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栓紅
摘 要:隨著課改進程愈加深入,小學體育若想緊跟時代要求和教育趨勢便需要基于創(chuàng)新視角推進教學改革。本文便從小學體育教學出發(fā),先對體育教學現狀加以探析,隨后從教學觀念、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評價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總結改革優(yōu)化的策略,以期為提升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做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體育;創(chuàng)新視角;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11-047-01
引言
體育訓練作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體質的重要舉措,但由于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訓練較為枯燥,很難激發(fā)學生興趣,課堂效果也很難契合預期[1]。因此,教師必須秉持“以生為主”的相關理念,基于創(chuàng)新視角優(yōu)化教學,依靠趣味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強化課堂效率奠定基礎。
1小學體育教學現狀探析
1.1教學方式相對滯后
由于應試教育等傳統(tǒng)模式的長期影響,中小學仍舊將升學率看作教學的核心。而升學率與體育成績聯系不大,因此體育教學并未得到深層關注。部分體育教學多是應付了事,傾向于借助“灌輸式”等模式展開教學,并未對學生興趣、體質等進行綜合考慮[2]。此外,實踐訓練中部分教師多是以相關理論為基礎進行動作示范,隨后便要求學生自主練習,學生很難把握動作要領。
1.2教師隊伍建設仍需加強
體育活動依賴教師的引導,教師必須基于學生興趣認真組織教學。因此,教師自身的理論、動作水平極為關鍵。現階段,對于小學體育來說,教師選拔層面欠缺足夠的規(guī)范性,并且教師培訓也不夠系統(tǒng),使得體育教師能力很難契合學生發(fā)展要求。
1.3評價體系尚不完善
教學評價對于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學方法會基于教學評價的反饋來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3]。但當前體育教學在評價體系方面尚不完善,評價并未針對學校、教師展開考核。其次,體育教學評價也多是以理論為核心,沒有將實踐表現置于同等層面。最后,體育評價也沒有嚴格執(zhí)行,使得評價伴有的監(jiān)督、考核等作用很難得到發(fā)揮。
2基于創(chuàng)新視角推進小學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有效策略
2.1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重視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傳統(tǒng)模式的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可能出于學生較小、體育動作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等顧慮,很難在課堂上全面教學,使得部分活動被取消。體育課上出現了隨意聊天、到操場跑步、自由活動等場面。對于小學生而言,體育課逐步變成了體活課[4]。因此,教師需要基于學生興趣、體質,緊跟教育趨勢轉變教學觀念,及時理解、把握先進的體育模式,推動趣味活動融于體育教學。比如,教師對“100米跑”相關內容進行講授和示范時,教師便可組織“抓尾巴”、跳繩等游戲,借助游戲形式來活躍體育訓練,在有效鍛煉學生身體的同時,引導他們感悟體育魅力,并切實掌握100米跑相關要點。
2.2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體育教學效果取決于教師素養(yǎng),若想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必須針對教師能力進行嚴格考核。首先,在教師選拔層面需要適當提高準入門檻,除了關注教師相應的競技成績之外,還應針對其理論知識展開考核。其次,學校還應重視對在職教師的培養(yǎng),應基于教學情況設計相應機制鼓勵教師自主學習,并借助定期培訓、教師交流、專題講座等形式提升教師素養(yǎng)。
2.3從教學評價體系出發(fā)加以完善
教學評價對于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來說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從如下方面來完善教學評價。首先,需要從學生學習情況出發(fā)加以考核,以往評價模式考核要求相對較低,特別是在實踐操作方面,僅需要做到一定基礎動作便可,因此完善評價體系必須結合教學要求提升考評標準,將實踐訓練與理論置于同等位置。其次,體育評價還應對教師素養(yǎng)、教學過程加以考核,只有及時考評才能夠對教師積極性加以調動,鼓勵教師將精力置于教學創(chuàng)新層面。第三,教育部門還需要針對學校體育目標相應的完成情況加以考核,并敦促學校結合教學情況細化體育目標,設置相配套的獎懲體系。學校考核不能僅關注競技體育,更應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身體素養(yǎng)。
2.4從教學模式出發(fā)加以創(chuàng)新,提升趣味性
體育教學需要教師借助豐富的語言、夸張的肢體來調動學生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模仿教師動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比如,對“耐力長跑”動作要點進行講授時,教師便可在長跑途中設置一定障礙,讓學生能夠感悟到跨越障礙的成就感。同時,教師還可適當調節(jié)長跑路線,可以通過不同形狀的跑道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需要從教學模式出發(fā)加以創(chuàng)新,基于學生興趣、認真豐富教學內容,推動趣味教學融于體育課堂,為提升課堂效率奠定基礎。
3總結
總之,課改進程愈加深入需要小學體育基于創(chuàng)新角度推進教學改革。教師需要明確小學體育伴有的教學方式滯后、評價不完善等問題,并從教學觀念、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評價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總結改革優(yōu)化策略,借助多樣化手段推進體育教學,為提升課堂效率、學生身體素質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宋高松.學生個性發(fā)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促進策略芻議[J].中國農村教育.2019(17):70.
[2]馮燕.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亞太教育.2019(06):53.
[3]馮瓊.開展快樂教學,實施體育素質教育——淺析小學體育快樂教育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186.
[4]李明敏.“互聯網+”時代小學體育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探究[J].才智.2019(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