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最為重要的是品德和素質的教育培養(yǎng)。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掌握要有一定的注重和明確之處,同時也應該注重其教學方向和教學理念的實施,進而保證教師能夠在教學課堂上注重數學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并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互動性和綜合能力。本文將結合目前我國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新課改下的培養(yǎng)方式中所存在的問題,并討論有效解決的策略,最終能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自我,全面提升自我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現(xiàn)狀;核心素養(yǎng);實施策略
新課程的不斷改革,使小學教師不斷注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將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以及教學目標進行相關簡化,教師不斷提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并且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己所學知識,在實踐生活中的應用,最終能夠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一、我國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實踐類課程教學的不完善
一些教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的時間和精力,一般都是自己進行引導,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自主積極的學習能力。雖然在此過程中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實現(xiàn)了數學教學目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保證學生的接收速度和接收質量。同時,一些教師和學校,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對于實踐的教學內容少之又少。只注重理論教學,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并不能很好地讓學生貼近生活,不利于學生深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二)理論教學課程的設置存在一定隨意性
在當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沒有聯(lián)系學生實際需求,開設了并不符合教學內容的課程;又如所講知識流于形式,并不在學生的理解范圍之內;又如有的課程在開設之后才發(fā)現(xiàn)有許多相似重復的內容,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也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課堂中,要意識到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力和思維模式都存在一定差異,所以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考慮他們的學習情況。因此,在理論教學課程的設置方面,如果存在隨意性較大,關聯(lián)性不強等問題,會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擔。
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適當引入數學文化
由于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如果要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數學,適當引入數學的歷史和背后的文化十分有必要。數學也像語文一樣,需要不斷積累知識,也要注重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這樣才能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和學習判斷能力,不斷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能力。比如在學習圓柱圓球這門課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們通過觀察圖片或者生活實際中的例子,化繁為簡,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思索、去解決。比如在學習圓周率時,我會跟學生們講解為什么會把圓周率定為3.14,以及是誰定義了圓周率,并講一講這位名人的歷史以及圓周率的來源。另外教師也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知識,讓學生們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而能夠將生活問題解決。例如可以在學習圓形、球的時候聯(lián)想到物理中的日心學,以及聯(lián)想到生活中金黃的向日葵、家鄉(xiāng)的落日、火紅的太陽等。進行適宜的引導,讓學生們積極參與進數學課堂中,感悟生活,并掌握學習方法,才能真正地領會數學知識的奧秘。
(二)教學方式靈活多變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還處在成長階段,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教學的方式,對學生們能夠進行積極引導,這樣才能根據我們所教學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統(tǒng)計圖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扇形所占面積的多少判斷比例水平,或者用長短不一的條形圖進行比較,這樣能讓學生們直觀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比較數據。所以要選擇較為簡便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能夠自主去研究,并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教師較好的引導作用。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從生活角度出發(fā),產生知識和實踐的共鳴。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不斷自主學習和探索知識。并且教師應該通過不斷加入一些音頻、視頻、文本、圖像等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不斷豐富教學課堂內容和模式。對那些學習數學興趣不高的小學生來說,生動的圖像能夠很好地引導他們對于數學的學習并且產生一定的新鮮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這不僅能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并且有助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更有助于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記憶。在教學活動中,一般都是由教師引導性地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和學習內容講解,在此過程中卻忽略了對學生思考模式和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也容易造成所學知識模糊。數學作為一種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學科,總是離不開數學的實際應用,需要與現(xiàn)實結合,應用于實際,才能更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學習能力。而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例如圖形的認識、圖標的學習、分數的計算、數量的多少、數據的高低等都離不開生活實際。比如又可以讓學生試著去到講臺上講,向大家展示他自己理解的數學知識,與大家一同分享。在計算球的體積時,也要用實物進行講解,才能加深他們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運用簡單的方式講解和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融入在互動的學習氛圍中,更有助于學生對于數學成績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針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也能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三)結合課堂內容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結合不同學生的情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開動學生的頭腦,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并且舉辦一些趣味性數學知識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感。教師在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的同時,設計較好的教學方案,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解決問題也能得到一定知識。只憑借單調的文字和語言并不能使學生對于知識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要不斷學習課外學習素材資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逐漸活躍學習課堂氛圍,并且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們能夠很好地進行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斷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強化課堂的氣氛,搭建學生學習知識的橋梁,引導學生們不斷去思考和判斷。教師設計的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不斷貼合學生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評價的精簡性和表達的流暢性。對于數學解較差、反應較慢的同學,教師應該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較少的文字,表達更多的內容,讓學生們在不易理解的學習范圍中,能夠有一定思索。同時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思維邏輯能力,科學客觀地去評價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他們積極發(fā)言,敢于上臺表演,這樣才能促進他們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并保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加深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強化。同時也要不斷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和意志,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最主要的是給學生們課堂表現(xiàn)機會和空間,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和學習,不斷引導和推動教學目標的實施,這樣才能不斷強化學生們研究問題的能力。進行文學知識的素養(yǎng)積累,能夠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另外要以現(xiàn)實生活為根據,不斷擴展文化知識,使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并富有活力。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更有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地實際和學生的不同情況,布置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中自己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以數學視角看生活,增強他們利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促進小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傳授學生們基礎技能和理論知識,還要不斷引導學生們去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讓他們用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去判斷和解決身邊的問題,促進他們完善自我,并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不斷地將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引導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才能不斷在教學下提高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