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嬋
【摘要】? 對于教育而言,其終極目標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這不僅包括學生身體上,還涉及學生心理層面。為此,班主任要格外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關注學生日常點滴,積極聆聽學生真實想法,并加強自己與學生的交流,從而全面了解學生情況,以便為其提供針對性比較強的幫助,提高其受教育的幸福度。
【關鍵詞】? 幸福教育 小學班主任 德育工作 反思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25.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193-01
在如今的教育領域,出現(xiàn)了一定新的名詞,即幸福教育。相比較其余的教育方式,該模式的落實,要以學生的內(nèi)心幸福滿足為重點。對于幸福教育的開展,德育工作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為此,班主任要明確自身作用,積極了解學生情況,進而為學生提供恰當、合理的幫助。
一、認真聆聽學生想法,開展針對性教育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一般會呈現(xiàn)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年紀比較小,而且經(jīng)歷的事物比較少,其與成年人的認知觀念是不同的。長此以往,不僅不會起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還會激發(fā)學生逆反心理,達到得不償失的局面。為此,班主任要善于聆聽學生想法,不要一直以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這一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實際情況,進而為其提供恰當?shù)膸椭?,比如,當某一名學生平日學習很努力,但是學習成績總是不太理想,其漸漸越來越不愛上課發(fā)言。為此,教師可以單獨找到學生了解情況。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不要采用說教模式,而是仔細聆聽學生的訴說,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到其學習中缺點,提出針對性意見。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改進意見,同時還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保證了德育工作效果。此外,當學生出現(xiàn)上課頻頻走神情況時,班主任不要采取批評的語氣,而是詢問學生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原因,比如父母吵架,好朋友吵架等原因。在了解背后事情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傾訴心理感受的渠道,發(fā)泄其心理壓力,舒緩悲傷情緒。此外,教師還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此外,通過聆聽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還可以了解事情真相,避免錯誤處理事情。比如,當兩個學生吵架的時候,班主任除了向其余學生了解情況外,還要傾聽這兩名學生的想法,了解事情的真相,從而細致分析問題,探究發(fā)生吵架的原因,并幫助學生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營造比較和諧的班級氛圍。
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在如今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同樣的,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也要注意這一點內(nèi)容,其不僅要認識到自身定位,還要注意學生地位,給予其充足的自由。因為對學生來講,班主任不僅是班級活動的管理者,還是自己進步成長的引領者。對此,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首先,在實際工作中加深自己對學生的了解,認識到不同學生間的差異,并對其進行全面分析。其次,認真分析學生想法,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建立師生交流渠道,即面對不同學生,要使用與之相對應的交流策略,比如對于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在落實德育工作的時候,班主任要認真觀察學生,并考慮叛逆、自卑等心理,對其付出更多的精力,一步一步引導其與自身進行交流,進而保證自己可以知曉學生真正需求,以促使學生持續(xù)穩(wěn)定的進步。然后,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要具有很好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認識到該工作的進行,是一個過程,為此,班主任要遵循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漸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交流關系。最后,對于班級而言,學生、教師都是必不可少的。為此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狀態(tài)的調(diào)整,盡力建立平等的交流狀態(tài),縮短學生與自己的距離,增強其與自身溝通。此外,班主任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依據(jù)其性格特點,采取針對性比較強的對話方式,以促進學生與班主任溝通,進而了解學生真實情況,并為其提供合理的幫助。
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閃光點,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對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班主任起到很大的作用。對此,在實際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思考問題時,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盡力消除彼此間的隔閡感。同時,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閃光點,對其進行夸獎,鼓勵其余學生向其學習。處于這樣的情況,被夸獎的學生在感到開心的同時,還會努力做得更好,而其余的學生也會向該同學學習,努力做得更好,整個班級體都處于積極向上的氛圍。比如,在組織圖畫展覽時,所有學生都渴望自己的圖畫被選中,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被選中,其會很開心,爭取下次做得更好??傊啾容^批評,鼓勵更有利于調(diào)整學生狀態(tài),促使其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比如,對于比較好動的學生,班主任要認識到其運動細胞比較優(yōu)越的特點,當組織運動會時,要鼓勵其參與比賽,提升其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在一點點的引導其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要遵守規(guī)矩,在下課的時候,才可以自由活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小學教育中,除了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提高之外,還要關注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改善,保證學生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tài)。對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調(diào)整以往的工作模式,盡量采用鼓勵的話語,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同時,善于聆聽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拉近彼此距離。此外,要維持平等師生關系,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
[ 參? 考? 文? 獻 ]
[1]蔡然然,蔡英華.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185-185.
[2]馬娟娟.淺談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實踐策略[J].中華少年,2017(2):19-20.
[3]姬大衛(wèi).網(wǎng)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新校園(閱讀),2018(2):175-175.
[4]王亞梅.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