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卻才旦
摘 要:第巴桑結嘉措以第巴身份代理達賴喇嘛主持藏政二十余年(1679 年—1703年),為西藏社會和平、安定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他一生勤于著述,在天文、歷算、醫(yī)學等領域有重大作為。但是以勾結準噶爾部,秘不報喪,企圖獨專西藏事物為由的斥責者也很多,并以此認為其實為“分裂國家的罪人”。本文將在下面對此闡述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第巴·桑結嘉措;政績;功過
第巴·桑結嘉措于清順治十年( 1653)出生在拉薩北郊大貴族仲麥巴家族,桑結嘉措八歲那年,被送到布達拉宮桑結嘉措自幼就受到藏族文化的良好教育和熏陶。不僅學習佛學理論、歷史、天文歷算、詩歌,醫(yī)學等藏族傳統的文化。而且他還在五世達賴的親自培養(yǎng)下,開始了非常嚴格的、全面的、系統的政治和宗教事務的訓練。其后桑結嘉措在三大寺僧眾的支持下成為藏族歷史上的第五任第巴,一直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辭職,在長達26年的執(zhí)政期內給藏族歷史留下了一抹重筆。但是現在研究者對第巴桑結嘉措的評價貶褒不一,因此筆者希望將在下面就其主要事跡評價闡述個人的觀點。
一、第巴·桑結嘉措在西藏文化上的功績
第巴·桑結嘉措先對《四部醫(yī)典》(納唐版)進行了整理、校對、修訂,并進行注釋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編篡完成了通俗的敘述文本,取名 《醫(yī)學廣論藥師佛意莊嚴四續(xù)光明藍琉璃 》(簡稱《四部醫(yī)典藍琉璃 》) , 桑結嘉措撰寫了藏醫(yī)學論著《決竅補遺斬除非命死繩利劍 》 和《醫(yī)學總綱仙家盛宴》以及《白琉璃》等。他還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在拉薩創(chuàng)建藥王山片珠爾卓潘達那歐擦日介林藏醫(yī)學校, 而當時在他的親臨 繪制了藏醫(yī)教學和醫(yī)用彩色系列掛圖80幅(另說79幅①)唐卡,一直流傳至今。這些唐卡把藏醫(yī)學的全部內容以藝術手法通過圖畫的形式形象地表現出,成為藏醫(yī)史上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舉。并且經常聘請藏區(qū)各地名醫(yī)來拉薩學習,然后在讓他們返回各地造福當地。
此外桑結嘉措還是藏族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大家,其比較重要的著作有《格魯派教法史黃琉璃》、《五世達賴靈塔志》、《五世達賴喇嘛自傳》、《乃瓊寺白哈爾角樓志》、《地六世達賴喇嘛傳》、《第五世達賴喇嘛本傳》、《桑結嘉措自傳》、《聲韻注疏》。此外還有工巧明方面的著作《學者養(yǎng)意論》、《藏文字帖》、《塑像量度》等。這此著作極大的豐富了藏文化并為后人研究西藏的歷史、宗教、藏醫(yī)學提供了豐富而翔實的資料 , 并給藏族歷史增添了光輝的一筆。
第巴桑結嘉措還在西藏以及中國建筑史上留下了矚目的成就,他不僅修建“世界—莊嚴”金塔,他還在五世達賴喇嘛修建的白宮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修,動員了全藏區(qū)的人力、物力、財力,除外還是有漢族工匠和尼泊爾工匠參與紅宮部分的建設,經過三年多的時間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竣工。后來不斷地進行修繕于是便有了成名于當今世界的布達拉宮。這個富麗堂皇、氣勢磅礴的建筑不僅是藏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應該是第巴桑結嘉措主持下誕生的奇跡和他對藏族歷史的偉大貢獻。
