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
[摘要]目的:試分析小兒腹瀉股溝斜疝嵌頓手法復位的臨床應用以及推廣價值。方法: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前來診斷的15例小兒腹股溝斜疝患兒資料,對12例患兒均采取嵌頓手法復位的方式,另外的3例患兒由于病情嚴重轉至上級醫(yī)院手術治療。結果:采取嵌頓手法復位的12例患兒在復位之后均沒有出現并發(fā)癥或者是后遺癥,而轉診手術的3例患兒當中隨訪發(fā)現有2例復發(fā),且其中一名患兒出現了腸梗阻現象。結論:針對小兒腹股溝斜疝疾病,采用正確的手法進行復位,可以減少患兒痛苦。
[關鍵詞]小兒;腹股溝斜疝嵌頓;手法復位
[中圖分類號]R7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21-0212-02
小兒腹股溝斜疝發(fā)生在幼兒成長的各個階段。如果此時患兒過度哭鬧、嘔吐等,將極其容易導致腸穿孔,更有甚至出現死亡現象。所以,如何針對小兒腹股溝斜疝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將成為醫(yī)院研究和發(fā)展的重點。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所選擇的案例為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前來診斷的15例小兒腹股溝斜疝患兒資料,對12例患兒均采取嵌頓手法復位的方式,另外的3例患兒由于病情嚴重轉至上級醫(yī)院手術治療。其中男性患兒數量為14例,女性患兒數量為1例?;純旱哪挲g為9個月~3歲之間。其中發(fā)生在右側的患兒數量為14例,左側的患兒數量為1例。
1.2方法針對上述的15例患兒,其中12例由于病情并非過于嚴重,因此優(yōu)先選擇手法復位治療,后期擇期進行手術。而剩余的3例患兒則因為病情相對嚴重,因此選擇轉至上級醫(yī)院手術治療。
首先,針對選擇手法復位治療的患兒,應該優(yōu)先對其病史進行詢問,充分了解患兒的年齡以及嵌頓時間。之后,則需要針對其身體進行檢查,包括腹部體征,以及腹股溝區(qū)包塊的大小程度、軟硬程度、是否存在紅腫、睪丸是否存在于陰囊之內。在進行復位之前,首先應該要求患兒的父母配合,盡可能將患兒放置于硬板床上,處于仰臥狀態(tài)。臀部位置應該略微墊高,大約為10-20度左右?;純旱母改感枰c醫(yī)護人員共同固定患兒的上下肢部位,上肢需要壓住上臂部位,而下肢則需要壓住膝關節(jié)部位。進行手法復位的醫(yī)護人員需要站在患兒的右側部位,這樣可以使得患兒的腹股溝區(qū)域以及會陰部位暴露出來。通過用左手的中指、食指和拇指對外環(huán)進行按摩,可以有效使得患兒的局部肌肉痙攣現象得以改善。復位醫(yī)生需要將右手的五指分開,盡可能將疝塊托起且輕輕按摩,這樣可以使得腸內物先擠入到腹腔之內,使得疝塊逐步變小。然后再次握住疝塊,這樣沿著腹股溝的方向繼續(xù)用力擠壓。反復進行,如果疝塊的大小并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則需要松開雙手,對疝塊輕輕按摩,復位成功則可以明顯感覺到包塊消失。其次,針對一些病情相對嚴重的患兒,則必須選擇轉至上級醫(yī)院手術治療。這樣可以在第一時間減輕患兒痛苦,確?;純旱纳靡酝炝簟?/p>
2結果
本研究選擇的15例小兒腹股溝斜疝患兒中,其中12例患兒均采用了手法復位的方式,僅3例選擇了轉至上級醫(yī)院手術治療。12例患兒在進行復位之后腫塊均消失,且疼痛感逐步消失,后續(xù)可以擇期進行手術。而3例進行手術操作的患兒,有1例復發(fā),且其中一名患兒出現了腸梗阻現象。表明手法復位治療是針對社區(qū)醫(yī)院接診的小兒腹股溝斜疝嵌頓最佳的治療方法,是基層醫(yī)療機構非常常見的一種診療形式。
3討論
小兒嵌頓性腹股溝斜疝是常見的一種急性病癥形式。一旦進入了疝囊且發(fā)生了嵌頓現象,就會使得小兒感到格外疼痛。此時患兒勢必會加重哭鬧現象,這也就直接造成了腹壓的增加,進而加重了嵌頓現象。嵌頓腸管會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暢,造成的后果就是腸管的淤血乃至水腫,嚴重者出現了腸管壞死影響患兒生命。
針對這類疾病最佳的診療方式就是早發(fā)現、早預防和早治療。一般來看,手法復位需要注意的內容也很多,第一,需要掌握手法復位的相關技巧,可以切實提高手法復位的成功率,同時也可以將被動的急診手術形式變成適合于幼兒的擇期手術,盡可能減少并發(fā)癥。第二,在手法復位之后需要及時的觀察與處理。對于嵌頓時間在6小時之內的患兒,一般情況下如果手法復位過后暫時不考慮手術治療,則不需要留院觀察。若患兒存在高熱、腹脹或者是嘔吐等情況,則需要考慮是否復位之后出現了腸穿孔以及腹膜炎等癥狀,必須第一時間進行轉診。第三,需要全面考慮手法復位造成的并發(fā)癥。原則上看,小兒嵌頓性腹股溝斜疝的手法復位治療成功率相對較高,且大多不會存在并發(fā)癥的情況。但是,如果嵌頓時間較長或者是操作存在失誤,也有可能存在并發(fā)癥。比如腸穿孔、假性復位等。
綜上所述,小兒腹股溝斜疝嵌頓治療過程中,手法復位無疑是最佳且最優(yōu)先考慮的做法。本案例中12例患兒均采用了手法復位治療方式,成功率相對較高且并發(fā)癥相對較少。但是這種方法僅僅是一種臨時性的治療對策,要想徹底解決這一病癥必須擇期進行手術。所以,手法復位這一方式具有比較重要的臨床推廣價值,特別是在基層醫(y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