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要】電子書包走進課堂,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臺與協(xié)作環(huán)境,能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并助力新基礎教育理念在語文課堂的落實。本案例主要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探究探討借助電子書包,如何實施構建小學語文“減負高效,智慧發(fā)展”的新基礎教育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電子書包;新基礎教育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電子書包逐步走進課堂,它具有資源豐富、內容播放、互動學習、在線學習、測試評價等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臺與協(xié)作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促進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師生交互水平與教學質量。而這正符合當下“新基礎教育”主張構建的“互動生成式”新型課堂的特點,課堂必須是師生交互作用并生成智慧的動態(tài)過程。本文將以《荷葉圓圓》一課為例,探討借助電子書包,如何實施構建小學語文 “減負高效,智慧發(fā)展”的新基礎教育課堂。
一、課前有效預習
以前預習這一作業(yè),大多學生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完成質量不高。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智能化學習終端和平臺,是有效支撐學生個性化學習、師生及時互通、數(shù)據(jù)實時統(tǒng)計的一大利器。它的引入,有效地解決了預習不到位這一難題。本單元的主題是“夏天”,因此,在課前筆者利用電子書包的優(yōu)課平臺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資源的推送,第一是有關荷塘的兒歌如《荷花姑娘》以及有關夏天的兒歌,讓學生充分感受夏天這個季節(jié)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兒歌中的生活氣息、優(yōu)美的生活意象,生成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第二推送課文錄音以及生字教學微課。在電子書包優(yōu)課平臺中有許多豐富的資源,如圖文并茂的電子教材和課文錄音,生字學習工具等。推送課文錄音,讓學生模仿朗讀,并上傳自己的作品,電子書包的實時統(tǒng)計功能可以有效地檢查預習作業(yè)完成的情況,同時還能提高學生朗讀興趣和水平。學生點擊“生字學習”微課,便可進行生字字音、結構、部首、字義、筆順等學習,這樣達到了良好的有效預習效果。
二、課中有效開放
(一)借助電子書包高效識字
1.評測先行,有的放矢
因為預習階段推送了“生字學習”預習模塊,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前概念”進入課堂,所以了解學生的已知水平能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在識記生字環(huán)節(jié)開始前,通過優(yōu)課平臺推送一些選擇題和連線題來檢測預習的效果,如正確讀音的選擇(重點集中在平舌音、翹舌音和前鼻音、后鼻音的區(qū)分上)以及詞語搭配的練習,電子書包的交互、統(tǒng)計功能,可以幫助教師實時觀測到學生的答題進度和答題內容,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調整教學內容。這樣就避免識字教學平均用力,提高了識字的效率,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定教?!?/p>
2.微課推送,歸類識字
新基礎教育強調以結構性思維為指導,將教學內容按類相對集中,形成類知識結構,引導學生運用類結構思維策略,實現(xiàn)類結構遷移。在這堂課上,我們就利用了電子書包推送資源的功能,幫助學生利用偏旁歸類法來認記“身”字旁的字。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和《語文園地五》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偏旁歸類法這種方法結構,所以學習“身”字旁時,筆者采用了“猜想——看微課——交流”的方式來學習。
師:(出示生字“躺”)今天這個生字中有我們要學的一個新偏旁“身”字旁?!吧怼弊趾汀吧怼弊峙杂惺裁床煌磕銈兿胂搿疤伞钡囊馑?,猜猜“身”字旁跟什么有關呢?
生:應該跟“身體”有關,“躺”就是指身體躺下來了。
師:那他到底講得對不對呢?請大家打開電子書包中的“身”字旁微課,邊看視頻邊跟著做做動作。(微課推送中主要是展示了“身”字變成“身”字旁的演變過程以及“躲藏、射箭、鞠躬”帶拼音的詞語)學生邊看邊做動作,一下就驗證了“身”字旁的字跟身體有關。
接著,讓學生匯報交流說說剛才的猜想對不對,并簡述原因,其他同學補充完善。在這個“用結構”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生生互動,學生把自己的思維活動用語言描述出來,可以讓思維過程更清晰更有序,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同類字的記憶。
3.效果檢測,及時反饋
識字效果檢測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電子書包的功能,對傳統(tǒng)的開火車檢測方法變成“生字大闖關”游戲:把單一的題型變成游戲式作業(yè),學生只需點擊鼠標便可在電子書包上完成,如連線題、翻紙牌、選擇題等;把批改、檢測作業(yè)的任務交由電子書包平臺,學生只要一按“核對”, 便可得知自己的成績;一按重做,便可重新答題。而教師也可通過平臺迅速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評講。學生在這一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興趣,知識缺漏也在人機良好的互動中得以鞏固,提高了識字的效益。
(二)借助電子書包落實言語實踐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該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薄罢Z言運用”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最重要、最基礎的部分,因此,在課堂上我們一定要重視言語實踐。課堂上采用問題領航、任務驅動的方式,學生在電子書包的平臺中,模擬真實的場景表達,實現(xiàn)了開放、互動生成的課堂。
1.創(chuàng)設情境,積累語言