第巴桑結嘉措不僅在學術和建筑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同樣在軍事上也有很大的作為,拉達克入侵西藏時給予堅決回擊,并收復失地,鞏固了祖國西南邊防。拉達克原吐蕃轄地,元代還曾在該地設宣慰使司,明初置軍民元帥府。但是明末清初,由于中原王朝的更迭和西藏地方教派之間的爭端不休,拉達克乘機攻占日土、古格、普蘭等地。格魯派在西藏獲得統治地位后,曾與拉達克地方勢力多次發(fā)生紛爭。康熙二十年(1682)因不丹迫害格魯派激起甘丹頗章的不滿而發(fā)生爭執(zhí),恰巧“拉達克王德雷南杰以自己與不丹信奉同一教派為由,宣稱不能坐視不丹受拉薩欺侮,派兵進攻西藏。第巴桑結嘉措與當時在西藏的和碩特蒙古汗王達賴汗共同組織派遣了一支蒙藏聯軍,在甘丹才旺巴桑率領下給予入侵者堅決反擊”②最終雙方于康熙二十二年(1684)達成協議,拉達克歸還古格、日土等地,并仍循“三年一貢舊例”①。自此始,阿里三圍重新歸屬西藏并派人駐扎管理。從而保證了清政府的領土的完整,對西藏地方以及清政府做出了重大貢獻。除此以外第巴桑結嘉措還在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也有自己的貢獻,但是這樣一位“五世達賴阿旺洛桑嘉措的繼承人”以及“杰出的天文、歷算、醫(yī)方、工巧學家”在如今的眾多學者眼里認為是“分裂祖國的代表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對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后的“秘不發(fā)喪”和“勾結”噶爾丹。
二、“歷史罪行”以及分析
第巴桑結嘉措任職三年后,于康熙二十年(1682),五世達賴喇嘛圓寂,于是第巴桑結嘉措以及格隆江央扎巴等人共同商議秘不發(fā)喪,并對外稱五世達賴喇嘛在閉關修行,并且如果遇到不得不見的情況 時,“便令長相與第五世達賴喇嘛相似的布達拉宮朗杰扎倉的僧頭翟熱出面接見”②與此同時便派人去尋訪靈通,后又專門派人去培養(yǎng)和監(jiān)督小靈通學經和生活。與此同時第巴桑結嘉措為了抵御和抗衡和碩特部,企圖從藏蒙兩族權力斗爭中完勝并為把西藏統治大全獨攬在甘丹頗章手里從而需要尋找一個外來的力量。而這個力量便是噶爾丹,其為準噶爾汗王。早年出家,學經拉薩。與桑結嘉措同出五世達賴師門,受寵于達賴??滴跏辏?671)返回準噶爾后奪取汗位,逐步兼并天山南北各部,勢力 強盛 ,于是就聯系噶爾丹來壓制和消滅和碩特部在西藏的勢力。
然而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皇帝在御駕親征噶爾丹時把噶爾丹部幾乎殲滅后,從俘虜口里得到達賴喇嘛已經圓寂的消息,康熙皇帝立即數第巴桑結嘉措“陰與噶爾丹朋比”、“將達賴喇嘛已歿之事匿爾欺眾”③等多項“罪行”,從而后人給其定性為“分裂國家的罪人”,而且這些基本上是按《清實錄》的記載來判定的。而筆者對所謂的“分裂國家的罪人”這個評價有所異議。
首先是“秘不發(fā)喪”,通過從有關第巴桑結嘉措的論文和歷史書籍看,他們認為第巴之所以“秘不發(fā)喪”是想獨攬西藏地方權力和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進行的,但是我們看藏文文獻我們可以發(fā)現之所以不公之于眾是由內外因存決定的?!霸诘谖迨肋_賴喇嘛患病臨近生命最后時刻之際,留下遺囑,對桑結嘉措執(zhí)掌政、教兩種事物方面給予了多種特殊的知道,教給了維護西藏、朝廷、蒙古人之間關系的方法,達賴喇嘛本人圓寂之事要暫時保密,事無巨細,若有難以決斷的情況,則皆須在班丹拉姆像前占卜決定”①,此外還有文獻記載秘不發(fā)喪是因五世達賴喇嘛遺囑所示的“五世達賴遺囑后人需秘不發(fā)喪十二年之久()”②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秘不發(fā)喪”并不是第巴桑結嘉措個人的決定,而是五世達賴喇嘛的遺囑所指示,由此第巴桑結嘉措也只能從命行事。