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chǔ),以引導兒童體驗美好生活為目的的融合式綜合課程。在課程的實施中,教師應(yīng)關(guān)注教材內(nèi)容,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相互融合,創(chuàng)新教學,讓《道德與法治》課程成為兒童自覺成長的過程。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主題是“我會努力的”,包括《我能行》《學習有方法》《堅持才會有收獲》《獎勵一下自己》。這四課關(guān)系緊密,呈階梯式排列,引領(lǐng)兒童有信心、有方法、有毅力、有成長,富有鮮明的心理教育色彩。我在《堅持才會有收獲》這課中融入心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領(lǐng)兒童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堅持的意義和收獲,從而懂得堅持,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zhì)。
一、在游戲中體驗,感知堅持的概念
二年級兒童注意的有意性、注意的轉(zhuǎn)移能力表現(xiàn)出迅速發(fā)展的趨勢。因此,我想用游戲把兒童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課堂上來。教材中第四版塊“一起來,試一試”安排了“金雞獨立”的游戲。課前,我找了幾個孩子試了試,他們能“金雞獨立”好幾分鐘,如果在課堂上做這個游戲,耗時較多。況且,這個游戲更考驗平衡能力而非僅僅是意志力。因此,我把游戲改成了“蹲馬步”,并在課堂教學伊始就組織游戲,引導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感知堅持的概念。我把蹲馬步的要求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
兩腳分開比肩寬,
腳尖向前腿下彎,
好像坐在椅子上,
兩臂向前平伸展。
兒童一邊讀著兒歌、一邊按要求蹲著馬步,堅持30秒,在游戲過程中享受著“心馳神往的魅力、快速及時的反饋、功成名就的感覺、戰(zhàn)勝挑戰(zhàn)的勇氣和過程”。然后組織交流感受,揭示課題。游戲讓兒童明確了堅持的概念,對本主題充滿好奇心,探究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在童話中遷移,理解堅持的內(nèi)涵
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一個兒童還不能理解這個詞的時候,不要讓他的嘴里輕易吐出這一個神圣的詞,不要讓神圣的詞變成漫不經(jīng)心的詞?!蔽彝ㄟ^教材中的微繪本《青蛙看海》幫助兒童深刻理解堅持的內(nèi)涵。這個童話講述了小青蛙為了實現(xiàn)看到大海的目標,不怕困難,不畏譏諷,在小伙伴小松鼠的鼓勵下,經(jīng)過不懈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看海的愿望,引導兒童明白,堅持是一種寶貴的品質(zhì),只有堅持才有希望獲得成功。我把《青蛙看海》合成聲像同步的童話故事,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多次把兒童帶入故事情境,讓他們以小青蛙的角色思考,在分享體驗中有所覺悟和發(fā)現(xiàn)。如:
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這么高的山,你覺得老鷹說得有道理嗎?你會怎么想?
小青蛙跳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如果你是小青蛙,還繼續(xù)跳嗎?為什么?
想象一下,青蛙會遇到哪些困難?怎么克服呢?
小青蛙靠堅持,終于看到了大海。如果你是小青蛙,最想對大家說什么?
