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婷
摘 要:雖然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掌握文字的識記讀寫是學習語文學科的基礎。很多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語文學科識字課程的乏味性而不愿意學習基礎性的漢字,從而也導致了學生們的語文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識記文字,語文教師需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只有學好了基礎,學生們才能更好的學習語文。本文主要是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水準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學生
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實際運用較為廣泛的學科,只要是擁有漢語文字的地方便會涉及語文學科的知識,其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的影響也十分深遠。漢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如果不認識漢字或是在漢字的讀寫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那么學生們根本無法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時候語文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識字教學水準,只有讓學生們學會了基礎性的漢字,學生們才能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習。如果學生的識字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學生們不僅會寫很多的錯別字,還會在語文學科的其他方面鬧笑話,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識字方面的問題沒有解決,學生們根本無法較好的進行語文學科的其他學習,從而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之所以學生在識字方面會出現(xiàn)這樣多的問題,是因為語文學科自身也比較枯燥乏味,而且學生們又是在低年級進行的識字練習,因而很多學生的注意力根本不集中,學習上也是一知半解。在低年級遺留的問題慢慢也會展現(xiàn)它的危害性,許多識字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甚至都不能很好的進行自主閱讀,從而也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甚至學生們在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時也會遇到較大的問題,較多的錯別字也會讓學生的作文優(yōu)美性下降,使得文章的藝術性受損。識字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就是最基礎的存在,識字方面出現(xiàn)了較大的問題,那么學生的語文學習就像擁有破損地基的房子一樣,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性。而且學生也很難通過自學去掌握部分語文知識,從而影響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水準的重要性
更何況語文學科本就是用于學習漢語的學科,如果學生連基本漢字都無法學習掌握,那么學生更加無法進行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習。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學生們能夠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而文字掌握不牢固也會讓學生的作文中出現(xiàn)奇怪的文字組合,從而讓人無法理解學生的意思。學生們的錯別字也會影響他們考試的發(fā)揮,即使是理科類的考試中出現(xiàn)了錯別字也會扣分,更不用說文科類的學習了。而且錯別字也會影響學生的閱讀,使學生從閱讀原文中解讀出錯誤的意思,從而影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識字問題的危害性也會越來越大。因此教師們必須提高識字教學水準,從一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建立扎實的基礎,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成長。
三、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水準的有效性途徑
(一)合理導入,增加學習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智并不是很成熟,因而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很多的時候便很難在課堂上保持較高的注意力。特別是語文學科自身還帶有一定的枯燥乏味性,因此學生們在進行語文識字練習時,便很難集中精神。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們學習字詞,讓學生們積累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教師也需要適當?shù)恼{整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們更好的進行識字活動。首先語文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興趣,只有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后,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在識字課堂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出幾個簡單的與字有關的謎語,讓學生保持一定的興趣。如“一人在內(肉)”、“一加一(王)”,通過這些常見又簡單的字謎,學生的關注點也會集中到課堂上來,之后教師便可將新的、有難度的字謎拿出來,讓學生們再猜,而學生們沒有學過這個字,肯定也會很好奇,也會更加關注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結合生字特點進行對比教學
除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教師也需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并且更好的幫助學生們進行記憶。很多時候雖然學生記住了新學的詞語,但是一旦學習了與這個字相似的字時,便很容易混淆,從而導致較明顯的錯誤。比如“辯”、“辮”與“辨”這三個字不僅讀音一樣,字形也非常相似,所以學生們在運用與書寫的時候總會考慮良久,并且遲遲不能做出選擇。因而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就需要教給學生一些小方法,讓學生更好的認清這些假的漢字“雙胞胎”。像“辯”字組詞一般都是“辯論”等與語言有關,所以中間肯定是一個“言”字旁;而“辮”一般都是與“頭發(fā)”、各種現(xiàn)狀物有關,所以中間肯定是與“絲、線”有關;區(qū)分了“辮、辯”二字,剩下的“辨”字便一目了然了。除了這三個字之外,如“堅與豎”、“裁和栽”都可以按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區(qū)分。
(三)通過直觀認識讓學生記憶生字
通過字義能夠很好的進行記憶,但是卻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字的含義,而運用直觀的方法則能較好的促進學生理解文字含義。比如在學習“休”與“體”的時候,學生們便會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雖然很像,但是又不太一樣,實際意思也是相差甚遠,所以學生們心里便會產生疑問。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便應該仔細的給學生們解釋,然后讓學生找找同類型的字,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的字很多更接近于圖畫,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學生便能較好的從甲骨文圖畫中看出文字的來源。通過甲骨文圖片的觀察,學生們便能夠明白“休”指的是一個人在靠在樹上休息,所以它的右邊肯定就是木字了,之后學生們在書寫時便不會再把“休”寫成“體”。而當學生們掌握了“休”之后,通過對比記憶,學生們也就能更好的記憶“體”字,這樣一來,學生們既記憶了生字,又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四、結論
促進學生識字水平的提高,不僅要有效幫助學生區(qū)分易錯字,還要讓學生們擁有一定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們最好的老師,擁有了足夠的興趣,學生們才會更加主動的去學習,從而更好的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也要適當?shù)慕档蛯W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學會通過對比的方式去記憶相似字。除此之外教師也可讓學生們通過觀看甲骨文去了解漢字的意義,從而加深學生們的印象。這樣一來,即使是鼓噪乏味的文字識記也變的生動活躍了起來,學生們也會更加認真的記憶,從而更好的學習語文,促進自身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敏麗.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和閱讀教學的關系[J].學周刊,2019(24):144.
[2]劉烈發(fā),周瑜.淺談小學語文多元識字方法的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42-143.
[3]雷有梅.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9(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