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圣
【摘要】? 面對當前新的教育形式,教師既要教給學生足夠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要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使其能與他人更好地溝通和交流,將自己的真實想法清晰明了地表達出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統(tǒng)編教材中的知識,開展各式各樣的口語交際訓練。
【關鍵詞】? 統(tǒng)編本 小學語文 教材 口語交際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134-01
在統(tǒng)編版的教材中,有很多的口語交際模塊。教師在日常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內容,開展多樣化的口語交際活動,增強口語交際訓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學生能在教師搭建的交流平臺中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在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中,掌握更多的表達技巧,在拓展活動中,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技巧。
一、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
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時,需要搭建出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愉快的表達環(huán)境,使學生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更輕松、更積極主動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這也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中的“我說你做”口語交際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其能聽從教師的指揮,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設計一場有趣的游戲活動,并將主題確定為“一切行動聽指揮”。課前,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展示該次活動的獎勵,比如一些好看的圖片和貼畫,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進一步增強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在上課時,教師要先為學生展示該節(jié)課的課件,講解游戲主題和規(guī)則,從而使學生集中分散的注意力;然后選一個平時較為活躍的學生,與其一起按照要求進行相應的表演,在完成表演后,教師要給予其一定的表揚和獎勵。在示范表演之后,由教師發(fā)布指令,學生做動作,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師開展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中。當學生都能保持高漲的情緒時,教師就需要再次展示“我說你做”的課件,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按照游戲要求進行有效互動。通過這樣的交流方式,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創(chuàng)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需要教師利用課堂營造恰當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不同的主題活動? 。一是正確選取素材。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教師在主題活動的選取和情境的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應考慮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并建議以學生熟悉或易接觸的東西和教材中的相關內容為基本素材。二是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溝通和交流,提升學生表達技巧與能力。三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力,增加學生表達的自信心。
例如,在部編版《動物王國開大會》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該篇課文改編成“動物運動會”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將不同動物的特點充分呈現出來。借助這樣的方式,語文課堂會變成一個十分有趣的交際情境。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尚不具備較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面對一些不夠了解的事物時,無法準確表達。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聲音、圖象等方式,將自己的想法呈現出來。通過角色扮演,學生逐漸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營造生活化的表達氛圍
按照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加入生活化的元素,拉近實際生活與語文知識之間的距離。因此,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生活中的元素,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式各樣的生活化情境,使學生能在這些情境中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例如,在開展“打電話”這一交際活動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了解學生,了解哪些學生會打電話,在怎樣的場景中打過電話,然后結合這些內容,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來開展“打電話”活動,讓打過電話的學生參與到情境中,其他學生要認真聆聽,并進行簡單的點評。之后,教師要為學生總結歸納,借助與打電話相關的插圖,鼓勵學生認真思考如何有禮貌地跟他人打電話。課后,教師就要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演練,以小組為單位給自己的教師、同學打電話。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能了解更多打電話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同時還能增強口語交際訓練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在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去參觀本地的博物館、公園等,使書本上的語文知識變成學生更易感觸、理解的具象。
四、注重交際話題的延伸和拓展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采用模擬情景的方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因而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話題,學生要圍繞著這些話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并在日常生活中能運用自己掌握的表達技巧和方法,與他人建立起更加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統(tǒng)編版的教材中,口語交際話題包括很多分層面的內容,既有交流類話題,也有講述類、討論類的話題。這些話題都與學生的心理特點、實際生活、年齡特點等方面息息相關,但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口語交際發(fā)展的需求,還需要教師適當地進行拓展和延伸,不斷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準確把握時令教育,在國慶節(jié)中,讓學生圍繞著“我的祖國”展開交流和討論;在教師節(jié)中,圍繞著“我喜歡的教師”展開討論和交流;在中秋節(jié)中,圍繞著“團團圓圓一家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借助不同的節(jié)日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使學生能在鍛煉自己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了解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口語交際活動開展的重要性,要善用教材中的內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學生能在語文課堂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構建出良好的人際關系。
[ 參? 考? 文? 獻 ]
[1]孫秀蘭.統(tǒng)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如何優(yōu)化口語交際教學[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7:16.
[2]張常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版,2018(1):55-55.
[3]李東蘭.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