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意
摘 要:當前,對于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已越來越受到關注,單元整組教學對于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筆者所教學小學語文學科為例進行探討,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自身從事多年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實際出發(fā),探索如何通過優(yōu)化單元整組教學,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語文教學
單元整組教學是教師從整體的教學觀念出發(fā),對一組主題、題材、體裁以及語言表達上存在連接點的教學資源的整合,是打造省時高效課堂的一種有益嘗試。在此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從宏觀上把握知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還有利于教師進一步開發(fā)課程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單元內容學習的前奏曲,即單元“導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以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導趣,以單元導語導學,以文本、插圖導讀,以實踐來引導學生具體的學習,從而使學生整體上感知所學,明確學習目標。
(一)充分發(fā)揮單元導語的作用
1.巧用單元導語,指導學生朗讀
在單元導讀這一板塊,教師要充分挖掘單元導語這一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其向導的作用。每個單元的導語都用流暢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比喻來呈現(xiàn)所學,是學生們加深認知的有利資源。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些材料指導學生練習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例如小學五年級語文第二組單元導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句以詩句形式展示的單元導語,表達了遠離故土的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教師可通過閱讀引導,讓學生體會在游子懷念和贊美故鄉(xiāng)的深情,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利用單元導語積累好詞佳句
語文學習需要素材的積累,特別是好的詞句的積累,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在單元導語中,好詞佳句比比皆是,完全可以作為學生積累的素材。如這組單元導語中寫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面對這樣優(yōu)美的語句,我先讓學生自己去品讀和體會,在品讀之后讓學生來說說其優(yōu)美所在,加深學生的正確感悟。教師要充分地重視導語中現(xiàn)成的語言資源,并引導學生加以分析、總結,從而成為學生自己的資源儲備。
(二)引導學生參與生活實踐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晝夜不息。”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現(xiàn)實能力,引導學生去接觸生活,去實踐和嘗試,這樣學生才能夠增加生活積累。再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學生自然能夠了解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此過程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進行“大自然的美”這一專題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獲得美的感受。畫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唱一唱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歌、誦一誦贊美大自然的詩、畫一畫自己眼中的自然之美,這樣不僅能夠深化學生認知,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形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語文學科的魅力。
學生通過單元導語整體感知單元內容,對單元主題和學習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和準備,這樣在進入具體內容的學習時,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地把握課文所要表達的主題,目的性會更加明確,也更容易主動參與進來,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二、局部感悟
單元整體是由一個個局部構成的,局部能夠呈現(xiàn)整體,是學生具體了解整體的主要途徑,所以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還要注意局部感悟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整體的認識。
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地給學生做“減法”,能夠抽絲剝繭讓學生了解核心和本質,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要想達到這樣的程度,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認真研讀教材,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優(yōu)化和整合單元知識,把握其精髓,給學生們呈現(xiàn)簡單、易懂但非常有實效的學習內容。
教師必須精心備課,把教材和課標吃透,切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掌控課堂的同時要將知識藝術性地呈現(xiàn)給學生,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能夠逐漸學會尋找同類問題的共性和規(guī)律,或者引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理解做出單元思維導圖,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知識體系,在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和延伸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學生在整合中比較,比較中深思,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悟”的過程。
部分感悟只需選取典型的幾點,感到心里,悟到深處即可。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會逐漸增強自主研讀、自主建構的能力,并將激發(fā)強大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深度影響。
三、整體回顧
整體回顧是學完本單元后進行的整體回顧與交流。主要是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總結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以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并且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鍛煉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一)積累資料,豐富語言
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讀讀背背這個欄目,系統(tǒng)編排了古詩、古詩中的名句、名言警句、成語、諺語等,學生可以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進行搜集和整理,不僅能更好地理解課文,還為寫作積累了素材。
(二)加強口語交際,提升寫作水平
口語交際與習作的訓練應該貫穿于整個單元教學之中,通過我們對單元的整合把學習中的抽象知識和學生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順勢進行口語表達的練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充分引導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感受生活、體驗和回味生活,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學習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這樣學生們在寫作時才能夠逐漸擺脫畏難心理,感覺有話可說,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三)搭建平臺,展示學習成果
綜合性學習單元是為學生搭建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通過引導學生設計和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聽、說、讀、寫等能力與積累的各科知識,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嘗試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
四、結論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進行的單元整合,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和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需求的,只要我們以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充分挖掘單元整體資源,就能夠深化學生的學習認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朱英,超越單篇的小學語文整合性教學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2018-02-01
[2]何靜君,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廣州大學,2017-06-01
[3]王琳,小學語文單元整體的教學的實施研究[J].赤子(上中旬)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