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芳
摘 要:一年級學生知識面窄,理解能力有限,但他們好學、好勝。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學習精神,引導他們把話說完整,并經(jīng)常表揚鼓勵他們,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活動 激起興趣 培養(yǎng) 鼓勵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都是剛走進校園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里。由于他們的年紀小,一般他們還很單純、天真爛漫、愛說愛動,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兒童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問、好說、好學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充分創(chuàng)設情趣濃厚且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動手、合作學習的精神;重視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同時還要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快樂。下面就以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上好一年級數(shù)學。
一、 創(chuàng)設濃厚多變的情趣導入新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 低年級學生知識面窄,理解能力有限,而好玩、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抓住這一特點,并針對每節(jié)的不同學習內(nèi)容,編是了很多有趣生動的游戲或故事。如上“十幾減9“的一課時,我和學生們一起做了“老鷹捉小雞”的游戲:15個小朋友演小雞,演老鷹的小朋友很機靈,抓住了9只小雞。老師再用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提問,現(xiàn)在還有幾只小雞沒被老鷹抓?。窟M而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再如:上“認識鐘面”一課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鐘面上三兄弟的不同長短,然后讓學生戴上有12個數(shù)字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讓他們自演自編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知識。這樣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由于鄉(xiāng)下學校教學條件比較差,教學設備有限。為了不使得課堂教學過于單調(diào)、呆板。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采用不同的并且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如上“十幾減幾”一課,因為條件有限用不上多媒體教學,我用錄音機放了一段北風呼呼冬天來了的音樂,并伴隨老師的錄音:冬天到了,北方的冬天很冷,鳥兒要來我們暖和的南方過冬天了。此時我在黑板用簡筆畫畫了鳥兒從樹上飛走的情景。圖意是原來有15只小鳥,飛走了8只,畫一個“?”在樹上,表示問樹上還有幾只小鳥?學生理解圖意后,獨立列式解答:15-8=7。而后將“?”的位置換飛走的鳥群中,樹上寫“7只”兩字,學生又很快的列出:15-7=8。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這種用簡筆畫教學的方法既“簡便”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
1、要想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使學生敢說、想說、會說。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有我想說、我要說的欲望。老師激發(fā)學生想說的欲望就要提供學生說話的機會,創(chuàng)設說話的環(huán)境,并為學生奠定說話的基礎,激發(fā)學生說話的必要。如學習“十幾減幾”,一課時我用富有情趣的語言及比賽式搶答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欲望。首先提問你們用什么方法算出:15-8=7,然后分小組討論,每說出一個理由就得一顆智慧樹。由于學生已有了學習“十幾減9”的基礎,加上老師及時的鼓勵、表揚,每組學生都爭著舉手回答:“我用的是破十法”“我用接著數(shù)的方法”“我用退著數(shù)的方法”“我用想加法算減法”還有基礎比較好的孩子說“我看算式就能想出得數(shù)是7”。老師對每個孩子的回答都給予肯定和表揚。學生說得不完整的時候教師及時糾正并加以引導,使學生能把話說完整。此時學生的情緒很高,達到了每個學生都爭著搶著去說、要說,這樣就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說的機會,也不知不覺的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類推能力。而我的教學目的也達到,重點和難點也突破了。最后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收獲。整節(jié)課學生真正的成了學習的主人。
2、要想使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還應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而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體學習習慣。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班級里,總有那么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針對實際,我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于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的棒極了等等。對于那些不善于發(fā)言,怕發(fā)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并加以適當?shù)狞c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哪怕聲音再輕說得再離譜,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系。比如,當敢說者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復述、模仿的機會讓給怕發(fā)言者,并給予鼓勵:"你也說的很好。"以此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再如,課中對于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話的機會也讓給怕發(fā)言者,并及時鼓勵:"你答得非常正確,很有進步。"當有的學生回答錯了,我就隨機應變:"你能大膽發(fā)言了雖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確,但已有進步了,老師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確。"對于一年級剛?cè)雽W的孩子來說,老師能表揚他鼓勵他,他會覺得非常開心非常光榮,由此會增加說的勇氣和信心。
三、 重視孩子數(shù)學語言的發(fā)展,為聰明插上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孩子完整的語言表達,給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在課堂教學中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說話、說數(shù)學的機會,讓孩子會說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思路。和孩子談話的的形式盡量隨和、親切。同時要注意激發(fā)、幫助孩子形成規(guī)范完整的語言表達習慣。比如,回答老師問題時,引導學生會說:“因為所以”“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是這樣”等等,孩子跟老師說多練多了自然就養(yǎng)成了說話完整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經(jīng)常向孩子“請教”,把孩子推上講臺,做孩子的“學生”。 【上鏵認識:這一招,可以拿來用用。】這雖有明知故問的嫌疑,但并不妨礙孩子的為師熱情。他們會很興奮,很熱情的扮演老師的角色。介紹自己今天的學習收獲。對一年級小朋友而言,這是一種很好的復習方式。
四、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說:”數(shù)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贊賞。與其說“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傊?,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贊揚中,他便學會自賞。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huán)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
參考文獻:
[1]李欣.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之探討[J].學周刊,2019(22):30.
[2]卜鳳瓊.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9(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