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無錫市五愛實驗幼兒園前身為江蘇省五愛小學附屬幼兒園,2000年8月開始獨立辦園,先后獲得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綠色幼兒園、江蘇省巾幗示范崗等多項集體榮譽。
五愛實驗幼兒園原隸屬于五愛小學,五愛小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學校,前身是雪楓干部子弟學校和華東干部子弟學校,1953年9月與蘇南干部子女班、無錫干部子弟學校合并,由華東局領導定名為江蘇省五愛小學,同時開辦了小學附屬幼兒園。命名“五愛”也是基于當時提出的“五愛”道德規(guī)范要求,期望“五愛”品德教育在我們的學校生根開花結果。
從傳統(tǒng)的“五愛”品德教育,到“愛自然”的綠色教育實踐,再到以“愛”為核心的園本課程建構,我們始終在傳承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堅持以“愛”為核心的情感教育,是形成我園辦園思想的堅實基礎。
我國古代思想家對“愛”的觀點多是從倫理的角度來論述的,國外學者對“愛”的觀點多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論述的?;趯鄣睦碚摰膶W習與認識,我園不斷明晰幼兒園的辦園思想。
1.辦園理念:愛潤童心,幸福成長
其一,把愛看作是促進教育的手段。只有愛且唯獨愛才是打開幼兒心靈的唯一鑰匙,愛是師幼之間最有力、最自然的連接點。當教師把愛認真地、切實地貫徹到教育中去,并總結自己在教育中愛的得失,不斷完善教育的時候,這種愛就是藝術的升華。而“潤”字的本義:雨水下流、滋潤萬物。唐代詩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寫道:“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指的就是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別人受益。愛的教育追求就是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浸潤式的積極情感體驗,讓“愛”的情感如春雨一般,慢慢浸潤幼兒的心靈。
其二,把愛作為教育的目的,即愛的教育要培養(yǎng)幼兒愛的情感、增強他們愛的能力。愛的教育首要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有愛心和有能力愛的人,所謂“知之愈深,愛之愈切”,愛的能力可以通過教育加以獲得。
“愛潤童心,幸福成長”的辦園理念,就是以“水潤萬物、潤物無聲”的愛的教育方式,滋養(yǎng)幼兒心靈,培育愛的能力,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為謀求一生的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個人的幸福意味著建立愛的關系,能夠擁有愛且知道付出愛,同時在愛的實踐中增長才智,為社會做出有意義的貢獻,這樣的人生必定是健康和諧、美好幸福的。
2.辦園目標:萌發(fā)愛的情感、啟迪慧的心智、養(yǎng)成好的品質,溫暖幸福成長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庇變浩谑切纬闪己们楦械闹匾獣r期,我們期望通過“萌發(fā)愛的情感”在幼兒的心中埋下愛的種子,并使之慢慢生根發(fā)芽。
積極的情感對認知具有促進作用,愛的教育追求情感和認知的協(xié)調發(fā)展。我們期望幼兒在愛的實踐中,經歷豐富的體驗,充滿好奇地去探究、嘗試,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認知世界,讓自己的心智越來越聰慧。
通過對有關愛的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使愛的情感萌發(fā),通過對愛的行為的引導,使個人的意識傾向體系和知識結構密切結合,形成相應的愛的價值觀,產生對事物相應的態(tài)度體系,形成愛的意向。我們細心呵護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促使其養(yǎng)成影響一生的良好品質。
我們希望把我園打造成一所充滿愛的樂園,讓全體師幼都能充分地體驗愛、享受愛,并學習付出愛、傳遞愛。愛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力去激發(fā)對方的生命力,愛是讓人溫暖而幸福的,所以在愛與被愛中師幼都能溫暖而幸福地成長!
