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 要】利用案例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際就是利用案例教學法實施的一個教學模式,在教學當中如何更好地實施案例教學法,促進學生學習模式的轉(zhuǎn)變,在數(shù)學教學當中具有重要意義。案例教學法能夠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巧用案例可以最大程度上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教學。
【關鍵詞】初中教育? 數(shù)學教學? 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042
教師要善于運用案例來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特別是數(shù)學教學。以數(shù)學為例的理科學科不容易創(chuàng)新,也不容易有亮點,它不同于文科性質(zhì)的學科,數(shù)學課堂上的語言也不會太過于華麗和優(yōu)美,因為這樣會喧賓奪主,數(shù)學課堂是謹慎而具有嚴密邏輯性的,而一個教師的思維方式是較為固定的,所以想要把自己的課堂多樣化、創(chuàng)新化就一定要去借鑒案例,要善于運用各種案例,充實自己的教學,這里就會使用到案例教學法。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述
案例教學法就是為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而進行的一種基本的教學方法,主要的特點是將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或者是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作為一個案例呈現(xiàn)在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用現(xiàn)有的知識去分析它、研究它,并且得出結論,而這一個結論就是學生學習的目的,針對這一個過程的各個方面和結果要提出不同的問題,并且要想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利用這一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時候,學生的思維是比較開闊的,而且也是比較自由的,它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因為兩者相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考以及思維。這一個教學法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提倡的一種教學法,它最大的特色是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而教師在這個教學法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設計者和激勵者,而不是解決者,最主要的還是要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探究的方式得出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教學當中所使用的案例不是憑空編造出來講道理的故事和新奇吸引人的故事,也不是用來闡明事實的一些事例,而是為了達成教學目的而改編的一些故事,它一般用于教師在課堂上討論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已逐步走向國內(nèi),并且以新型的姿態(tài)走進課堂。
二、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的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整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參加討論,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改變數(shù)學課枯燥、乏味、嚴肅的特點。并且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學習,優(yōu)生可以幫助后進生,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優(yōu)生可以鞏固知識,后進生可以借鑒學習方法。同時,案例教學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因為整個過程都比較重視學生的教學參與性,只有通過主動參與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另外,通過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不斷地挖掘?qū)W生的潛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開拓學生思維,最后達到以優(yōu)帶弱的效果。
案例也是多種多樣的,要利用不同類型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例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從生活實例延伸到數(shù)學課堂,提高學生將知識和生活融為一體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實際上是通過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的形式來學習,它是把經(jīng)驗和活動結合在一起從而獲取知識,增進才干,在整個過程當中,教師實際上更多地是要從講臺前走到講臺后,甚至是學生的背后,多多了解學生們的思考情況,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
三、設計案例的方法
設計案例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是要確定學習環(huán)境,第二要提出問題,最后是尋找答案。設計案例有這些要求:要考慮學生們現(xiàn)在所掌握的知識,不要超越他們的知識去設計案例,這樣會打擊學生的信心。主要是來自于實際的環(huán)境和學生身邊熟悉的例子,同時還要考慮到選擇的案例要有可用性,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指導意義和作用。最后案例設計完之后要給學生留下任務,每一個任務要落實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們個人對問題進行探討,然后得出結論。例如:將案例教學法引進初中的教學課堂,那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最好不能夠超越他們現(xiàn)有的知識,解決案例的時候也不要用他們不熟悉的知識。初中這個階段學習一次函數(shù),或者簡單的拋物線、圓的相關知識,而高中會學習反比例函數(shù)、雙曲線、橢圓等。高中要求的知識要比初中所要求的知識要深入一些,所以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不要好高騖遠,認為提前學習,拓展深度是有好處的,不可否認這些都有好處,但是沒有原則的拓展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
四、設計案例應該注意的問題
首先,教師要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教師在整個過程的角色是教學的組織者而不是領導者,教師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投入討論,同時,在案例討論的時候,教師也應該要做案例的展示,這個過程非常的重要,而且還可以給學生做榜樣。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要在現(xiàn)場進行指導和解答疑惑,小組討論過后,每組的發(fā)言人進行問題總結,教師一定要對該組的問題提出不同的疑問和合理的點評,不然就像收到辦公室不批改的作業(yè)一般,毫無意義,各個小組發(fā)言完之后匯總各組討論結果,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其次,合作式學習不是放羊式的學習,學生在合作交流當中一定要帶著任務和問題積極地去參與,有些學生認為課堂上的合作討論時間就是課堂教師最松懈的時間,換一句話說,有的主動性較差的學生就認為這段時間是用來他們放松和休息的,他們的精力就會被其他所分散,有的學生甚至會去做其他科的作業(yè),所以教師要盡量避免這類情況的出現(xiàn),注意觀察小組內(nèi)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情況。除此之外,學生之間需要建立合作學習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也需要建立相互的合作關系,但是這類合作關系是相互平等的,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談論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只有注意以上問題才能夠更好的實施案例教學法,不斷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
總之,想要在數(shù)學課堂上更好地運用案例教學法,就一定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自我確認主體地位,還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的一個過程,師生都要做大量的課前準備,為更好地開展合作式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組織好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