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篤利
摘 要:祖國的富強依意教育(目前主要是學校教育),學校工作的重點是班級工作。而管好班級的訣竅是班主任要熱愛學生,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
1.熱愛學生,研究學生
要管好班級,首先要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能急學生之急,想學生之所想。同時還要深入研究學生,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性格特征和家庭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急時處理,因人施教,對癥下藥。同時,還要全方位地尊重學生,即尊重學生的存在價值和人格尊嚴,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方式,尊重學生的心靈感受。愛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有偏心眼。特別是對待學困生,不能放棄,更不能打擊謾罵,相反應給予更多的關心、鼓勵和幫助。另外,要信任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是一片待開 發(fā)或進一步開墾的土地,班主任應視之為教育的資源和寶貴的財富?!傲_森塔爾效應”就是最好的證明。俗話說,“有拙木匠,沒有拙木頭”。在管理中,要加大正面教育,多鼓勵多表揚。這樣,學生才會信任你,親近你,和你交心,把你當朋友看待,當然也就會支持你的工作。那么,班級工作也就能順利開展?!盁釔凼亲詈玫睦蠋煛!?/p>
2. 制度先行
學生以學為主,而“紀律是學習的保證”。學生要搞好學習,除了自己勤奮努力外,還需要一個優(yōu)雅宜人的環(huán)境,這就需要一些制度來保障,“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因此班級要制定比較全面、嚴明的制度。如果不夠嚴明,制度就形同虛設,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要嚴格要求學生,‘’嚴師出高徒‘’。但嚴是為了愛,嚴要有據(jù),嚴要有度,嚴要有恒。假若制度不夠全面,就難免疏漏,班級工作就容易擱淺、卡殼。是不是制度全面、嚴明就可以了?非也。另外還要看它的可行性如何?比如規(guī)定全班同學都要書寫工整優(yōu)美大方,就像一個人寫出來一樣。如果能做到,當然很好,作業(yè)都認真細致,整齊劃一,但問題是能不能做到?顯然是不可能的,“十個指頭伸出來也不一樣,有長有短,有粗有細”,又怎能對學生的書寫搞“一刀切”呢?何況“曹操諸葛亮脾性不一樣”,不同的學生性格不同,這也就決定了他們的書法也有所區(qū)別。如果要求“整齊劃一”, 是不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像這樣的制度,即使再嚴明,也不能貫徹實施。不但如此,對其它制度的執(zhí)行也產(chǎn)生消極影響。因此,要管好一個班級,還需要制一個全面,嚴明,可行的班級紀律、學習、衛(wèi)生制度,并且要中不斷修改,完善。這樣就使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以防患于未然。否則,由于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學習生活中難免會犯錯。這時班主任再怎樣努力也只能是“亡羊補牢”,“事倍而功半”。
3. 班委會的巨大作用
“鳥無頭不飛,軍無帥不行”。 要管好個班級,還必需組建一個積極向上,強有力的班委會。因為班主任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待在教室,大量的班務工作需要班委會來搞。很難想象,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一個落后的班委會。其成員不愛學習,破壞紀律,打架罵人,和班主任消極對抗,處處制肘。如果這樣,其他同學也會爭相效仿,“上梁不正下梁歪”,邪風很快就會籠罩全班,致使班風不正,再有能力的班主任也無法管好班級,除非重建班委會。另一方面如果班委會軟弱無力,好事不敢支持,壞事不敢斗爭,或者班委會成員在班上沒有威望,德才不足以服人,這也不行,因為沒有人服從班干部,那么班委會也就形虛設了,名存實亡,全班也就成為一盤散沙,班級工作無法搞好。因而,班委會不但要積極向上,而且還要強有力,成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為創(chuàng)建優(yōu)秀班級而不懈奮斗。為方便班委會開展工作,班上還可以實行班干部劃區(qū)管理,分工協(xié)作,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俗話說的好“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當然,要嚴禁班干部打罵學生。
4.以學為主
抓好班級工作是為了學習。因此,班上還要想方設法豐富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熱情。為此班上應不定時地開展一些學法討論,英語會話、經(jīng)驗交流、知識競賽、書法繪畫大賽,k戲劇品表演,猜謎游戲等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一方面可使學生緊張疲勞的大腦得以體息,調(diào)節(jié),以便提高學習效率,“一張一弛是文武這道"。另一方面,可使學生在笑聲中增長見識,獲得知識,可謂“寓教于樂”。這樣做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5.信任學生,營為不管
近年來,安全工作成了學校的頭等大事。這固然不錯,“生命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但由此而行生的“蹲班制度”,鄙人不敢恭維。自然,緊跟班級,能“以防萬一”,但這用于低年級學生尚可,用于高年級學生則未免死板、僵化。其實,這是得過且過,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自習,顧名思義,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學生的自習被占領,不能自由支配時間,何談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這難道是尊重和信任學生嗎?而且,這樣會使學生產(chǎn)生依賴心理,不利于自覺性的養(yǎng)成。譬如,小孩走路時總讓大人扶著,他能學會走路嗎?騎自行車,學游泳,還不一樣?何況,蹲班下所謂的安靜,安全僅在緊跟之時。那么,未跟上時呢?只要到樓下一聽便見分曉。這就如同溫室中的幼苗,不經(jīng)大風大浪,難成棟梁之材。這種辦法還會養(yǎng)成學生“陽奉陰違”、“表里不一”的性格,而不能“老師在和老師不在一個樣”,這樣走上社會是危險的。實踐證明,“管得少是管得最好的",葉圣陶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我想,只要班主任做到以上幾點,“外松而內(nèi)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緊跟幾周,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入格上路。然后放手,但不“放心”,毫無規(guī)律性地去檢查,使學生能自覺守紀,自覺學習。當然,以上各項的落實離不開班主任的督促,指導。因而班主任還需心系班級,及時解決問題,調(diào)整管理方案。
總之,班級工作全在一個“愛”字上。只有愛學生,才能積極地去研究學生,才能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關心愛護學生。只有愛學生,才能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只有愛學生,才會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想方設法管好學生,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