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英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yǎng),尤其幼兒園階段是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期。那么,應該采取哪些方法,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3—6歲兒童發(fā)展與學習指南》告訴我們: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jīng)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所以筆者認為,幼兒園需要運用綜合教育手段將口語訓練貫穿于幼兒的一切活動之中。下面我就將多年在實踐探索中總結出的比較實用的幾種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 充分利用語言課堂這個主陣地,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課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發(fā)展幼兒口語最重要的場地。在語言課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 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口語。在語言教學中,我把孩子領到室外去,拿一個氣球放到空中,然后問:“孩子們,你們看,氣球飛到天上去了,像什么呢?”有的說:“天空中的氣球飛呀飛,像個紅太陽?!庇械恼f:“氣球飛了,飛到了田野里,飛到了大樹上,飛到了高山上?!蓖ㄟ^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對幼兒進行口語訓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 看課件進行講述,訓練口語。在語言課上,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看課件進行講述中,我指導幼兒由整體到部分,由遠到近,由左到右按順序進行觀察,讓幼兒用比較確切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培養(yǎng)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 利用詩歌,訓練口語。幼兒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詩歌具有語言凝練、韻腳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好學易記等特點。所以我采用了各種形式的詩歌教學,訓練了幼兒的口語,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 利用復述故事,訓練口語。為了讓孩子們增強理解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我在講故事時,尤其注重結尾部分這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開口。一個故事講完了,可圍繞故事給孩子提出幾個問題。例如,講完小班《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問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給了誰?”“孔融自己吃了個什么樣的梨?”……這樣既能幫助孩子記憶故事情節(jié),鍛煉思維能力,又可以使孩子開口,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當孩子對你講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記憶和理解之后,你就應該讓他自己試著講述,忘了的地方給他提示,讓他接著講下去,這樣無疑會鼓勵他講故事的積極性,天長日久,這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所以,在班級里開展講故事活動時,只要老師運用鼓勵、表揚的武器,讓孩子勇敢地走到臺前,大膽地講出來,得到鍛煉和展示的機會,這就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標。
二、 注意各領域的滲透,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課是基礎課,上好了語言課有利于其他領域的教學。如在常識課上認識橘子時,我首先分給每個幼兒一個橘子,接著剝橘皮、嘗橘子,通過各種感官比較深刻地掌握了橘子的外部特征和味道。我提問:“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形狀怎樣?味道如何?……”幼兒搶著說:“橘子的顏色是橘紅的,形狀是扁圓的,味道是酸甜的……”這樣幼兒既學到了常識,又培養(yǎng)了口語表達能力??茖W領域的自編應用題,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計算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三、 利用戶外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戶外活動時間是組織幼兒開展集體活動,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大好時機。如春天到了,我們組織大班幼兒到高密鳳凰公園春游,在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美的同時,引導幼兒用學過的詞匯描繪美景,如春花、春草、樹葉等,啟發(fā)幼兒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向小伙伴們和老師講述,以此來訓練幼兒口語。
四、 家園攜手,將幼兒的語言訓練拓展到家庭社區(qū)
讓幼兒講故事是我們開展家園共育,拓展親子閱讀的一種新手段。家長們對老師們講故事這個做法非??隙ê唾澷p,也非常支持配合老師們布置的親子閱讀任務。所以,除了在課堂上注重讓孩子練習復述故事,我還注意布置拓展作業(yè),讓孩子們回家將聽到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如講了《我能幫助媽媽干活了》這個故事,就引導孩子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學習,回家?guī)椭鷭寢尭闪λ芗暗幕睿缓蠛图议L配合好,當孩子在家?guī)椭改缸鍪聲r,給他拍下照片,鼓勵表揚,來園后老師再進一步在班里表揚,并把照片放在主題墻上,讓孩子相互學習。這樣做不但培養(yǎng)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促使他們聽故事時認真聽,仔細記,通過聽故事受到教育,落實到行動,從而養(yǎng)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依靠語言課這個主陣地,利用各領域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攜手把語言訓練這一主題貫穿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采取綜合教育方法,以生活性、實用性、隨機性,從多方面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