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型型
摘 要:在當今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對于幼兒的寵愛有加,幼兒在遇事時形成了幼兒逃避性行為,家長教養(yǎng)方式不當,孩子缺乏信心的自卑心理、持之以恒的意志,面對挫折、失敗都可能引起幼兒逃避性行為,我們應該重視,并對此進行分析和提出預防策略很有必要。
關鍵詞:逃避性行為;案例分析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遭遇挫折和磨難,關鍵是在困難面前你所選擇的態(tài)度,是勇敢地接受挑戰(zhàn),鏟除前進道路上的阻礙;還是在困難面前望而卻步,一味選擇逃避和放棄。當然,不同的態(tài)度產生的后果也必然不同。我們應重視幼兒的逃避性行為,并對此進行分析和提出預防策略很有必要。
一、剖析逃避性行為的動因
1.家長教養(yǎng)方式不當,對孩子過分溺愛或過分嚴厲
不少家庭教育充斥著過分的保護與溺愛,孩子想要什么就買什么,甚至看孩子的臉色行事,幼兒的所有需要都會得到滿足,長此以往,養(yǎng)成孩子為我獨尊的心理,受不了委屈和批評。另外,家長管教過嚴,過分強調孩子的弱點,忽視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從而采取逃避行為來保護自己。
2.孩子自身素質的影響
有的幼兒天生比較內向,害羞,不敢挑戰(zhàn)新事物,這樣更容易產生一種自己不如別人的自卑感,往往以主動放棄來避免失敗的打擊。容易把游戲當成工作一樣對待,有著強烈的成功欲。但是可能由于緊張,焦慮或者對游戲規(guī)則不太熟悉等原因導致失敗,讓他開始產生挫敗感。在游戲中如果再次失敗,則會加重他的挫敗感,從而出現(xiàn)逃避行為。
3.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引起逃避行為
意志是人們自覺地制定行為目的的、克服困難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堅持性行為就是意志品質的表現(xiàn)。我們都希望孩子做事能做到有始有終,但是我們在教育中常注重思想灌輸而忽視了形象感染、滲透作用、重要性認知、情感體驗,但幼兒常常會把“堅持”當作“苦差事”,從而常常出現(xiàn)幼兒做事半途而廢的現(xiàn)象。
二、兒童逃避性行為應對策略
1.對孩子加多鼓勵和贊揚,適合時批評。
幼兒教師可采用多種方法去鼓勵、贊賞孩子,像關心的眼神、溫暖的擁抱、口頭贊評、獎五角星等。當然孩子有錯,老師也要批評。對孩子的批評,一是要實事求是;二是要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簡單明了,一針見血,不要長篇大論。此外,要嚴禁大罵,堅持擺事實、講道理的批評方式。
2.讓孩子正確評價自我,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教師和家長應有客觀的評價和合理的期望,鼓勵孩子向恰當?shù)陌l(fā)展目標努力,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特長、性格、長處和需要努力的地方,從而有助于幼兒正確評價自我,懂得量力而行的道理,樹立做事要向高目標努力地觀念。
3.培養(yǎng)責任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幼兒的責任感是從對具體的人和事情的喜愛情感開始的。我們必須明確幼兒的責任行為不是一時的、短暫的,而是在正確的行為認知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轉化為內在的、主動的、自覺的品質,不是強迫幼兒去執(zhí)行的,對于幼兒為了承擔責任而付出的勞動和代價,我們要給予積極、恰當?shù)脑u價,讓幼兒體驗到責任感帶來的愉悅效果。
4.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p>
家長不要給孩子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生活環(huán)境,更不要阻礙孩子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練的機會,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些吃苦的環(huán)境和氛圍。比如,在孩子做錯事時,接受相應的后果,讓孩子堅持一項體育鍛煉、適當?shù)貐⑴c家務勞動、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野營、夏令營等活動。
三、兒童逃避性行為案例分析
1.案例一“輸不起的兒童”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戲時,瑋瑋被抓到了,按照游戲規(guī)則要暫時停止游戲,這時候瑋瑋突然哭了起來,老師說:“你怎么了?”瑋瑋繼續(xù)哭著,也不回答。老師說:“這只是玩游戲而已,玩游戲就是會有輸有贏的,這次被抓住了,下次再想辦法不要被抓住不就好了?!焙髞憩|瑋坐在椅子上漸漸的平靜了下來。
分析:在這個案例中,典型的行為特征就是輸了就不高興,哭鬧耍賴,或者不愿意玩,有的甚至覺得自己做不好,進而不敢去做,不愿嘗試。這種逃避性行為表面上看是由于游戲失敗引起的,但實際上是掩飾自己強烈的挫折感甚至自卑感。
2.案例二“成則英雄敗則寇”
一天,糖糖在雨雨媽媽面前表演了兒歌,雨雨的媽媽讓雨雨也背一個,雨雨害羞的不出聲。回到家,雨雨的媽媽對雨雨說:“你上課一定是沒認真聽,你看糖糖,背兒歌背的多好啊?!边@時雨雨不高興的躲到了角落里。
分析:很多父母將孩子的成功看作自己的臉面,總是會有一個“隔壁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在做比較,無形給予了孩子過多的壓力,導致孩子無法承受失敗,逃避困難。
3.案例三“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次,經過多次提醒,宇宇還是在室內跑,于是被老師停止游戲時間五分鐘。第二天,宇宇的媽媽因為怕孩子受委屈,來和老師說:“我們的孩子自尊心很強,有什么事情你要對他好好說。”后來經過多次的溝通,宇宇的媽媽漸漸的明白了老師的用心,也接受了老師的一些教育方法。
分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受到傷害,為孩子掃清障礙,下次呢,以后一直都可以嗎?孩子終究要長大,要獨當一面,要步入社會,如果將他一直呵護在羽翼下,他將永遠無法飛翔。
我們在孩子需要給予鼓勵和幫助時,推孩子一把;在孩子有能力解決矛盾與問題時,請在旁耐心的等待一下。讓孩子明白,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會讓麻煩越來越多,就算做錯了事,只要勇于承擔責任,認識錯誤,下次改正,還是會被喜愛的。兒童適當?shù)拇煺垡材苁顾挥胸熑胃?,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在困難面前能冷靜思考對策,解決問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放飛孩子讓他自己成長,迎風飛翔!
參考文獻
[1]麥玉芳,兒童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1日.
[2]崔華芳,挫折教育的55個細節(ji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1日.
[3]張淑敏,幼兒家庭挫折教育淺談[J],山東教育,2002[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