《荷葉圓圓》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詩,語言凝練,充滿童真,具有極高的語言育人價值,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是本課的重點。在《荷葉圓圓》的教學中,我們運用電子書包的多媒體功能將情境圖與課文語言要素進行有機連接,幫助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首先通過呈現(xiàn)荷葉的圖片,問:這是怎樣的荷葉?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表達,這是“圓圓的/大大的/碧綠的/又大又圓的荷葉。”接著過渡:“課文又是怎么說的呢?”自然引出課文第一自然段“荷葉圓圓的,綠綠的”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留意課文中不同的表達形式,讀起來更美,更有情趣。然后電子書包推送圖片(荷花、水珠、蘋果、香蕉、西瓜等),讓學生結合圖片或者自己聯(lián)想到的事物,仿照課文句式進行表達。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在思辨中互動,交流的興趣濃厚。這時老師再點撥,有些同學看到了事物的大小形狀,有些同學看到了事物的顏色,有些同學還留意了事物的味道和氣味,從而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中不但積累了優(yōu)美的語言,還懂得了可以從事物的不同方面去描述事物,發(fā)展了語言智慧,提升了語文能力。
2.導圖呈現(xiàn),關注言語表達形式
《荷葉圓圓》一課的段落結構相同,呈現(xiàn)反復的特點,每個自然段都圍繞兩個問題展開:誰把荷葉當成什么,它和荷葉做了什么。那么怎么讓學生去關注課文的表達形式呢?我們可以在任務驅動的形式下讓學生從內容到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先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完成思維導圖,基于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用電子書包平臺設計了匹配的任務來幫助學生完成思維導圖。
讓學生形成有條理的知識結構,學生全員參與,電子書包平臺實時統(tǒng)計完成情況,并讓學生匯報。接著再將這四個自然段放在同一頁面,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從這四個自然段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同之處,學生經(jīng)過內容的梳理,自然能感受到課文段落結構相似的特點,同時為課后的創(chuàng)編兒歌遷移運用做好了鋪墊。學生們在電子書包平臺下,自主學習、探究,這一過程既互動生成,又交互反饋、開放延伸。學生通過自我體驗獲得內化和感悟,真正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3.借助多媒體,表演朗讀
朗讀能促進學生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發(fā)展,低年級學生,內部語言還沒有很好形成,因此喜歡依靠語音、聲調理解讀物內容。而游戲、表演的方式又符合低年級學生愛玩、好動、善于模仿的特點。因此,在課堂上,筆者借助電子書包的多媒體功能讓學生進行表演朗讀?!逗扇~圓圓》一文是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詩,首先,我們一起配樂欣賞了課文朗讀動畫視頻,鮮活的畫面把孩子帶入到了夏日美麗的荷塘中,接著電子書包推送了課文的插圖(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蝌蚪),學生根據(jù)圖片的提示,在四人小組內,分角色抓住文中重點的動作詞,一邊表演一邊朗讀,有了角色代入感,學生的表演更能激活學生的朗讀細胞,同時也充分感受到荷葉和小伙伴們之間的快樂。小組內合作朗讀完,再請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當評委,老師這時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動詞進行評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了全員參與,生生互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觀察、表達、評價能力。
三、課后延伸拓展
(一)創(chuàng)編兒歌,上傳展評
新基礎教育理念強調,語文教學要注重言語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而《荷葉圓圓》一文就是一個良好的創(chuàng)作范例。課后筆者讓學生觀察生活,在課文的基礎上聯(lián)想夏日中還有哪些事物是你喜歡的(如大樹、小草……)能不能仿照課文來編一編呢?這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變成了言語的主人和實踐者,同時課文范例的引入也降低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難度。因此,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非常高,而電子書包的拍照上傳功能及時有效地幫助教師落實了這一環(huán)節(jié)。
(附一學生作品:
蕉葉彎彎的,綠綠的。
香蕉寶寶說:“蕉葉是我的屋檐?!毕憬秾殞毝阍诹私度~的樹蔭下,甜甜地睡了。
七星瓢蟲說:“蕉葉是我的滑滑梯。”七星瓢蟲爬上蕉葉,“嘩”地一聲滑落到葉尖。)
學生完成后通過電子書包拍照上傳,同時展評優(yōu)秀的作品,節(jié)省了收作業(yè)的時間,也能讓孩子們放飛的想象力得到及時的肯定。
(二)類比閱讀,提升思維
電子書包不僅可以突破教材資源的有限性,還可以突破課堂學習的局限性,這一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料。課后,老師通過電子書包推送了同步的閱讀材料,以一篇帶多篇,通過閱讀跟該課文主題有關,但表現(xiàn)形式和角度不同的作品,加強語感,讓閱讀資源豐富化,思維得到提升。
借助電子書包,語文的教學結構更加開放,教師創(chuàng)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學習環(huán)境,教學過程更注重互動生成,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即時的分享與交流,它能有效幫助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落實新基礎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吳玉如.中小學語文能力培養(yǎng)與實踐[M].福建教育出版社.
[2]李政濤.“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第3輯? 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及其開發(fā)[M].上海教育出版社.
[3]龔建新.基于深度學習的語文閱讀教學: 內涵、特征及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6(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