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翠珠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重要的啟蒙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基礎階段。想要獲得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幫助小學生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促進教育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文本閱讀的地位,運用各種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我國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文本閱讀;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策略
一、文本閱讀的重要性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閱讀不僅能夠給人們帶來樂趣和文化體驗,也能夠帶來充沛的精神力量,幫助人們建立起豐富的精神世界。在閱讀的過程中,人們也能進行知識的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文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小學語文教師應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
二、小學語文教學在文本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受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仍存在較為落后的教學觀念,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側重對字詞句形的講解,缺乏對文本閱讀的重視。這不僅容易讓小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小學生對閱讀文本的全面了解,也不利于小學生良好文本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也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只以考試分數為核心,在講解完文本內容后,讓小學生背誦課后思考題的答案,為考試做好準備。這不僅打擊了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難以取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式單一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有不少小學語文教師仍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大量知識灌輸給小學生,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僅難以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難以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也忽視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也不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
三、文本閱讀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激發(fā)策略
(一)問題導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教師可以應用問題導學這一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對閱讀文本進行詳細了解和剖析,厘清閱讀文本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為學生設置相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預習,進行文本閱讀。并且在學生完成自主預習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搜集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和疑惑。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與疑惑,針對性地進行文本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重點字詞句形、表達方式和理解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意義。
(二)合作研討
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適當采用合作研討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的思想內容,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果與閱讀能力。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的文本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只帶一本書環(huán)球旅行?文本里寫:“你喜歡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弊髡邔扔鳛榕笥押图遥磉_和說明了什么?然后引導小學生以合作研討的方式,開展相應的研討活動,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讓小學生在分享意見和觀點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到“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的思想主題。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
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鯨》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選取一些關于鯨的圖片和視頻,引起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如課文中講道:“鯨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苯處熆梢栽趧偵险n時放出鯨噴氣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先讓小學生了解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引導小學生模仿教師對要閱讀的文本進行學習和備課,然后教師走下講臺,鼓勵小學生走上講臺,擔任文本閱讀教學的主角。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進行文本閱讀和深入學習,而且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果和學習質量。
(四)選取合適的閱讀文本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學習情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有著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興趣、形狀多樣的事物這些特點,在選取閱讀文本的時候,既要選取內容充實、語言通俗親切、可讀性強的閱讀文本,也可以選取帶有鮮艷、有趣的配圖閱讀文本。通過這一方式,教師不僅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也可以讓小學生在進行文本閱讀時,借助鮮艷、有趣的配圖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的相關內容,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為小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角色扮演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結合閱讀文本的具體內容,創(chuàng)設出一個具體形象的情境,吸引小學生參與積極性,進行角色扮演,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在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提高閱讀能力。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文本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先讓學生對文本進行通讀、精讀,對每位壯士的語言和動作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且充分了解每位壯士的內心狀態(tài)和態(tài)度。通過對五位壯士的角色扮演,對掩護群眾、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等內容進行情境再現,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體會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也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六)閱讀活動多樣化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可以組織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以此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秋思》這首詩的教學時,可以組織小學生參加詩朗誦活動。小學語文教師先讓小學生對《秋思》這首詩的大意與基本內容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揣摩詩人的情感和態(tài)度,然后在詩朗誦的過程中,鼓勵小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進行詩朗誦。在詩朗誦活動結束后,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寫一篇日記,記錄詩朗誦的過程和自己的心得體會。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舉辦話劇表演、課外閱讀成果展示等閱讀活動,通過進行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獲得語文知識。
(七)組建閱讀小組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豐富文本閱讀方式,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學習情況,鼓勵小學生合理組建閱讀小組。結合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給小學生布置相應的文本閱讀任務,制定合理的閱讀時間,讓小學生在規(guī)定的閱讀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并定期抽查。
(八)舉行閱讀分享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舉行閱讀分享活動,讓小學生以閱讀小組的形式,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想與心得體會。這不僅能夠鍛煉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也能營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小學生積極地參與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在此過程中積累閱讀經驗,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就要認識到文本閱讀的重要性,充分了解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弊端,應用多種教學方式,選取合適的閱讀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閱讀活動多樣化,豐富小學生的閱讀方式,通過這些策略激發(fā)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從而增強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