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瓊
【摘? ? 要】學生從家庭走向校園的過程,也正是學習體系由混亂轉向有序的過程,而促成學生這一發(fā)展轉變的核心就是識字教學。因此落實識字教學工作,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形成趣味生動的識字教學策略,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必須高度重視且有效實施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 趣味識字? 運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43
識字教學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開展的第一項工作,也是形成學生完整學習過程的最基礎工作。學生識字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后續(xù)的語文學習結果和其他科目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起來。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運用趣味識字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特殊需要,堅持將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和直觀化的教學觀點結合在策略實施的環(huán)節(jié)中,幫助小學生逐漸適應識字教學,并不斷提升自己的識字能力。
一、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具有生活化特色
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歷,他們往往能夠發(fā)現生活中細微的趣味點,并從生活中汲取精神,吸收經驗。因此針對小學生識字教學而運用的趣味教學法,在具備生活化特色的時候能夠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并將教學的課堂打造成為學生喜愛的、令人舒適的學習場所。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在教學課堂中加入生活化的案例、常見的工具、學生喜歡的動畫和游戲等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親切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教師教學的過程要通過有效的鼓勵和引導,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愛好特長等分享出來,從而提升教學的生活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重視課堂互動性
互動性是小學教學極為重要的屬性。一方面,小學生的學習體系剛剛開始構建,他們對于在學習中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沒有明確的認識,故而教師給予學生過多的自主權反而沒有太大的教學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學生個人的學習意識、學習習慣與學習策略正在逐漸形成,學生需要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學習精神,掌握自學的方法。在這兩個條件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之間高度的互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的我們既要用好自身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儲備,指點學生如何選擇學習的方法,如何認識或者辨別一個新的生字。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通過師生互動來認真傾聽學生的訴求和意見,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失誤,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yōu)勢。只有這樣堅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互動合作,識字教學的過程才能更加順利且有趣。
(三)尊重學生差異性
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生活閱歷的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自然也不同。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因為學生在識字中表現出來的高低差異,而輕視或者偏愛某一個學生。例如有的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喜歡借助反復書寫來加深記憶,有的學生習慣用圖來識字。學生的學習方法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是不是適合學生本人。因此教師應當尊重學生這種差異,并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殊性來構建不同的教學策略。譬如堅持多種教法的綜合運用,開展課外的指導學習工作等,放大學生的個人優(yōu)勢,幫助學生形成具有個性化特色的學習方法。
二、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法運用氛圍,提高教法實施效率
趣味識字教學法對課堂氛圍的要求極高,如果教師忽略了創(chuàng)設與之相契合的氛圍情境,很容易導致教法的效果難以發(fā)揮出來。因此教師先要根據該教學方法的核心要點“趣”營造生動的、趣味的氛圍,為教法的高效實施做好鋪墊。一方面,教師要熟練地用好有利于教學趣味性提高的工具、游戲和互動活動等,最大程度營造活躍、熱烈的教學氛圍。譬如教師可以將探險游戲設計為識字教學課的背景,讓學生完成識字任務,跟著游戲的進度一步步走到最后。運用這種方式,學生也能夠十分樂意地投入到識字學習中,并保持一整堂課的激情與活躍。另一方面,教師要建立起師生之間密切的聯系。教師既要親切、和藹、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學生營造課堂的歸屬感,又要抓住小學生學習的要點,用具有童話特色、生活化特征的語言來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積極性。
(二)運用字謎教學,引導學生熟悉漢字的組成結構
字謎游戲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師可以運用在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字謎的謎面是對漢字的有效拆解,有利于學生了解某一個漢字的筆劃或者偏旁結構。另一方面,字謎游戲的運用將識字教學的過程趣味化了,使得學生能夠將識字的過程當作游戲的過程,從而在教學中獲取極大的快樂。因此教師必須要形成有效的、趣味的字謎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從猜字謎、設謎面中找到學習漢字的靈感。
舉個簡單例子,在學習到漢字“會”時,教師可以將這個字設計成為字謎“人在云上走”,然后讓學生根據謎面來分析這個漢字到底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來對謎面進行重組,從而對漢字的結構、偏旁和部首產生一定的感知力。當教師給出學生正確答案之后,學生往往會表現出恍然大悟,從而牢牢地記住這個字。
(三)開展?jié)h字比較,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漢字中有許多相似的字,這些字也成為了學生學習路上的攔路虎。因此教師要想幫助學生辨析清楚這些字,就要巧妙地借助對比和比較這兩種方法,幫助學生在找不同和記不同中提高探索的興趣。例如分析到“辯”、“辨”這兩個極為相似的字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發(fā)現存在于這兩個字中間的差異。接著教師再為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告訴學生第一個“辯”中間的言字旁代表說話,所以這個字多出現在“辯論”、“爭辯”等需要說話的詞語中。而第二個“辨”字的中間代表一個眼睛,所以這個字多用于“辨別”、“分辨”等需要用眼睛看的詞語中。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很好地區(qū)分出這些字,并在不同的詞語場合中正確地運用。
綜上所述,趣味識字教學法的運用為教師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在趣味識字教學法的指導下,不僅能夠逐漸把握識字學習的要點,形成扎實的學習基礎,還能夠進入到一個趣味生動的語文世界中,并對學習這項活動產生長久的激情和動力。但與此同時,我們教師同樣不能忽略構建教法運用的基本條件框架,做到規(guī)范教法實施的過程,提供教學效率提升的保障,提高課堂教學的師生參與度,完善識字教學的基本框架。
參考文獻
[1]楊琴.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193-193.
[2]胡春亞.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外語文,2016(24):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