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瑩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的諸多教育部門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其中音樂教育成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音樂教育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幼兒的認知和語言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本文主要論述了學前音樂教育對兒童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性,以期為各教學單位的學前音樂教育提供幫助。
關鍵詞:學前音樂教育;幼兒素質(zhì);培養(yǎng);重要性
一、當前學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1.1過于重視音樂技巧的教學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提高幼兒聽力,通過這一方式也可以開發(fā)智力,這與幼兒階段的教學目標一致,也和采取音樂教學的終極目標相吻合。但是在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過于重視音樂技巧的傳達,教孩子們怎么發(fā)音,怎么唱歌,卻忽視了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們?nèi)绾斡酶杪晛肀磉_真情實感。
1.2音樂教育變得功利化
學前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學前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標。因此,在這個階段老師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受過去教育觀念落后的影響,許多家長認為學習音樂是促進兒童未來成長和發(fā)展的一種方式,把幼兒音樂教育視為具有成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教育,這是錯誤的。幼兒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啟發(fā)兒童,使他們能夠感受到音樂,并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一旦將音樂教育變得功利化,就偏離了音樂教學的最初目標,這很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音樂素質(zhì)。
二、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性
2.1激發(fā)幼兒感知力
音樂是一種用旋律來表達個人情感的藝術方式,通過韻律的起伏變化和觀眾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前音樂教育主要針對的是小孩子的音樂教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還比較幼稚單純,對世界的認識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對孩子進行生動有趣的音樂教育,容易讓他們快速投入,從而產(chǎn)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幼兒階段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有利于借助音樂讓孩子更好的感受外面的世界,才能通過感受音樂的無限魅力促進孩子們的情感表達,智力啟發(fā)。比如通過不一樣的音樂節(jié)奏讓孩子們有不一樣的音樂感受,打比方說快節(jié)奏的音樂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快樂,慢節(jié)奏的音樂就讓他們感到放松,感受到來自音樂的安寧。
2.2提高幼兒對音樂鑒賞力
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在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之外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孩子們正確三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而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此外,還可以提高孩子們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讓孩子們能夠發(fā)現(xiàn)音樂本身的魅力,培養(yǎng)積極勇敢的心態(tài),為孩子未來的成長打下不錯的基礎。
2.3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要先試著激發(fā)孩子們對學習音樂內(nèi)容的興趣。對學前的孩子進行音樂教育,能夠依靠音樂的感召力吸引孩子們的集中注意力,從而極大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使他們積極勇敢地去探索音樂世界,去增強獲取求知的能力。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廣闊無垠的。 只有在幼兒時期激發(fā)出孩子們對學習極大興趣,他們才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涯里積極去探索奧秘,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環(huán)境的熏陶。
2.4陶冶情操
音樂本身就擁有陶冶個人情操的作用,而幼兒時期學習音樂對陶冶情操至關重要,讓孩子們在領悟音樂魅力的時候,在聆聽音樂的時刻,去感受音樂所真正要表達的真情實感。而不同的音樂類型,風格能讓人擁有不一樣的聽覺體驗。比如一首悠揚舒緩的音樂會讓人感到輕松愜意,但是曲調(diào)高亢激昂的音樂會讓人斗志昂揚,充滿力量。對學前期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時,可以用音樂來凈化孩子們的單純心靈,豐富他們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愉悅,對孩子們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有非常之大的促進作用。
2.5鍛煉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教師們在對孩子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往往會教孩子們邊唱邊跳,一方面可以讓他們?nèi)轿坏母惺芤魳返奈宀树攘?,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鍛煉鍛煉身體,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慢慢打開自己,勇敢的表達自己,這對于孩子們以后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2.6促進幼兒注意力的集中
通過在學前期間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可以提高孩子們感知音樂的能力,培養(yǎng)孩子們集中的注意力,還可以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老師們在給孩子們進行學前音樂教學時,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完全地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采用不同的音樂風格,讓孩子們充分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老師們還可以采取自彈自唱的音樂教學方式,加強了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孩子們對音樂更加有興趣。
2.7鍛煉幼兒的聽力
老師們在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目標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孩子們年齡比較小,聽力還沒有發(fā)育完全,所以他們唱歌有時候會出現(xiàn)發(fā)音不準的問題,但可以通過音樂教育得到很大提高,通過提高聽力來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水平。然而孩子們的音樂聽力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十分需要老師們在孩子們節(jié)奏和旋律培養(yǎng)方面的掌控力度。
三、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實踐
3.1創(chuàng)造學習音樂的良好氛圍
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有極大的發(fā)展空間,教師們可以通過在學前的音樂教學中使用情景教學的方式來激發(fā)孩子們發(fā)揮充分想象力,這非常有助于促進孩子們的智力健康發(fā)育。情景教學的方法主要是運用豐富的語言,有趣的音樂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生動,愉悅的音樂氛圍,從而來極大的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陶冶孩子們情操,讓他們充分感受音樂的五彩魅力。在進行學前音樂教育時,需要營造一個安靜的、適合聆聽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完全體會到歌中的情境。比如老師們在教《下雨歌》時,可以給孩子們用語言描述一個情境:晴朗的天空突然之間烏云密布、狂風大作,引導孩子們?nèi)ハ胂笙旅鏁霈F(xiàn)什么情境,然后讓孩子們用樂器來模仿雨滴的聲音,再來教兒歌。還可以將孩子們分成好幾個小組進行表演,一名組員通過搖動鈴鼓來模仿下雨的聲音,并敲擊三角鐵來模仿雨的滴答聲,而其他組員則演唱歌曲。在這樣的情景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孩子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在親身參與的過程當中增強實踐和動手能力。
3.2進行體驗式教學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主要是為了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 樹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所以在整個音樂教育過程中,要 讓孩子們通過欣賞音樂產(chǎn)生情感體驗,與音樂產(chǎn)生共鳴, 感受音樂的魅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所以老師們在進行 音樂教學時,要注意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采取相應的教 學手段讓孩子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
3.3運用互助探究的教學方法
進行學前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給孩子灌輸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而是要讓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音調(diào)·韻律等,以此老師來鼓勵孩子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學時還可以使用互助探究的方式,老師們?yōu)楹⒆觽儎?chuàng)造獨特的教學情境,鼓勵他們進行自己主動去探索,從而在探索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開放性是互助探究教學法的一個最大特點,有利于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音樂的主動性。
3.4重視合作
一首美妙的音樂是各方面成果的綜合,需要每個參與者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老師們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中間,可以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學著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時要注重對幼兒進行學前音樂教育,要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心理因素等的這些差異性,老師組織多種形式的音樂教學活動,使學前音樂教學在提高幼兒綜合素質(zhì)這方面真正的發(fā)揮巨大作用。老師們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音樂情境教學的方法,調(diào)動孩子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孩子們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進寶.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性分析 [J].黃河之聲,2018(2):86-87.
[2]王晨.學前音樂教育對幼兒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性探究[J]. 藝術評鑒,2017(9):113-116.
[3]李西歡. 學前教育對幼兒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性探究[J]. 赤子(上中旬),2017(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