此外當時西藏與拉達克之間的戰(zhàn)爭正在火熱中,蒙古和碩特人又這場戰(zhàn)爭的重要指揮,一旦達賴喇嘛圓寂的消息對外公布,勢必會對戰(zhàn)事造成影響,而且地方政府內部的權力斗爭將進一步加劇以外,和碩布與西藏寺院代表之間長期從在的“暗斗”將更會變成“明斗”會激起一系列權力的角逐。此外第巴桑結嘉措在接到康熙皇帝指責后的回信中明確地說明了“秘不發(fā)喪”的原因?!氨娚恍遥谖迨肋_賴喇嘛已于水狗年示寂,轉世靜體今15歲矣,前恐唐古特人民生變,故未發(fā)喪,今當于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定坐床……”。 ③還有一點是既然除了第巴等人外拉薩當局的人都不知道達賴喇嘛早已圓寂的事,那么一個俘虜會怎么知道呢?再者按倉央嘉措密傳記載雖未直接奏明第五世達賴喇嘛已經圓寂,但為婉轉表明此情,專門派人向皇帝進獻了五世達賴喇嘛的“親筆信”、三法衣和本人泥塑像。而這點我們也可以看得出所謂的“秘”只是對西藏地方和尤其是和碩特的“秘”,而不是對中央隱瞞只是沒有直接表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第巴桑結嘉措之所以“秘不發(fā)喪”是由于當時西藏的戰(zhàn)事和防止蒙藏權力斗爭、以及“前恐唐古特人民生變”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是為了獨攬大權從而分裂國家,只是想維護五世達賴喇嘛生前所治下的安定,以及不想讓蒙古族統治西藏。而后來的拉藏汗事件、以及羅卜藏丹津事件等恰恰證明了第巴·桑結嘉措所追求的藏族統治西藏是明智之舉。
“勾結噶爾丹”又是認定第巴·桑杰嘉措“分裂國家之罪人”的重要原因,并且從史書中可以得知康熙帝認為是第巴·桑結嘉措誘使噶爾丹東犯的事實,“先是,爾以久故之達賴喇嘛詐稱尚存,遣濟隆胡土克 圖至噶爾丹所,烏蘭布通之役,為噶爾丹誦經,且擇戰(zhàn)日,及噶爾丹敗又 以講和為詞貽誤我軍,使噶爾丹得以遠遁。聯為眾生,遣人往召班禪胡土克圖,爾又誰嚇班禪胡土克圖,謂噶爾丹將要而殺之,而不遣行。青海博碩克濟農潛與噶爾丹結姻,往來通使,而爾又不舉發(fā)。如噶爾丹、博碩克濟農無爾之言,有相與為姻者乎? 噶爾丹信爾唆誘之言,故不遵朕之旨” 。康熙帝把過錯全推到第巴桑結嘉措頭上,我們應該知道《清圣祖實錄》上明確記載者,達賴喇嘛(此時達賴喇嘛圓寂,實為第巴桑結嘉措所派)所派使者是受朝廷之命而去的。又“據降人言,噶爾丹遁時,部眾多出怨言。噶爾丹云:‘我初不欲來克魯倫地方,為達賴喇嘛煽惑而來。是達賴喇嘛陷我,我又陷爾眾人矣 !’”②眾所周知,此時達賴喇嘛已歿,所說達賴喇嘛,應是指第巴。而第巴桑結嘉措有口難辨。單(噶爾丹)方面之辭,不足為定桑結嘉措的罪行,?;蛘呱=Y嘉措所派之人支持噶爾丹,但他未必能證明第巴·桑結嘉措有這個心。? 也未必知道噶爾丹的野心及行動目的之所在。另外,第巴·桑結嘉措之所以與噶爾丹聯系密切應該有為打擊和碩特部而與噶爾丹往來的原因。
從另一面說我們現在所說的種種只是基于歷史記載在分析,但我們并沒有諸如:第巴·桑結嘉措與噶爾丹“勾結”的往來信函等實物來證明。但是我們也不能說《清實錄》所記載的歷史信息是錯誤的,盡管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一些漏洞和邏輯所解釋不通的、抑或是與藏文歷史記載有出入的地方,由此我我們不能光靠當時的少數歷史記載來忽視第巴·桑結嘉措功績,從而給其定一個“分裂國家的罪人”的標簽。我們還要借助藏文資料以及我們需要對歷史文獻進行鑒別。? 最起碼現有的歷史文獻還不足以說第巴·桑結嘉措是“分裂國家的罪人”。
三、結 語
