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萍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性;游戲;情境;問題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下,小學體育教學存在趣味不足,枯燥有余的問題。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那么這不僅會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江河日下,還會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厭煩情緒。有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體育教學趣味性。下面,本文立足于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就如何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趣味性進行如下探究。
一、發(fā)揮游戲之趣,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還能為提升體育教學趣味性注入能量。有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積極地采用充滿趣味性與啟發(fā)性的游戲教學法,以游戲之趣引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快快樂樂地收獲知識,盡情地享受體育活動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隊列隊形練習》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向學生講解體操隊形中路、列的名稱。其次,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立正、稍息、原地踏步的方法,并對學生的排隊提出了“快、靜、齊”的要求。再次,為了使學生熟練地變換方向、變換位置,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一個《快快集合》的小游戲。教師把《快快集合》這一小游戲的規(guī)則以及注意事項告訴學生:1.在教師的指令下進行集合或散開的活動。2.在進行集合的時候,應做到快、靜、齊。3.散開或集合時不要推拉或是沖撞他人。在進行《快快集合》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表現的十分認真,十分投入??傊?,教師在《隊列隊形練習》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快快集合》小游戲的方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二、呈現情境之趣,點燃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極具活力,充滿動感,飽含情思的教學方法。它與小學體育教學的融合,不僅能點燃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還能使小學體育教學變得趣味盎然。有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深刻挖掘情境教學法內涵,全面掌握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各種手段,并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情境,從而使學生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中感受體育教學的魅力。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坐立行我最美》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上課伊始,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坐立行我最美》。下面,我們來觀看幾幅圖片,請你們就圖片內容說一說圖中小朋友坐立行的姿勢正確嗎?”于是,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張張關于坐立行姿勢的圖片。其次,學生們一邊仔細地觀看這些圖片,一邊對圖片中的小朋友的坐立行姿勢進行思考。其次,有的學生說:“在第一張圖片中,一個男孩趴在課桌上,這樣的坐姿是不正確的?!庇械膶W生說:“在第二張圖片中,一個小女孩彎著腰,低著頭站立在一個滑梯旁邊。她的站姿是不對的。這樣的站姿對身體不好?!边€有的學生說:“在第三張圖片中,一個小男孩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這樣的走路方式是不對的。這很容易遭遇危險?!庇谑牵處煂W生說:“你們說的很好。下面,我們學習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再次,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有的學生說:“坐如鐘,立如松?!边€有的學生說:“在走路的時候,我們應當挺胸抬頭,兩臂前后自然擺動?!笨傊?,教師在《坐立行我最美》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多樣情境的方式,充分點燃了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熱情。
三、巧借問題之趣,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常常發(fā)現部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不足。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這會對體育趣味課堂的構建產生極大的阻礙作用。須知,把問題教學法鑲嵌并滲透到體育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還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與趣味性。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巧借問題之趣,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跳繩》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跳繩,下面請你們說一說跳繩的好處?”其次,有的學生說:“跳繩有助于提高我們身體的彈跳力,靈敏度。”還有的學生說:“跳繩有助于我們長得更高?!痹俅?,教師對學生說:“你們知道如何保持正確的跳繩姿勢嗎?”于是,學生們就正確的跳繩姿勢進行思考與發(fā)言。之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糾正與點評。最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跳繩運動??傊?,這樣的方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發(fā)揮游戲之趣,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呈現情境之趣,點燃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巧借問題之趣,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等途徑,對小學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從而促進了小學體育趣味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郭景瑞.試論小學體育課堂如何實現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127+129.
[2]孟智英.小學體育趣味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