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珍
【關鍵詞】小學生;悅納;潛能
【中圖分類號】CA4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08-0021-03
【設計理念】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自我概念形成期,他們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受自我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nèi)菀桩a(chǎn)生自卑或自傲的心理。本課旨在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接納自己;讓學生明自每個人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幫助學生挖掘潛能,提升自信心,嘗試找到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最佳結合點。
【教學過程】
一、熱身游戲:悅納自己
PPT展示游戲規(guī)則:坐姿處于放松狀態(tài);深呼吸,閉上雙眼,用左手拍自己的右肩,悄悄地說“我愛我自己”;用右手拍拍自己的左肩說“我會做得更好”;在雙手齊拍雙肩時說“爸爸愛我,媽媽愛我,我真幸?!薄?/p>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熱身游戲。
學生分享活動感受。
學生1:這個游戲有一種暗示的力量,感到孤單寂寞時,可以用來自我慰藉。
學生2:全心做這個游戲時,我感到一股暖意在心中流動,那是因為想起父母給予我愛時的一幕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設計意圖: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活動。在引導學生放松后,教師通過積極暗示,讓學生產(chǎn)生一股奮發(fā)向上的力量,與輔導的主題相契合。
二、活動體驗1:認識一個真實的自己
PPT展示活動規(guī)則:請在3分鐘內(nèi)填寫有關“人”的特性的句式:人是________。比一比誰寫得多。
活動后學生分享。
學生l:人是吃飯的。
學生2:人是自私的。
學生3:人是善良的。
教師:如果我們把句中的“人”改成“我”,請再讀一下,分享感受。
學生1:我是自私的。
學生2:我是自卑的,我是貪婪的。
學生3:改成“我”讀著覺得不舒服,我不想當眾讀了。
學生4:我不大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教師: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體驗,讓我們意識到人在生活中扮演著多種社會角色,會呈現(xiàn)多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人是有多面性的。因為有了“超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會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本我”,呈現(xiàn)一個美好的“自我”。
三、故事勵志:缺陷是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
PPT展示故事《多出四根手指的音樂家》。
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一位名叫阿密娜·弗洛斯托伊的8歲小女孩的鋼琴演奏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來自馬德里、莫斯科的觀眾都禁不住對她的演奏報以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
阿密娜的高水平演奏不僅得益于她平時的刻苦練習,她與眾不同的彈奏方式也是她的演奏博得眾彩的重要原因。這個彈奏方式源自她獨特的生理結構——雙手各有7根手指。
由于比正常人多出4根手指,這個音樂天才的童年充斥著小伙伴的嘲笑聲和大人們的異樣目光,孤獨的她只能通過在家彈鋼琴來度過灰色的童年。誰知這個曾讓她深深自卑的生理缺陷卻成為她彈奏鋼琴時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她竟能演奏出五倍于她年齡的鋼琴家都覺得高難度的曲子。比如,她可以左手演奏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同時右手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這是許多鋼琴大師一生都無法創(chuàng)造的音樂奇跡,誰也不會想到創(chuàng)造這個音樂奇跡的竟然是比常人多出4根手指的阿密娜。
缺陷是上帝送給我們的一份特殊禮物,只有懂得如何打開這份禮物的人,才能看到它的珍貴之處。(選自邱麗麗主編的《你好!我是你的心理師》,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21—122頁。)
教師:如果她來到你們的身邊,你會怎么看待她?
學生1:覺得她是個怪物。
學生2:同情她。
教師:但是,她可是天才的音樂演奏家。她右手可以彈奏貝多芬的奏鳴曲,左手可以彈莫扎特的小步舞曲,雙手可以同時演奏兩首高難度的曲子,這是其他音樂家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她的成功,除了因為她獨特的生理結構,還與她的刻苦努力分不開。
教師:請大家說說聽了故事后的感受。
學生1:我現(xiàn)在覺得阿密娜真了不起。
學生2:我忽然對阿密娜產(chǎn)生了崇拜之情。
學生3:我想到了霍金、司馬遷、海倫·凱勒,他們在遇到困難時都是樂觀面對的。
教師:缺陷是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只有懂得如何打開這份禮物的人,才能看到它的可貴之處,希望同學們都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不完美。 設計意圖:學生需要經(jīng)過不斷實踐與嘗試才能完全建立自我認知,通過故事,引導學生將缺陷看成一種人生歷練。
四、活動體驗2:接受一個真實的自己
教師:下面我們進行一個說話練習,看看能否讀到另一個“自我”。
PPT展示說話練習的內(nèi)容:
甲:我想讓你看到我_________的一面。(填上自己的優(yōu)點,如“自信”)
乙:是的,我看到了你自信的一面,但同時我也看到了你____________的一面。(填上相反的詞,如“自卑”)
甲:是的,我擁有自信的一面,也擁有自卑的一面,同時擁有兩者是一件美妙的事情。這是一個真實的我。我會好好地愛自己。
教師先開放自我,與學生合作完成練習內(nèi)容。
教師說自己的優(yōu)點是“聰明”,學生指出其缺點是“笨拙”。當說到“笨拙”一詞時,有小部分學生面露難色。教師告訴學生,沒有人是全才,自己的確在某個領域表現(xiàn)得很笨拙。
學生練習并分享活動感受。
學生1:以前聽到別人在背后議論我懦弱時,我會勃然大怒。通過練習,我意識到自己有時的確有懦弱的一面,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正。
學生2:我看到老師都敢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我無比放松。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體驗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以成熟的心態(tài)去看待自己和社會,學會尊重他人。
五、探究活動:挖掘我的潛能
教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以語言智力和數(shù)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智力測驗分數(shù)不是評價一個人智力的絕對標準,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種,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天賦。只要我們找到自己天生的優(yōu)勢智力并做出努力,人人都可以是天才?,F(xiàn)在我們也來挖掘一下自身的潛能。
PPT展示天才開發(fā)方案(見表1):
學生完成表格后分享。
學生1:我擁有身體動覺智力,我能成為一名舞蹈家。
學生2:我擁有視覺空間智力,我能成為一名建筑師。
學生3:我擁有交流智力,我能成為一名老師或推銷員。
教師:同學們,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可以求助同學;如果你找到了,請大膽地寫在紙上,勇敢地說出來。給自己一個取得成功的時間年限,可以是10年,也可以是15年,讓同學、家長、老師一起來見證你的成功。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讓每個學生用獨特的眼光挖掘自身的潛能,挖掘自己的優(yōu)缺點,從而更加欣賞自己,變得更加自信。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課上,學生通過冥想放松、聆聽故事、活動體驗、交流分享等形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挖掘自身的潛能。
課后,有學生走到我身邊說:“老師,無論自已是怎樣的,我都會悅納自己,愛自己,讓自己的生命綻放色彩?!币灿袑W生說:“老師,謝謝你,在課堂上我找到了自己擁有的智力與能力,還樹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將來要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老師你要見證我的成功!”……我想這節(jié)心理課已在學生心中埋下悅納自己的種子,相信他們會很好地去生活,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