3.園風:博愛、互助、民主、創(chuàng)新
博愛:博愛是一種無私的、廣泛的愛,需要寬廣的心胸去容納這個大千世界,要求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愛得博大精深,才是博愛。博愛,是愛的至高境界,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力量。
互助:愛的教育是一種利他教育,它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特殊行為,是指不期望得到任何回報或者獲得良好印象的助人行為。因此,我們期望在愛的教育中,每個人都樂于助人,讓互助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民主:沒有民主和平等就沒有愛,愛的教育要求一切關系民主化,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環(huán)境里,彼此才能感受到愛和尊重,才會讓教和學變得生動活潑,積極主動,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會正確理解愛的“給”與“得”之間的正確關系?!敖o”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因為“給”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通過“給”表現(xiàn)了自身的生命力。愛的教育能不斷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而不斷創(chuàng)新是民族的靈魂,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4.教風:理解、尊重、信任、接納
愛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解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是前提,尊重幼兒的天性才會按照人的成長與發(fā)展規(guī)律實施教育,信任幼兒才會耐心地期待幼兒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認知自我和世界,接納體現(xiàn)了教育的愛是無私的,它超越了世間本能的血緣之愛,這種愛應該是全面的、公平的,既要接納全部的幼兒,也要接納每個幼兒的全部。
5、學風:樂愛、樂助、樂思、樂究
在愛的學習與實踐中,樂愛就是要樂于付出自己的愛心與行動;樂助就是要樂于助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去感悟和體驗生命力升華所帶來的歡樂;樂思就是要在學習遇到問題時能積極地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樂究就是要樂于探究和實踐,喜歡探究是幼兒的天性,我們要保護好這種天性,促使其養(yǎng)成樂于探究的寶貴學習品質。
6.我們的園標
幼兒園園標的設計以“五愛”兩個字的大寫首字母為主體,綠色飄帶代表字母W,寓意愛的幸福成長樂園,紅色部分為一個大人和一個幼兒手拉手組成字母A,寓意成人(父母、教師)和幼兒,黃色部分寓意如陽光般溫暖的“愛”,整個園標意喻著在陽光般溫暖的“愛”的教育下,成人和幼兒攜手共同幸福成長!
一所幼兒園辦園思想的形成僅僅通過文本形式“表達”出來是不夠的,還需要為全園師生、員工所認知、認同、信奉并實踐。只有當全體師幼在自己的工作、學習和服務活動中能夠自覺踐行辦園思想的時候,才能說一所幼兒園真正形成了其核心價值觀。
(一)完善制度,開啟 “愛”的管理模式
1.建章立制,提供基礎保障
五愛實幼匯編形成了《幼兒園管理手冊》,在建章立制的過程中,幼兒園尤其注重關于“愛”的制度的制定。如:“愛心服務標準”“愛心語錄寶典”“愛心天使評選”等相關制度的落實,激勵著每一個人爭做富有愛心的人,為教育付出愛。
2.傾聽心聲,注重民主管理
五愛實幼通過定期召開教工大會和黨政工開展的談心、談話活動,經常性及時聽取教職工意見和建議;積極發(fā)揮家長委員會參與管理的作用,充分聽取家長意見;通過走訪社區(qū)、企業(yè),廣泛聽取意見等多種形式的民主管理舉措,形成了團結協(xié)作、凝心聚力的良好工作氛圍,全園上下朝著共同認定的發(fā)展目標穩(wěn)步前進。
3.公開園務,實施透明管理
五愛實幼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園務公開的實施方案和工作制度,明確園務公開原則及內容,公開形式及時間、程序等,及時公開與園所發(fā)展、與師幼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保障教職工的知情權、管理權和監(jiān)督權。正因為園務管理的公開透明,園所發(fā)展規(guī)劃中面臨的問題都慢慢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認可,園務公開成為維系園所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二)提升幸福,打造“愛”的優(yōu)秀團隊
1.提升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三種舉措
(1)滿足教師的合理需要,如:被尊重的需要、成為園所主人翁的需要、走向成功的需要等,讓教師多一份尊嚴。
(2)關注教師家庭幸福,定期舉辦幸福婚姻家庭主題培訓等活動,讓家成為教師心靈的港灣。
(3)關注教師身心健康,進行“健康心理講座”輔導,讓教師自信、自強;開展積極健康的活動,提升教師的積極情趣。
2.激發(fā)教師愛的源動力的三種方式
(1)撰寫愛的格言。通過展示每個教師撰寫的愛的格言,讓家長和幼兒感受到我園教師的拳拳愛幼之情。
(2)剖析愛的案例。教師們不斷地辨析著什么樣的愛才是正確的愛。
