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森 李瑞瑞 楊洋 馬雁
[摘要]目的:目前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Duo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接受吸入糖皮質激素(ICS)治療.肺炎的風險增加。進行肺康復治療(PR)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沒有肺炎發(fā)生相關的危險數據。方法:在2年,我們回顧分析2組COPD患者:接受PR治療和未接受PR治療的患者。第一組包括58例接受PR治療的患者,其中40例接受ICS治療,18例僅接受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第二組由27例COPD患者接受ICS治療,而不進行PR治療的患者。疑似肺炎的診斷,均用胸部X光片確認。結果:總的來說,第一組肺炎患者1例,1例接受ICS患者,0例僅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患者。這相當于分別為2.5%和0%的比率。7.4%例COPD患者未經PR治療,顯著高于首次研究組(P=0.00)。組。結論:COPD患者肺炎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使用ICS和PR治療的COPD患者肺炎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僅適用于ICS治療而不進行PR治療的患者。在大量的PR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多中心隊列研究,這種觀察值得研究。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糖皮質激素:肺炎;肺康復
[中圖分類號]R563.9:R56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9-0050-03
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的管理,吸入糖皮質激素(ICS)僅適用于A型患者。嚴重或非常嚴重的疾病(3或4期),由1秒通氣率(PEVl)低于50%的用力呼氣量預測值或經常值(超過2年)病情加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報告顯示,在接受ICS治療的COPD患者治療中,發(fā)生肺炎的風險更高。系統(tǒng)回顧分析證實與非ICS治療的患者比較而言,ICS治療的肺炎風險顯著增高,但對死亡率無顯著影響。
在一項Meta分析中,接受12個月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治療的COPD患者中沒有增加肺炎的風險。根據ICS對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進展顯示:呼吸上皮與肺破裂微生物群最有可能被累及,傳統(tǒng)的ICS劑量有可能過高。在接受較高ICS劑量的患者中有更大的肺炎風險發(fā)生率。在同一研究中,基于肺炎患者降低的危險性觀察超細顆粒物處理與之比較用細顆粒ICS處理,可吸入制劑的種類可能影響肺炎的風險。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對接受ICS和肺康復治療的COPD患者進行這樣的研究。
肺康復治療(PR)顯示,為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往往與諸如身體不活動,運動能力下降和身體機能受損呼吸道感染相關的風險因素有關。這項研究用來評估肺炎的發(fā)病率,使用ICS或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并進行PR治療的患者,與僅使用ICS或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而未進行PR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1方法
1.1該研究前瞻性評估了一組COPD患者,該類患者盡管有適當的藥物治療控制不足而接受PR的患者通過肺活量檢查,病人FEVl低于預測值的80%,才能進入PR計劃?;颊弑环譃槿M:第一組患者為使用ICS治療的PR患者;第二組患者僅接受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的PR患者;第三組患者為接受ICS治療的非PR患者。對于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能力水平通過6分鐘步行方法來測定。另一組ICS治療哮喘患者和合并低肺炎風險患者,meta分析所示可用的隨機試驗作為對照組。
1.2在2年里,所有PR患者均接受4個月或6個月的治療肺康復治療視疾病的嚴重程度情況而定。PR計劃按先前描述的實施。該計劃基于為期6周的12次會議的時間表,涉及運動訓練包括在自行車測力計或跑步機上,上肢和軀干鍛煉、呼吸肌訓練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育等。告知患者在任何與健康重要的相關事件的情況下可聯系責任護士。當懷疑肺炎癥狀或體征時,如診斷肺炎必須用胸部X光片證實。
2 統(tǒng)計分析
肺炎發(fā)病率的差異分析通過卡方檢驗,P值低于0.05。被認為是有意義的。
3 結果
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隊列研究其中40例用ICS或ICSLABA治療.18例患者僅接受支氣管擴張劑治療。ICS治療的患者中,28例接受氟替卡松/沙美特羅;9例倍氯米松/福莫特羅,3布地奈德/沙美特羅。未接受PR治療的COPD患者組里包括27名受試者接受ICS或ICS-LABA組合處理,15接受氟替卡松/沙美特羅,8倍氯米松/福莫特羅,4布地奈德/沙莫特羅。藥理學支持整個研究方案。服用此處方ICS治療的患者,因為肺活量指標接近正常,但卻經常惡化。表1顯示了各組患者的人口學特征以及FEVl和6分鐘步行試驗的平均值??傮w而言,在2年里,接受PR的患者隊列中分別有l(wèi)例肺炎(需要住院治療),ICS治療患者中有l(wèi)例,僅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的患者中有0例(相當于2.5%和0),概率的差異并不顯著。在未接受PR的COPD組中,確診2例肺炎(1例需住院),相當于7.4%。在2例肺炎患者中,2例用氟替卡松/沙美特羅治療,1例用倍氯米松/福莫特羅。比較研究組中患有肺炎的患者數量與未接受PR的對照組中患有肺炎的患者數量之間的顯著差異(P=0.00)。
4討論與結論
4.1文獻中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使用ICS增加了肺炎的風險根據這一觀察,更新后指南建議ICS僅適用于嚴重或非常嚴重(3或4期)疾病的患者。當需要治療時,這些個體化患者ICS的最小有效劑量可能會降低肺炎的風險。研究表明,PR可以顯著降低這種風險(圖1)。事實上,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接受PR的ICS治療患者中,肺炎發(fā)生率為2.5%。與用ICS治療的患者相比,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的PR患者沒有顯著差異,相反,在用ICS治療但不與PR治療的患者隊列中,發(fā)生率差異顯著。我們還比較了有或無ICS治療的COPD患者和一般人群的肺炎發(fā)病率。COPD患者的數據來自Cochrane對來自ICS的肺炎風險進行Meta分析,而有關一般人群的數據來自Tortes等人的文獻綜述。顯然,接受PR的ICS治療的COPD患者發(fā)生肺炎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p<0.001),并顯著低于氟替卡松治療的COPD患者(P<0.001)。正如meta分析和人群研究所報道的,我們的數據并未證實布地奈德組患者肺炎發(fā)生率低于氟替卡松治療組,但我們研究中肺炎數量極低(分別是2和0)分別不能提供統(tǒng)計可靠性。研究組和對照組的肺炎病例數量較少,與患者人數有限(<100)相關,根據使用的ICS的不同,影響了肺炎發(fā)病率的比較。圖1:
4.2根據分析,肺康復有幾個潛在的好處例如緩解呼吸困難和疲勞,提高運動能力以及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從而增強個人對其狀況的控制感。對大量接受肺康復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對于證實我們使用ICS降低肺炎風險的觀察是必要的。有報道稱,重癥COPD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因獲得性肺炎(HAP)而接受肺康復治療。PR對肺炎發(fā)病率的潛在影響因素可能是由于體育活動和患者教育的有益影響。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HAP發(fā)病率減半,絕對風險降低15%。
4.3此外,肺炎的風險受到受試者身體活動程度的影響事實上,在大量跑步者和步行者中,較長距離的跑步和步行(兩者之間沒有差異)與肺炎風險較低相關,死亡率降低13%。然而,需要根據體育鍛煉的類型和程度,特別針對活動性COPD患者發(fā)生肺炎的情況等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