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彬彬
摘要:近年來,我國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在小學教育階段更加側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以達到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目前來說,原地側向投擲壘球已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并且被納入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比賽項目,但由于學生興趣、身體素質等原因,其原地側向壘球投擲成績水平不一,基于此類情況,筆者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對原地側向投擲壘球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課題分析;寓教于樂;動手能力
小學是學生身心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性階段,對其未來的學習狀況和身體素質具有關鍵性影響,以體育學科來說,應當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培養(yǎng),使其能夠對自身身體素質作出清晰的了解,并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鍛煉提升。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是培養(yǎng)學生投擲技能的有效方法,但實際教學活動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其實際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為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應當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方法。
一、教學目標與課題分析
科學高效的教學目標能夠有效的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對于小學教學來說,由于學生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難易集中等問題,更需要良好的教學目標作為課程指導,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筆者認為教學目標應當歸為三大類,即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認知目標是引導學生對原地側向投擲壘球產生正確的認知和興趣,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加以正確引導,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小組合作或是自主獨立的方式學習原地側向投擲壘球的方法。技能目標則是在學生掌握一定基礎性技巧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展開針對性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設計相應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的技能掌控和身體協(xié)調性。情感目標是對學生內在情感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會團結合作,樹立信心不斷的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二、教學方法
(一)展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開發(fā)學生潛能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小學階段的教學多是以教師為主體,多數(shù)的教學時間是教師在進行教材內容講解,對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造成了一定的阻礙?,F(xiàn)階段來說,應當在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進行基礎講解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進行自學、自練、自評,完成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加以針對性分析指導,目的在于學生情感體驗和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真正的對原地側向投擲壘球產生興趣,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素質。
(二)寓教于樂,學玩結合
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教學應當不拘泥于教材內容,而是在基礎教學要求上不斷的進行拓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筆者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一般會對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使其在原地側向投擲壘球的基礎上開發(fā)出更多的自主練習方法。例如一些學生會根據(jù)自己所喜愛的動畫角色進行扮演,組織進行分組對抗競賽的形式進行練習,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都會高度集中,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我校為例,多位體育教師以學玩結合與單一教學的不同方式展開為期一周的調研,兩個班級進行不同的方式的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教學,最終發(fā)現(xiàn)學玩結合的教學方式成績遠高于單一教學班級成績,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學生興趣與學習成績之間的線性關系。
(三)自制器材,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客觀來說,由于我國目前存在一定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問題,導致部分小學的基礎教學設施尚未建設完善。對于一些體育器材相對匱乏的小學來說,應當對潛在資源展開高效利用,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更能夠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筆者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也會引導學生進行手工器材的制作,學生可以通過舊報紙或是其他廢舊紙張進行投擲棒的制作,在教學內容發(fā)生變化后,學生能夠將既有投擲棒改變?yōu)橥稊S球,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對自己參與制作的器材認可度較高,學生也會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際教學質量遠高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
三、教學思路分析
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教學的核心教學思路在于創(chuàng)新、學習、練習,即是在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學習,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在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語言將學生帶入教學內容,在正式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始前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熱身活動,使其能夠得到身心放松,更好的參與到后續(xù)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原地側向投擲壘球具有一定的技術性,筆者通常會以打口袋的方式作為初期練習,使學生學會揮臂和打擊動作,逐漸的引導學生向正確技術動作發(fā)展,在學生掌握基礎技巧后進行分組練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指導動作,最終完成技術要點的掌握。在教學活動中,除卻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技能教學外,教師還應當將安全教育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
四、結語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影響較大,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不斷的加強教育,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能夠以高昂的熱情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加強對教學節(jié)奏的合理掌控,在熱身環(huán)節(jié)可以進行上節(jié)知識鞏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既增強了學生熱情,也有效的提升了教學效果,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沈波.基于問題 優(yōu)化策略 改進單元——小學二年級原地側向投擲的問題分析與單元優(yōu)化[J].新課程(中),2017 (3).
[2]陳忠,李純.小學二年級原地側向投擲單元教學設計分析與思考——以浙教版《體育(與健康)》必學內容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2 (9):50-51.
[3]彭春平.班級授課制以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演變研究[D].聊城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