。
在案例7中,學生認知到西方的家庭觀、生命觀和價值觀,學會了換個角度在文化層面上思考問題,令其思維空間更寬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修訂版PEP教材中的配圖資源是豐富的,它有利于我們從以上三個維度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在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設計具有思維含量的教學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