第巴·桑結嘉措由于出生于一個多事之秋,他監(jiān)督和規(guī)劃建設布達拉宮、對藏族的醫(yī)學發(fā)展、歷算、工巧明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關于這點很多研究者持相同觀點,并以此認為第巴桑結嘉措是一位清代西藏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第巴,對其政績也有所肯定。但是有些學者卻以“勾結噶爾丹”、“企圖獨攬大權”等原由來認定第巴桑結嘉措是“分裂國家的罪人”等來批判他,同時也忽視他對于藏族文化、歷史以及當時對清中央政府所做的貢獻。然而秘不發(fā)喪及私立轉世靈童,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桑結嘉措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是符合當時歷史 、政治局面需要的。這點我們也可以從清政府得知第巴·桑結嘉措那些“罪名”后對此事處理的態(tài)度也可以略知一二。如果真如現今的學者那樣認定桑結嘉措企圖分裂國家從而由自己獨攬大權的話,清政府對其不可能予以警告而不對其追究責任的。從這點我們也可以知道清政府還是比較認可第巴·桑結嘉措為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府而所做的貢獻與他所作出的政績。所謂與噶爾丹的 “勾結”,雖然客觀上有助封為虐之嫌,但第巴·桑結嘉措主觀上純系想借噶爾丹的軍事勢力以達到驅逐和碩特部,爭取保有現有權力的目的,而不是什么陰謀叛國。恰恰相反,通過他繁忙而充滿政治 斗爭的一生,我們可以說,他是一位成 功的“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繼承人”,“一位杰出的天文、歷算、醫(yī)方、工 巧學家”,一位“淵博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具有非凡的才能,是一位西藏社會以及在當時清政府治下的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和藏族人民深深懷念的學者。我們因此不能否定這位西藏歷史上的大人物在當時的貢獻,更不能給他扣“分裂祖國的罪人”的帽子。
參考文獻
[1]曾國慶、黃偉忠編著,《清代藏族歷史》,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年.
[3]益希汪秋、李征,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四年,第六期.
注釋:
[1]陳柏萍、卓瑪,《試論藏族杰出人物第巴桑結嘉措》,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七期。
[2]陳柏萍、卓瑪《試論藏族杰出人物第巴桑結嘉措》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三期。
[3]黃奮生,《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頁。
[4]恰白·次旦平措等編,陳慶英等譯,《西藏通史—松石寶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45頁。
[5]《清圣祖實錄》卷一七五,第五頁。
[6]恰白·次旦平措等編,陳慶英等譯《西藏通史—松石寶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45頁
[7]拉尊·阿旺多杰《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密傳》,西藏人民出版社,1981.11,第17頁。
[8]牙含章著,王承昆、史學禮譯,《達賴喇嘛傳》(藏文),青海人民出版社,1968.12,第93-96頁。
[9]清實錄·圣祖實錄,卷一七五。
[10]清實錄·圣祖實錄,卷一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