(3)分享愛的故事。通過講“別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感悟和升華愛的教育。
3.激發(fā)教師自我提升內驅力的三種策略
(1)目標激勵策略,幫助教師確立職業(yè)發(fā)展目標。
(2)尊重差異策略,發(fā)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自主發(fā)展。
(3)分層培養(yǎng)策略,明確各層次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措施,實施培訓、考核相結合,讓教師錯位發(fā)展、共同提高。
(三)尊重幼兒,實施“愛”的園本課程
1.營造“愛意滿滿”的育人環(huán)境
(1)處處表達愛意的物質環(huán)境
每一條休閑的過道、每一幅師幼的作品、每一面墻面的布置、每一處區(qū)域的設置、每一個活動室的創(chuàng)設,無不體現(xiàn)了師幼對“愛”的理解和詮釋,時時處處向每一位幼兒、家長以及進入幼兒園的所有人傳遞著我們要表達的愛意及我們付出的愛的行動,喚醒并強化著每個人愛的情感和意識。
(2)時時孕育愛意的人際環(huán)境
人人平等、健康和諧、開放自主的人際生態(tài),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友愛交往的“綠色通道”。尤其是使師幼之間的交往和互動進入一種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對話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了一種良好、和諧、寬松、自由、快樂的生態(tài)關系。
2.構建“愛”的園本課程體系
(1)目標體系的確立嚴格執(zhí)行國家、地方的課程文件精神,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主要依據,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形成了“課程總目標——分領域目標——年齡段目標”的三級目標體系,旨在促進幼兒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態(tài)度、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2)內容體系基于幼兒生活和已有經驗,以《幼兒園教育發(fā)展綱要》和《指南》為引領,注重整合性、行動性、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強調幼兒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生活的直接接觸。各年齡段以“愛”為核心,以幼兒的興趣點、關注點為中心,構建起一系列愛的綜合主題活動、專題類活動和節(jié)慶類活動。
(3)組織形式要求將幼兒置于有意義的學習情境中,師幼和家園共同推進活動進程。主要把握好四個策略:第一,選擇有價值的活動主題。確立每個活動主題時,教師要站在幼兒的立場上,判斷是否有愛的教育價值,是否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是否有可以利用的豐富教育資源,是否能促進幼兒的和諧發(fā)展。第二,分析幼兒已有的認知經驗。要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和經驗水平,獲取來自家庭教育的有關信息,仔細觀察幼兒參與活動的情緒和狀態(tài),分析幼兒收集的信息和作品,深入、全面地掌握幼兒的活動水平。第三,選擇和組織適宜的活動內容。教師根據每個階段活動的核心元素選擇適宜的內容,有些內容是根據幼兒發(fā)展目標的需要而預設的,有些內容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生成的,并把區(qū)角活動、游戲活動、集體教育活動、戶外活動、生活活動、家園共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不同形式的內容有機整合、融為一體。第四,鼓勵和支持幼兒的學習。我們主張讓幼兒主動地實踐、探索,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我們?yōu)橛變禾峁┳杂蛇x擇的機會、發(fā)現(xiàn)學習的機會、嘗試錯誤的機會,將幼兒的個體經驗分享為團體經驗,通過集體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產生新的問題,在如此循環(huán)的學習過程中,讓幼兒始終從事著有目的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從而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評價體系是幼兒園課程設計、研發(fā)和實施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三個原則:第一,確立以教師、家長、幼兒以及第三方相結合的互動評價主體;第二,確立以全面和諧發(fā)展與尊重個體差異相結合為價值取向的評價目標;第三,確立以發(fā)展為導向、動靜態(tài)相結合的開放式評價方式。
“愛心化雨潤桃李,換得滿園春色香”,五愛實幼在“愛潤童心,幸福成長”辦園理念的指引下,把愛的教育融入到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滲透到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用“愛”點燃師幼的心燈,讓師幼在學會“愛”、付出“愛”、獲得“愛”的實踐過程中共同溫暖而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