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勝利
摘 要: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二者緊密聯系,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小學語文教材所提供的課文都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孝敬父母或是做人的道理都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基礎階段的學生。濃烈的情感通過教材上的文字流露出來,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明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要注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豐富的情感教育。筆者結合經驗提出以下在小學語文課堂實施情感教育的具體教學策略:挖掘教材文本情感,陶冶學生心靈;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程,引發(fā)學生情感;呈現豐富教學內容,升華情感體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情感教育;教學策略
目前國內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只關注學生的語文成績,卻忽略了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在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不能只單一地接受教材上的理論內容,應該接受更加豐富的情感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態(tài)度和興趣,明確學生的個人情感對教學效果所產生的影響,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心中的情感,發(fā)揮出情感教育對學生精神層面的積極作用。
一、挖掘教材文本情感,陶冶學生心靈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包含的閱讀類型豐富多樣,因此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也靈活多變。閱讀教材有從古至今、從山川到河流、從地球到太空,還有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等等,除了課文中流露比較明顯的情感,還有深層隱藏的情感,對此教師應該不斷挖掘文本的深層情感,帶領學生共同體會,逐漸陶冶學生的心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反復去閱讀文本,分析其中的細節(jié)得出來結論,通過細細地品讀去感受作者表達的感情。對于不同類型的閱讀教材,教師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去分析感悟,從而體會不同文本帶來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教學六年級第四組《只有一個地球》時,帶領學生共同分析文本的內涵、挖掘文章的情感。師:“同學們,通過‘遙望、一葉扁舟、枯竭、生態(tài)災難這幾個短詞你簡要地能說說這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嗎?”生:“地球的表面非常壯觀,但是從宇宙中看地球非常微小,人類的活動領域也是有限的,我們不能為所欲為地破壞地球上的資源,人類無法遷移到別的星球上去,因此地球只有一個?!睅煟骸胺浅:?,看來大家都已經基本掌握了課文的大致內容。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來進一步解讀,挖掘課文的內涵、深入體會文章的情感?!睅煟骸跋旅娲蠹乙黄饋硐胍幌碌厍蚴裁吹胤娇蓯郏膫€地方容易破碎呢?請你們在文中分別找出地球可愛的原因和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然后由老師點名回答?!鄙骸翱蓯鄣脑颍旱厍虻谋砻婢К?,藍白交錯,讓人覺得俊美壯闊;容易破碎的原因:地球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妄為破壞自然資源,造成了很多無可挽救的災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苯處煹慕虒W過程按設計進行,抓住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挖掘課文的情感,逐漸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陶冶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從小就樹立保護地球、節(jié)約自然資源的正確情感態(tài)度。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程,引發(fā)學生情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情感變換速度快,比較容易受到任課老師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帶著充足的激情來為學生傳授知識,用豐富的語言給學生締造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引發(fā)他們獲得真實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要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精彩的導入語,良好的開始是勝利的二分之一,精彩的導入語能夠吸引學生,使學生在課堂的一開始就興致勃勃,學生能夠很快就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在教學活動的一開始就使學生受到教師情緒上的感染,使學生對接下來的內容比較期待。在設置導入語時,應當注意語言的描述。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到文章之后,教師應當根據課文情節(jié)的不同使情境得以繼續(xù)下去,這就要求教師掌握整個教學情境。
例如,教師在教學三年級第二單元《秋天的雨》時,采用以下方式導入:“同學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先由老師給你們讀首詩。讓我們我們一起仔細聽:春天的雨像一位報春的使臣,用柔和的雨滴浸潤著地面上的生命。夏天的雨像一個貪玩的兒童,總是敲鑼打鼓、一驚一乍地進行突襲。冬天的雨像一群迷人的小精靈,是他們給大地送來了雪公主的福利。
同學們發(fā)現了什么?”生:“詩中沒有秋天的雨?!睅煟骸皩ρ?,秋天的雨啊就在你們課本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秋天的雨》這篇課本吧!”借助鋪墊式的導入語,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進入課堂。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音樂“秋日私語”并展示秋天的雨景圖,黑幽幽的田野上,淡藍色的雨滴晶瑩透徹,雨落在水里的畫面就像滴進晶瑩的玉盤里……教師創(chuàng)造出各種場景,豐富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多方面的感受。教師引領學生走進秋天的童話,引發(fā)學生的感嘆,體會文章對秋雨的細致描寫和無限的贊美之情。
三、呈現豐富教學內容,升華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一部分雖然距學生的當下生活很近,也較為熟悉,但是在平時的學習中卻沒有引起學生的關注或重視,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引發(fā)學生對所學課文的興趣,教師在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學習需要,結合學生的知識經驗以及感情經驗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應該根據教材課文的主題,組織好自己的教學語言,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所掌握的直接經驗以及日常接觸的生活世界變換一種形式作為特別的資源,把學生本身的知識積累作為基礎,融合學生獲得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內心產生閱讀的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以便升華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的情感體驗。
例如,教師在進行《海底世界》這篇課文的教學時,先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師:“同學們,大家都去過海洋館嗎?看見過大海嗎?那誰能說說海洋的世界都有什么呢?”生:“有海豹、鯨、章魚、小海龜、鯊魚、海獅……”師:“是啊,海洋世界多么豐富啊,有如此數不勝數的小動物。同學們見過海底的世界嗎?今天老師為大家當小潛水員,一起來欣賞海底的美麗世界,來一次海底旅行!”師:“你們能用簡單的詞語描述海底的世界嗎?”生:“景色各異、物產豐富。”師:“我們看多媒體上的圖片,景色是不是很壯觀呀?那在海面上波糖洶涌的時候,海底又是什么樣呢?聽老師為大家播放的一段音頻,能聽出來有什么特別的聲音嗎?”……以上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課程的起始階段密切聯系學生關于海洋知識得到積累和去海洋館的游覽經驗,以其為新的學習內容作為牽引,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達到以故啟新的目的,也增加了課堂的生活氣息,較好地體現了利用原有知識經驗的遷移促進情感體驗進一步升華的教學策略。
綜上所述,教師要圍繞語文教材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在講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傳達文章內層包含的各種思想感情,通過語文教學豐富小學階段學生的情感、感染學生的心靈,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和精神,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逐漸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通過有效的語文教學以課文為載體,使學生逐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得到正確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娟.以知促情,以情促情——小學語文課堂情感教育策略芻議[J].教育觀察,2019,8(11):88-89.
[2]李磊,付建設.以情感人 用情育人——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11.
[3]馬清俊. 談談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對策分析[A].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