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萍萍
【摘? ?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不斷地隨之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那么網絡究竟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中都扮演著什么角色,又對當下的地理教學產生了什么樣的作用?筆者將依據自身的地理教學經驗討論了網絡作為一個教學輔助手段,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所具有的意義,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網絡? 初中地理?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074
在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普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術,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網絡的普及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化的發(fā)展,早就對教育事業(yè)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初中地理課堂自然也不例外。對于初中地理而言,網絡技術的運用可以優(yōu)化地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接下來,筆者將根據自己對初中地理教學的經驗,就當今網絡對于初中地理教學的現實意義展開分析。
一、使初中地理教學多樣化
對于初中地理教學而言,我們在要求教師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與豐富的教學經驗的同時,還應該對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如今這個網絡占主流的大環(huán)境下。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教師改變了依靠書本、教案以及簡單板書的教學方式,而讓地理教學方式呈現出多樣化。例如:網絡視頻課、多媒體教學課件等的運用,可以讓學生不再完全依靠教師的經驗而學習,而是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識傳授形式。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體驗得以豐富,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學習變得主動。與此同時,對于教師而言,以往的簡單板書不僅使課堂教學顯得枯燥乏味,同時板書的容量與速度都會使教學效率低下。網絡的出現,使得電子板書以及多媒體課件的普及,使得課堂教學的時間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教學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那么從具體方面而言,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隨著網絡的應用表現出兩方面的變化:
(一)豐富了初中地理的教學方式
過去的地理教學基本都是教師將課本中的知識點通過口授或板書羅列出來,教師們對學生的要求也只是讓他們牢記知識點即可。而在網絡技術的輔助下,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得豐富起來。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網絡提供的資源去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新的單元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配合,讓他們對下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準備,然后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賦予了學生自主權,使得學生在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再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多彩有趣的視頻課,對自己的教學進行適當的補充。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彌補自己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紕漏,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使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多樣化
網絡除了能夠給教學方式的帶來變化之外,它還能夠對地理教師的教學過程帶來改變。以往的地理課堂教學較為乏味,尤其是在學生習慣了教師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風格產生審美疲勞的時候,這樣勢必會降低教師的教學效率。而網絡的出現,使得教師可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過程來生成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時間為學生播放一些地理紀錄片,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中得到短暫的放松;另一方面,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再者,網絡技術的出現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只是依靠于教師的單一的言傳身教,學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鍛煉自我的地理學習能力,課前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做好課前預習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之后課堂上的教學,課后學生還可以利用網絡對今天學到的知識進行復習,從而加強記憶,達到更好地學習效果。
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教師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對自我能力的提高。網絡技術的普及,能夠讓教師在平時地理教學過程中進行查缺補漏,從網絡上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更新,對自己的缺點進行修正。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使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還可以讓自己的教學時刻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學。而網絡上為學生提供的許多學習方式,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敏感度,這樣一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就能夠更加游刃有余,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那么在網絡技術如此有利于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哪一些問題呢?
(一)不對網絡產生依賴
網絡技術對教學固然有著重要作用,但是教師在面對網絡的時候,不能對其產生過度依賴,要以自己為主,將網絡技術作為輔助自己教學的工具,要做到網絡技術對初中地理教學效用的最大化。
(二)做到信息的合理甄別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運用網絡技術來輔助教學,不僅要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以提高,更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鍛煉。所以教師在面對繁雜的網絡信息時,要對信息進行合理甄別,在備課過程中要對信息進行研究以及要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挑選出最適當的方法與知識去教學。
(三)注意時間的分配
教學當然還是要以課堂學習為第一位的,要做到以課堂為主,將網絡學習與課堂學習的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在課堂教學時要將知識點全覆蓋,盡可能不產生遺漏,而不是讓學生將精力放到課后的查缺補漏當中,這樣教學效率勢必會受影響。
(四)正視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地理教學與學習中還是要正視課堂教學,網絡即便可以提供再多的資源讓學生去學習地理知識,那也都比不上教師的課堂教學。因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一對一、面對面的真實教學,教師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學生答疑解惑,這是網絡所更不能及的。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網絡的功效,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
四、結束語
在上文中,筆者對網絡技術對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展開了探討,通過論述我們發(fā)現,網絡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普及不但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而且還豐富了教學過程。除此之外,網絡技術的出現還使得教師的素養(yǎng)得以提升。不過在網絡技術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不對網絡產生依賴、對信息進行合理甄別、注意時間的分配以及正視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只要合理使用網絡資源,就能夠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