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儀
[摘 要] 責任擔當,從社會角度來說是承擔份內的角色和職責,從個體角度來說是主動對行為和結果負責。它是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之一,是新時代賦予學校德育工作的內涵。文中將闡述時代社會對“責任擔當”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結合當下小學德育教育對其進行分析,從而有針對性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個人及社會更健康地發(fā)展。
[關鍵詞]責任擔當;小學德育;教育
一、關于培養(yǎng)“責任擔當”意識的迫切性
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它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其內涵是:學生應該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責任擔當”從屬其中一個維度,對社會的發(fā)展和個人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由于社會物質條件的豐富、長輩的寵溺等原因,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缺乏實踐機會和能力,較少有培養(yǎng)“責任意識”的機會,自私冷漠的思想和行為隨之產(chǎn)生。隨著國際化浪潮的推進,處于祖國南端的廣東,中西文化交匯,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因此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學生“責任擔當”意識,刻不容緩。
二、“責任擔當”意識與德育的關系
“責任擔當”意識是良好的道德品質的綜合和內化,它包括對社會的關心及牽掛,對自己分內職責的克制和盡責。反之,“責任擔當”素養(yǎng)能深化同理心、愛心、感恩心,加強優(yōu)良品質的培養(yǎng)。因此具有“責任擔當”素養(yǎng)的人在品德思想的牽引下很難做違法悖德的行為。
德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內化和外化,讓受教育者在參與過程中發(fā)展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的素質的系統(tǒng)活動過程?!柏熑螕敗币庾R的培養(yǎng)落實,某種程度回應了德育教育中的要求。
三、基于德育教育落實“責任擔當”意識的措施分析
責任擔當,本質屬于情感范疇,展現(xiàn)了個體價值觀及道德修養(yǎng)的個人內涵。與與生俱來的感情不一樣,它更需要后天培養(yǎng)。個體體現(xiàn)出來的熱愛祖國、保護環(huán)境、誠實友善、認真學習、與人和平相處等優(yōu)良品質都屬于“擔當責任”。
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作為情感范疇的教育目標,要經(jīng)歷價值觀念的接受、形成,最終才能實現(xiàn)內化,通過行動外在表現(xiàn)出來?;诤诵乃仞B(yǎng)層面培養(yǎng)“責任擔當”意識的這一目標,讓德育工作的開展思路顯得更清晰。
(一)尊重個體,強化角色認知
平等尊重喚醒自我意識。在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中,小學階段,孩子的個體主動意識已經(jīng)發(fā)展到新的階段。但在社會層面,小學生大多沒有被看作有個性的獨立存在,多是當做社會或父母的附屬物,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學生是獨立完整的個體,師生的平等對話、民主平等的班級環(huán)境等都有利于喚起學生的個人意識。還給個體獨立的身份權,才能賦予個體的責任。
基礎德育教育強化角色與擔當?!爸笔切械幕A,落實“責任擔當”的素養(yǎng),小學生的社會角色解讀必不可少。不同的環(huán)境意味著不同的角色職責?!缎W生守則》的學習、入隊宣誓、升旗儀式、班級值日勞動等扎實的德育基礎活動教學,能讓學生從環(huán)境氛圍中獲取自身的角色,從而增強行動力和判斷力。
此外,校本課程可按需補充。我校的教育工作中,關注男女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差異,制定了“陽剛男生”“ 優(yōu)雅女生”的行為規(guī)范,從衣著、行為、興趣等方面作指引。這也助于學生從性別認識自己,為未來將擔任的不同社會角色作準備。
(二)發(fā)揮班級文化的主陣地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用環(huán)境、用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的周圍情境、用豐富集體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卑嗉壱彩且粋€微觀的小社會,可以借班級文化建設,完善“責任擔當”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陣地。
