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迎芳
道德教育是小學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優(yōu)秀的德育教學在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小學德育的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難以解決,這也是影響小學德育質量的不利因素。心理咨詢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如果將其應用于德育實踐,將顯著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小學教育實踐中應強調道德教育,良好的道德教育在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學的德育實踐仍然存在問題,提高道德教育質量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心理咨詢是道德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提高德育素質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在當前的教學情境中,詳細分析進行心理咨詢的有效方法,對提升小學德育素質具有非常積極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心理輔導工作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意義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質量
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來看,小學的德育過程是以學生為活動主體,教師扮演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小學德育的主要目的是發(fā)揮道德在生活實踐中的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發(fā)現(xiàn)新知識和新理論,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并不盡如人意,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互換,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導致學生處在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因此受到挫折和打擊,缺乏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也會使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加重,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信心。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也由于懼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不敢表達。長期下來,傳統(tǒng)教育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小學教育必須重視對小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只有在保證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情況下,才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效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性格和心理,消除學生對教師和學習活動的恐懼性。
(二)符合教育發(fā)展要求
從教學實踐活動中來看,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迅速,其中新課程改革在教育活動中也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活動增添了生機和活力,素質教育也因此得到了極大范圍的普及。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必要選擇。只有深入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原則,才能夠真正激發(fā)小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真正提高小學教學活動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但是,小學德育還是出現(xiàn)了很多不利情況,這主要是由于應試教育模式太過嚴重,導致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無法發(fā)展擴散,這與當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不符。在小學德育中,心理輔導是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只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輔導,才能夠為學生的知識學習保駕護航,使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順應教育發(fā)展的要求。
二、小學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明確目標,輔導不夠系統(tǒng)
除了教學模式之外,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和文化素質也是各不相同的,心理輔導的方式也會因此而形成不同的模式,這就導致小學德育中的心理輔導教育存在差別。但是,從德育本質來看,無論小學德育采取何種教學模式和方法,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即提高小學德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在進行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以心理輔導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對德育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安排,使心理輔導更具有專業(yè)性和特殊性,為德育的穩(wěn)定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有的教師對德育教學工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教學計劃,導致德育教學工作過于隨意,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沒有科學合理的教學安排。除此之外,有的小學教師沒有從教學實際出發(f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進行心理輔導時忽視對學生個性和獨特性的考慮,導致小學德育的實際教學成果并不理想。
(二)心理輔導浮于表面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展,相對較新的教育方式正在逐步形成,這些教學方法都非常有效。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工作形式和教育的概念,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但是,這個過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由于一些小學教師受獨特的教育觀念的影響,這些新學說很難被大部分小學教師所接受,并且在理解上也存在一些偏差。所以,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它在新課程改革的作用下,以心理咨詢工作的形式追求創(chuàng)新,只適用于形式。一些教師追求太多學說而忽視真正的心理輔導。從表面上看,教師采用了新的心理咨詢方法,但實際上并沒有發(fā)揮出心理咨詢在小學德育中的真正作用,有時甚至在道德教育上花費大量時間,卻僅僅起到表面的教育作用,對于影響道德教育整體素質的教學形式的追求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三、結語
道德教育是小學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優(yōu)秀的德育教學在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咨詢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如果將心理輔導應用于德育實踐,將明顯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小學德育的教學內容中,心理輔導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小學生德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小學生的德育方面,教師必須重視心理輔導在德育方面的重要性,在深刻理解心理咨詢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實施多樣性多元化的心理輔導方法,形成系統(tǒng)的心理輔導體系,突出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小學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