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啦啦操的實際作用,隨后文章介紹了創(chuàng)新思維在啦啦操教學中的有效培養(yǎng)運用,包括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訓練、促進合作學習等措施,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啦啦操;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思維
啦啦操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體魄,同時這也是體育教育中的主要目標,而判斷啦啦操課程教學成果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就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運用,啦啦操課程主要是新時代流行起來的一種鍛煉項目,結合了音樂、舞蹈表演和健身操等各種因素,通過這一課程能夠讓學生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和自我體驗。
一、啦啦操的作用
啦啦操主要是從美國現代體育項目中發(fā)展出來的,兼具瑜伽、體操、健美操等多種運動效用,也是一項兼具娛樂、休閑、舞蹈、音樂等各種功能的運動,同時因為啦啦操自身所帶有的團體性質也受到社會中廣大企業(yè)的喜愛,大部分企業(yè)白領也非常喜歡這項運動,同時啦啦操也十分適合中老年人,隨著相關宣傳的強化,社會中了解啦啦操的人也逐漸增加。將啦啦操課程引入到學校教育當中,能夠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1]。同時在啦啦操課程中,相關教學內容也十分豐富,從而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進行啦啦操團體運動還有助于加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訓練,并形成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啦啦操能夠提高學生藝術感,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而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思維能夠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創(chuàng)新思維在啦啦操教學中的有效培養(yǎng)運用
(一)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將創(chuàng)新思維有效應用于啦啦操課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熟練掌握各種基本動作技術的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學過的動作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并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動作組合,結合啦啦操中的節(jié)奏感和變化順序,給人們呈現出一場深刻的視覺盛宴[2]。為此在學校的啦啦操課程當中,應該以創(chuàng)新思維為核心,促進啦啦操課堂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同時在啦啦操課程當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訓練情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動作,促進學生的有效創(chuàng)新,各個學校中的啦啦操課程,除了負責教授學生各種動作技能之外,還應該適當添加一些鍛煉學生自主設計的內容,例如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在掌握教師教授的各種基本動作基礎上,自主編制啦啦操動作,從而為自己制定合理的訓練內容和訓練負荷。在學生訓練基本動作的時候,還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心理品質訓練等。
(二)進行分層訓練
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讓學生不斷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動腦能力和動手能力,促進學生訓練技能的全面提高。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整體訓練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其爭取一些校園啦啦操比賽,或是啦啦操表演等活動,或者學校也可以讓學生和其他學校中的啦啦操組織團隊進行競賽等。如此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實際水平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從而了解到啦啦操實踐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通過和對方的競賽,學生還可以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與長處,學到對方的各種運動技能和訓練方式。有助于促進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啦啦操的基礎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學重點全部放到學生的基本動作和技術方面,讓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基本要領,同時還應該為學生制定出針對性較強的專項訓練內容和個性化的訓練動作,從而為學生日后自己進行創(chuàng)新編排做好基礎準備。在教師教授完重點技術后,學生還應該進行總結并記錄,從而將學習中的各種難點動作和重點動作全部記錄下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在課下的時間中進行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各項訓練任務,鞏固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的動作知識。
在啦啦操動作熟練過程中,主要是在鞏固動作技術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統一、完整的啦啦操表演。為了讓訓練能夠完美結束,每名啦啦操隊員應該熟練掌握各種基礎動作,從而在表演過程中能夠順暢地展示出來,各個隊員之間還要互相配合,并將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自己的團隊而不斷努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當中,應該保證每天都能擁有不同的訓練內容,啦啦操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讓愉悅身心,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還希望能夠讓觀眾看到一場驚艷的表演。
(三)促進合作學習
對于在啦啦操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模式進行,經過相關調查發(fā)現,合作學習模式在啦啦操課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啦啦操的訓練質量,推動學生實現最終目標。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方面是教師和學生在啦啦操課程中的合作,彼此互相配合,學生能夠主動接受教師的安排,并根據教師指定的訓練任務進行練習,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難點問題。第二種模式就是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提高動作技能,同時還能在學生中間營造出一種積極的競爭氛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除此之外,合作學習模式給學生帶來的變化也是比較大的,例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改變,讓學生充滿自信心,鍛煉其團隊精神,這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體現。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啦啦操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持續(xù)進行自我挖掘和,提高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掌握各種基礎動作后,能夠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編制獨具特色的啦啦操編排。
參考文獻:
[1]于靈燕,許雪丹.啦啦操教學改革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與運用[J].體育風尚,2018 (10):156.
[1]龍輝.高校啦啦操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與運用綜合探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 (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