第一,建設積極的班級文化。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是一股無形的“力量”,能對學生的德育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利于培養(yǎng)是非觀、孕育集體主義精神。設定共同的奮斗目標并通過班徽、班號及集體互動激發(fā)集體意識和榮辱觀念。制定并落實合理的班規(guī),在制度約束中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二,落實自主班務管理制度?!拔夜苋巳恕⑷巳斯芪摇钡陌鄤兆灾鞴芾碇贫?,讓每一個個體都體驗管理者和被管理的角色,有利于能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加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其過程包括:定崗定責,熟悉班務工作內容;在崗評價,每周班會通過自評與他評評定工作情況,對落實到位的同學大力表揚;定期推選出“自主管理之星”,以“榜樣示范”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第三,在班級內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從班干部核心成員的培訓會議開始,將“責任”放在評價的首位。同樣,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看重從“責任心”等品質評價同學,而非單純以“能力或學習成績”論斷個人。
(三)德育實踐活動引領提升
“行,是德育的關鍵?!苯Y合學校每周組織的德育主題活動豐富其育人內涵,如 “清明緬懷先烈”“國家安全教育日”“315學雷鋒廣東扶貧濟困日捐款”“獻禮母親節(jié)”。
首先,班主任自身要充分備課,了解主題的意義和學生對課題的困惑。
二是要精心組織策劃。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做好學生與主題的“關系鏈接”,讓學生品味自己所屬的社會角色。同時,學生也可分享身邊相關的素材內容,讓主題更貼近生活和實際。
三是做好校內外鏈接。通過校內外的“實踐活動”延展德育主題和德育活動的范圍。校外實踐活動也是移動的課堂,能提升學生認知。例如,我校在進行緬懷先烈的活動中,讓學生向長輩收集已故先親的故事,品味并傳承祖輩的精神品質;母親節(jié),學校擬定母親節(jié)愛心卡指引,指引學生完成一系列感恩行動。
四是要總結反思。德育實踐后往往容易因時間關系缺少結尾。班主任或科任老師應有意識地結合日記作業(yè)或者口語交流等,及時讓學生沉淀獨特的感受和收獲,將德育實踐加以利用,內化學生的認識,促進其“成長”。
(四)有理有據(jù),多元評價
教學目的應該作為教學評價的依據(jù),即“責任擔當”素質的考核應當以是否確實培養(yǎng)到位作為依據(jù)。同時,評價應該多元化。以我校德育項目為例,可從中參考評價的方式方法。
在貫穿學期的校本德育課程“雛鷹爭章”活動中,我校將“責任擔當”的素質考核具體化,將其分解育、智、體、美、勞等素質。不同板塊則由不同的評價主體把關。智育板塊的“華氣學子”需要學生將學科作業(yè)、作業(yè)登記本交由學校選定的評委教師評定。勞、美育板塊的“銳氣少年”的評定中,除了音樂、美術老師,家長也要從學生有無每天承擔家務方面進行評定。德育板塊的“靈氣少年”中則需三位同學的同伴評價。從學校、家庭、同伴關系打造立體的環(huán)境,以多主體和多元的評價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的素質。
四、結語
于個人成長、社會安穩(wěn)及祖國強盛,個體的“責任擔當”的素養(yǎng)不可缺少。德育教育,要實現(xiàn)“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故“責任擔當”素養(yǎng)的培育,也需要經(jīng)歷從認知內化到行為外化的轉化過程。立足于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結合各自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在立體的環(huán)境下自我發(fā)展,在無聲中孕育“責任擔當”的種子。統(tǒng)籌校內的德育教育,挖掘德育活動的育人內涵,將“責任擔當”貫穿在育人的思路中;突破學校圍墻的局限,將正確的家庭教育、社會之風引入,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觀念,從而更好地成長,為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華躍. 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A]. 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18:1.
[2] 王勇. 抓好有效德育 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J]. 讀天下(綜合), 2018(4):163.
[3] 張麗霞.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J]. 學周刊, 2018(0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