最后,啟發(fā)兒童小結(jié):小青蛙的哪些表現(xiàn)就是堅持?兒童懂得了“不怕困難、不怕嘲笑、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棄,就是堅持”。從童話中他們理解了堅持的內(nèi)涵,自覺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為反思生活,主動培養(yǎng)堅持的意志品質(zh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三、在經(jīng)驗中共情,領(lǐng)悟堅持的收獲
本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寶貴的課程資源。課程學習本身是兒童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真實體驗生活、主動參與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過程。他們對與自己有密切關(guān)系的人物和故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群體生活更容易影響兒童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做事持之以恒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心理品質(zhì)?!矮@得新的心理素質(zhì)或者心理素質(zhì)的改變實際上是通過學習過程而得以實現(xiàn)的?!睘榱艘I(lǐng)兒童從同伴群體的經(jīng)驗中受到啟發(fā),在生活中磨礪意志,我設(shè)計了四個層次,讓大家分享他人的經(jīng)驗和人生智慧。通過展示充滿親和力的生活場景,引導兒童深刻領(lǐng)悟“堅持才會有收獲”,鼓勵兒童朝正向努力,做更優(yōu)秀的自己。
教學片段:
1.小組活動:你堅持做哪些事?當時有什么感受嗎?現(xiàn)在回想起來,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堅持的故事。
3.分享老師和學生的馬拉松故事,感悟到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收獲。
4.分享航天人、世界冠軍等名人堅持的故事。
這樣,從小組—全班—學?!鐣▏遥?,層層遞進,讓兒童感受到大家都在堅持,堅持才會有收獲。他人的堅持故事影響著兒童的價值觀,也啟迪兒童堅持的方法。
為了觀察孩子們的不同表現(xiàn),我在不同的班級上課。在如皋師范附屬小學二年級上課的時候,我與大家分享我們班堅持徒步三年的故事。老師的真實故事深深吸引著孩子們,他們一個個驚訝得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隨后為我們點贊,夸我們了不起。這些孩子未必像我們一樣堅持徒步,但是這次分享一定會對他們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新加坡花菲衛(wèi)理小學的師生到我們學校來游學,我給他們上課時也分享了我們班的故事。新加坡的師生將信將疑,追問我是怎么做到的,好幾個同學坦率地說“山太高了,我登不上的”,“爬山太累了,我會放棄”。后來有學生說,我們的故事讓他想起了自己沒有堅持學小提琴的事,現(xiàn)在想重新學琴,也要持之以恒。看來,真實生活影響了兒童的思維和意志品質(zhì)。
四、在行動中成長,開發(fā)堅持的價值
堅持是一種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zhì),影響兒童道德生命的成長。它無法僅通過課堂學習實現(xiàn),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磨礪方能形成,只有親身體驗到堅持的魅力,才能夠重新構(gòu)建他們的成長哲學。感知體驗是兒童行為的基礎(chǔ),而行動是兒童思維和生命的表達。因此,我追求課堂的實踐性和開放性,通過延伸活動讓兒童在日常行動中持續(xù)體驗,有效地引領(lǐng)兒童在生活中磨礪,從“心”出發(fā),重新出發(fā),主動培養(yǎng)自己堅持的品質(zhì),開發(fā)進步、快樂、優(yōu)秀和好習慣等多元價值。
1.具體指導,凸顯實踐性
課堂上,我展示了一張《“我的堅持”評價表》,并列出一些兒童生活中常見的、可操作的、容易做到的項目作為參考,指導兒童設(shè)計想堅持做的項目,開展自我評價。這樣就打消了兒童的畏懼心理,讓兒童感受到這些平常事很親切,“我可以做”“我能做好”“我能堅持”。
2.智慧評價,彰顯開放性
兒童很多想堅持做的事都需要在家里完成,家校聯(lián)合共育,能無縫對接,為兒童營造良好的自我成長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堅持的意志品質(zhì)。我在《“我的堅持”評價表》上給父母寫了一段話: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堅持是一種優(yōu)秀品質(zhì)。只有堅持,才會有收獲。懂得堅持的人,進步更快,收獲更多。為了幫助孩子培養(yǎng)堅持的意志品質(zhì),我們班開展“堅持”挑戰(zhàn)行動,請您鼓勵并督促孩子堅持做喜歡的事,及時記錄,學會堅持,謝謝您的支持!
班主任:樊健
讓每一個家庭了解學習目標,認同課程價值,邀請家人鼓勵、督促兒童堅持做喜歡的事,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品質(zhì)。期末評價時,讓兒童寫一篇反思,總結(jié)自己本學期堅持做了什么,有哪些收獲,是怎么做到的,對于項目計劃有哪些調(diào)整。期末慶典時,優(yōu)選代表在全班學生及父母的面前展示自己堅持的故事和成果,鞏固所得,提升價值認同,開發(fā)堅持的多元價值,努力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
《道德與法治》課程充滿魅力。我以心育的方式,用生命將教與學深深植根于兒童的生活之中,期望我的生命之光能與兒童的生命之光交相輝映,相互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