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化艷
【摘? ? 要】培養(yǎng)幼兒的午睡習慣是幼兒園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促進正常發(fā)育和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但是幼兒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尤其是一些精力比較旺盛的幼兒,在午休期間很難入睡,甚至還會影響其他幼兒的正常休息,作為幼兒園教師,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幼兒養(yǎng)成午睡的習慣。
【關鍵詞】幼兒教育? 午睡習慣? 管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95
幼兒午睡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幼兒期正是生長發(fā)育的旺盛時期,睡得好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fā)育和機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對增強體質,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同時對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起著重要的作用。午睡要重視質量,讓幼兒享受睡眠帶來的快樂。
一、了解幼兒的午睡
隨著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為了保證良好的生長發(fā)育,人體的大腦結構會抑制幼兒的運動神經進行休息,這也是幼兒午睡的作用。當幼兒需要進行休息的過程之中,其狀態(tài)會由興奮轉變?yōu)橄鄬o止,這樣幼兒的各項身體機能得到了緩解與放松,使得原本的身體狀態(tài)能夠更好調整與恢復,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打下基礎。在幼兒午睡的時間中,教師要對幼兒的情感走向做出有效的把控,讓幼兒能夠更多的選擇,并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兒在習慣、行為上的區(qū)分,從而從根本上幫助幼兒更好養(yǎng)成自己的午睡習慣。
二、創(chuàng)設適宜的午睡環(huán)境
良好、安靜的環(huán)境與氛圍,能夠更好地幫助幼兒入睡,并且保證幼兒的睡眠質量。通常情況下,教師可將午休室的燈光進行柔化處理,使得幼兒產生睡眠感。同時,在環(huán)境上也可以引入幼兒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動物等,例如,可將夜晚的星空做擬人化的處理,天上的月亮與星星們都進入了睡眠的狀態(tài),以此給予幼兒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得幼兒能夠在觀察環(huán)境的時候快速入睡,在午睡的開始可播放一定的安神曲、催眠曲,伴隨著悠揚動聽的音樂,能夠驅動幼兒快速進入睡眠狀態(tài)。
三、如何引導幼兒午睡
(一)睡前教師幫助幼兒保持安定的情緒
在午餐后、午睡前,教師可以給幼兒們講故事、看圖書,幫助幼兒因商務教學活動的所調度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不能安排劇烈運動的活動。在午睡前還要及時提醒幼兒上廁所,避免午睡過程中需要解決生理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幼兒穩(wěn)定養(yǎng)成自己的午睡習慣,之后不需要額外的教師叮囑和催促,就能完成午睡準備,更好進入午睡的時光。
(二)午睡時加強巡檢,精心護理
通常幼兒園午睡的時間在一小時左右,教師要每隔20分鐘巡邏一次午睡的幼兒,幫助其蓋好被子以免著涼,并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睡姿。具體教師應當做到“一聽、二看、三摸”。所謂的“一聽”,即為通過聽的方式觀察幼兒是否沉穩(wěn)入睡?!岸础奔礊闄z查幼兒的睡姿?!叭奔礊閹椭變旱母纳茊栴}。通過這樣細微的動作,能夠幫助教師更好觀察幼兒的情況,例如幼兒的突發(fā)疾病。午睡看似整個過程相對較為平緩、安靜,但也是幼兒發(fā)生問題或疾病的潛在高發(fā)時間,如發(fā)熱、哮喘等疾病,多發(fā)于午睡時間。教師應當學習一定的急救知識,在午睡巡邏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幼兒出現(xiàn)問題,能夠做到第一時間的搶救,避免情況進一步的惡化。針對個別睡眠質量不佳或難以入睡的幼兒,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去了解相應情況,避免直接與幼兒發(fā)生沖突或勸解,而是要以循序漸進的姿態(tài)幫助幼兒入睡,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真正發(fā)揮午睡對幼兒的積極作用。
(三)創(chuàng)設豐富有趣的睡前活動
睡前活動對幼兒促進消化,平緩情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動時間較短,這就要求活動內容的選擇以輕松、活潑為主,而且運動量不宜過大。睡前過分的運動會引起幼兒興奮和精神緊張,反而不利于睡眠。我們通常在小朋友們吃完午餐后會帶他們到操場上散散步。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意思是說吃完飯后稍稍活動一下,在躺下休息有利于健康。如果說散步形式是很好的健康方法,那么散步中的穿插內容則是教育契機的體現(xiàn)。我們用輕快的兒歌、童謠搭配他們有力的步伐,給予他們豐富的節(jié)奏感和藝術刺激。我們將操場設置成變幻的舞臺,從徒步行走到接話傳龍、從音樂之聲到輕歌曼舞,許多知識內容以一種獨特、快捷的方式呈現(xiàn)在小朋友的世界中。例如在詩歌《春天》的教學后,教師用拍手、跺腳的手勢來帶領幼兒演繹詩歌中的意蘊美和節(jié)奏美。
(四)適度的指導約束
幼兒生性活潑,做起事情來往往也會無拘無束。例如以往孩子們出了寢室門就會大聲講話,出門時門被關的砰砰響,中途下床穿鞋,鞋帶是吱吱的叫,直接影響了其他幼兒的午睡質量。然而安靜的環(huán)境是良好午睡的前提。因此,對幼兒的某些行為要給予適度的引導和約束。睡覺前,我們會和孩子一起討論細節(jié)問題,比如:睡眠中有幼兒要叫老師怎么辦?出去小便該怎么辦?有特殊需要怎么辦?在午睡期間,我們和孩子以簡單的手勢做交流,避免發(fā)出任何聲響。這讓孩子們明確午睡時做任何事要輕。孩子們通過討論、思考和體驗,懂得了生活禮儀,提高了自覺遵守紀律和自我管理的意識。
四、結束語
總之,為了進一步研究幼兒午睡習慣培養(yǎng)策略,教師要深入工作實際,不斷提高工作認識,積極加強專業(yè)能力,從而通過合理的互動指導,幫助幼兒盡快進入睡眠狀態(tài),幫助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宏玉.幼兒良好午睡習慣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222.
[2]許佳.愉悅午睡健康成長——小班幼兒良好午睡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5):248.
[3]張勝男.培養(yǎng)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研究報告[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