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琴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夯實寫作基礎(chǔ),提升學生寫作的興趣。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加深對觀察事物的思考,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下面,我從“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掌握素材”“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對學生進行拓展閱讀訓練”“布置寫作練筆,增加對學生的寫作訓練”“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寫作興趣”四個方面入手,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掌握素材
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觀察身邊的事物和人入手,使學生能夠?qū)ι磉叺娜恕⑹?、物進行積極的觀察和思考,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獲得充沛的情感和認識。學生在觀察時,教師要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而且要讓學生細致入微地觀察,調(diào)動各種感官,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與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這篇作文主要是讓學生寫一種事物或景物,觀察周圍事物后寫出自己的看法,使學生掌握描寫事物特點的方法,能夠用流暢、具體的語言記錄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我讓學生想想:想一想怎樣觀察印象最深刻的一種事物或者場景?觀察哪些方面?我提示學生在觀察時要運用自己的多種感官看、聽、摸、聞,在觀察時細致一些,同時注意事物的變化。在觀察一種事物時,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并完善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用動態(tài)的觀點觀察。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描寫一個場景的方法,學生交流后得出:描寫一個場景時,需要交代場景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要抓住場景的氛圍和特點,要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觸;在描寫事物時,語言要簡潔、通俗,能夠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進行描寫。在寫作時,細心觀察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事物的美,從生活中找到寫作的素材。
又如,《那次玩得真高興》這篇習作主要是描寫讓自己高興的一件事,通過回憶平時的學習、生活,留心自己身邊熟悉的事情,學生能夠豐富寫作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學生寫這篇習作時,我引導學生要將事情的經(jīng)過完整、具體地寫出來,養(yǎng)成獨立構(gòu)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好習慣。通過回憶,把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寫出來,讓學生學會分享。
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對學生進行拓展閱讀訓練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需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要推薦給學生一些有意義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廣泛閱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拼音讀物,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童話故事《十萬個為什么》,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好詞、好句,并寫下自己的讀后感。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可以給學生布置每天閱讀半個小時的閱讀任務,增加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輸入。
例如,我在進行作文教學時為學生推薦了很多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故事,比如《舒克和貝塔歷險記》《格林童話》《綠野仙蹤》《丁丁歷險記》《吹牛大王歷險記》等,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還可為學生積累大量的好詞佳句。我要求學生在閱讀這些課外讀物時準備一個摘錄本,記錄下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認為精彩的詞語,平時多翻閱這些精彩的語句,并把這些語句運用到寫作中,為自己的作文增彩。
三、布置寫作練筆,增加對學生的寫作訓練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guān)的作文練筆。教師要側(cè)重進行寫句子、寫話練習,引導學生把自己看到、讀到、想到的事情記下來,積累寫作素材;給學生布置仿寫句子、改寫句子練習;組織學生看完電影后寫一篇讀后感和觀后感。只有增加寫作訓練,讓學生了解到寫作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積累,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習作是寫日記,這篇作文主要是讓學生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記,記錄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我用幻燈片出示了幾篇例文,讓學生看一看日記的格式,分別寫了哪些事情,表達了怎樣的心情。我讓學生按照例文的格式進行寫作練筆,在寫作時,選取印象最深刻、最有意義的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要注意格式正確。學生寫完日記后,小組進行評價,小組成員給出批改意見。通過寫作練筆,學生對日記這種寫作文體有了更好的掌握。
四、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寫作興趣
實踐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見聞,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進行春游,讓學生感受春天的氣息,觀察春天的景物后,寫一篇關(guān)于春天的作文。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增長學生的才干。通過實際的觀察,能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開闊學生的視野,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
例如習作《這兒真美》主要是讓學生描寫景物,考查學生對景物的觀察能力,可寫的景物有很多,公園、學校、樹林、池塘、小河、田野等。在學生寫這篇作文前,我組織學生到公園采風。春天來了,公園里的樹木都開花了,小草也長出來了,公園里整潔干凈、風景如畫。在學生采風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小本子,觀察公園里的哪處美景比較吸引人,并把它的特點寫出來。在這次實踐活動后,學生有了親身的經(jīng)歷和感悟,在寫作時,寫的句子也比較多,每個學生寫出了自己對公園美的感悟。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見聞,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有話可寫,寫出精彩的句子,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寫作教學,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能夠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增加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句子訓練,使學生能寫出通順的句子;引導學生多關(guān)注周圍的事物,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觀察時,要有一定的觀察順序,并把自己的觀察生動、具體地寫出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多積累知識,背誦和記憶優(yōu)秀的句子、段落,并摘抄下來,隨時翻看和背誦,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