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摘 要:層遞式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可以順應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能力和心理狀態(tài),使得小學生們可以穩(wěn)扎穩(wěn)打的接受作文寫作的知識和技巧,循序漸進的進行自我培養(yǎng),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將對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使得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可以推陳出新、不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層遞式教學模式
引言:
作文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成分,作文訓練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然而在傳統(tǒng)的作文課堂中,教師的引導方式有限,而且學生自身的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因此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無法跟隨教師的教學基調(diào)從而抓住學習的重點,這就導致語文作文教學變成了一個難點。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采取層遞式的教學模式,則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最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一、 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水平有限
在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往往擔當者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然而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中,教師們都缺少新穎的教學方法,不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使得教學效率極其低下,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也得不到提升[1]。
(二)語文作文應試的目的性太強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無論是教師或家長都存在功利心過重的現(xiàn)象,而其反映到教育中來,就促使學生各個科目的學習都必須以考試為中心而展開,包括小學語文作文,老師在教授過程中大多數(shù)以考試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學生在教師的鼓舞以及考試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去背誦一些所謂的高分作文模板去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績,因此就出現(xiàn)了很多相類似的八股文,這在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得學生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自己語文作文的寫作能力。
(三)學生實踐經(jīng)驗不多,素材積累不夠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踏入校園,沒有過多的實踐經(jīng)驗,而從老師那里間接獲得的經(jīng)驗也有限,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無話可說,所以只能平鋪直敘,沒有深刻內(nèi)容可言,而且有時候加上寫作技巧的限制,學生們想表達的感情往往也得不到很好地表達[2]。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作文的教學模式之中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只是一味地傳授,導致學生更加畏懼作文課堂,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也逐漸失去了興趣。
二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一)豐富學生詞匯量
遣詞造句是作文寫作的基礎(chǔ),因此詞匯量以及句子的靈活運用是作文寫作的重要指標。然而小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認知與實踐經(jīng)驗,導致詞匯量不足,在作文寫作中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導致作文表達中出現(xiàn)病句連篇的情況。在小學語文作文的課堂中,教師應該采用層遞式的教學模式,在寫一篇作文之前,先告訴學生一些關(guān)鍵詞的意思,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引導學生主動去豐富他們的詞匯量。比如說在學生動筆寫一篇描寫人的作文之前,先讓他們積累一些比如英姿颯爽、炯炯有神、濃眉大眼、憨態(tài)可掬等關(guān)于人物描寫的詞語,保證他們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之中有話可說,而且可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3]。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基礎(chǔ)的句子教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說老師在講解“美麗”這個詞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造句,有一些學生就會給出“她很美麗”這樣簡單的回答,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句子的修飾,此時就會有學生想到“她像花朵一樣美麗”這樣的句子,這一以來,教師不僅完成教學基礎(chǔ)目標,還有有效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
(二)學會觀察生活
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小學生的作文寫作也同樣不能脫離實際,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提高觀察力,這樣才可以保證他們在寫作之中可以抒發(fā)真情實感而不是無病呻吟,從而使得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升華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內(nèi)容空泛[4]。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去幫助學生回歸到生活之中,從而提高他們對于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在這些日常生活之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取寫作的素材,還可以獲取寫作的靈感,從而豐富自己的空泛的作文內(nèi)容,使得學生的作文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再比如在以親情為主題展開寫作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一開始就讓學生動筆寫作往往是不行的,小學生心智發(fā)育不成熟,無法準確的理解親情這一個抽象名詞的具體范疇,此時教師可以將經(jīng)典的給父母洗腳案例引入到這次寫作中,讓學生先給父母洗一次腳或做其他家務事,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親情的偉大,從而促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自然可以做到滔滔不絕,下筆成書,還可以使得學生在思想上也可以更加懂得感恩,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解父母。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以應試為目的的寫作已經(jīng)使孩子的思想得到了禁錮,孩子們往往不能寫自己之所想,寫作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最終導致學生作文呈現(xiàn)出“假、大、空”的現(xiàn)象,毫無創(chuàng)新性可言。而層遞式的語文寫作的教學模式則可以很好地規(guī)避這一缺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層遞式的語文作文的學習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講解一些范文,而不是要求他們背誦一些高分模板,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之中,可以告訴學生們高分作文在選題上、運用詞匯上、造句上的優(yōu)勢所在,鼓勵學生在進行適當?shù)哪7戮毩曋螅M而拋開高分作文,引導學生對自己所要寫的作文進行創(chuàng)新。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好日記寫作這一教學方式,教師可以不要求學生日記的字數(shù)和形式,而是采取鼓勵的方法,引導學生每天在日記本上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這樣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寫作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積累日常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如果說一篇語文作文是一篇繪畫作品的話,那么豐富的想象力就好像是五顏六色的顏料,有了這些顏料的填充,這幅畫才可以生動形象、栩栩如生[5],而豐富的想象力可以讓平淡無奇的句子和詞語鮮活生動起來。每一個小學生都是天生的想象派,如果教師在寫作過程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就可以使得小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想象力的培養(yǎng)以及保護,允許多元化思維的存在,在適當?shù)臅r候可以組織一些活動有意識的去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比如說在學習了《小英雄雨來》這一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給小英雄雨來編寫一個結(jié)尾,而教師通過有意識的鍛煉,不僅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還使得學生的想象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三、結(jié)語
以應試教育為目的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已經(jīng)無法適應素質(zhì)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采取層遞式的教學模式,從基礎(chǔ)上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并教給學生遣詞造句的方法,進而鍛煉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教學目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系統(tǒng)訓練,應當注重培養(yǎng)他們不同維度的寫作思維,從而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語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姜洪軍.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 中國新通信, 2018, v.20(12):180.
[2]王輝.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 中華辭賦, 2018.
[3]鄭恭.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1):14-14.
[4]池丹薇. 巧用層遞式教學模式 促進寫作教學效益提升[J]. 小學教學參考, 2018(1):89-89.
[5]李瑩. 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考試周刊, 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