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平
【摘 ?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學生在這個階段中掌握的能力和素養(yǎng)會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多學科的教學體系設計才能真正滿足學生與社會相適應的需求,幫助學生以更加綜合的能力,更加豐富的情感,更加健全的人格來融入社會。
【關鍵詞】高中美術 ?教學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91
我們在高中常常能夠聽到這樣一句話:“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其實是應試化體系下產(chǎn)生的畸形教育觀點,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無法否認美術課程和教學正在逐漸走向邊緣化和形式化。無論是學生本人,還是高中教師在認識美術教學活動時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審美情感、價值態(tài)度的作用被嚴重的忽視了。但作為高中美術教師我們必須積極地從更深層次探究美術教學所面臨的困難,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一)學生美術學習的觀念淡薄
對于設置美術學科的價值,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正確認識和理解。在很多高中學生的觀點中,高中只要學好高考主要科目,掌握應對高考升學有幫助的技巧和知識點就可以了,像美術這樣對成績無關緊要的學科只要體驗過就可以了。對他們來說,學習美術只是繁重主課學習之外的調(diào)劑品,學好了美術可能是錦上添花,但是學不好或者不學也只是無傷大雅的一件小事。像“學好美術只是美術藝術生的任務,一般考生不需要投入過多精力”之類的觀點更是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同。同時,這一觀念還影響了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表現(xiàn),我們常常能夠看到美術教學的課堂幾乎成為了學生學習主課的第二課堂,學生在美術課上不聽講,不進行美術實踐,而是背英語單詞,做數(shù)學卷子的情況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學生頭腦中對美術學習的輕視,對美術學科的錯誤認知直接造成了美術教學過程的阻礙和基本教學目標的喪失。
(二)美術教學資源匱乏,教學的形式單一
美術包括了多種藝術形式,區(qū)別于大多數(shù)人理解中的美術就等于畫畫的這個錯誤概念,真正的美術還包括雕塑、剪紙、手工制作、泥塑等。這是美術教學保持新鮮感和豐富性的主要條件,但也是導致資源不足造成的教學問題被放大,教學形式趨于單調(diào)的重要原因。學生在教材中接觸到了不同類型的美術形式,產(chǎn)生了想要創(chuàng)作,想要深入研究的欲望,但是由于客觀條件的不足和教師對現(xiàn)有條件的開發(fā)力度不夠,學生的欲望和想法只能被遏制。不僅如此,美術資源的缺乏還造成了教師教學態(tài)度上的消極和懈怠,教師隨意教學,放養(yǎng)教學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陀^條件的不足,再加上教師安于現(xiàn)狀不尋求突破等原因,使得高中美術教學長期得不到發(fā)展。
(三)學生對美術學習產(chǎn)生的情感沒有合理升華
一方面,在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某一科目常常抱著的是一種任務化的心情和態(tài)度,他們的學習目的主要集中在完成作業(yè),取得高分上,而很少去思考要通過學習收獲怎樣的品質(zhì),形成怎樣的情感價值。這種功利化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導致了美術教學流于淺表。另一方面,高中美術教師也常常會抱著“是什么就教什么”的教學態(tài)度,而不積極引導學生從實際存在的事物,切實的實踐行動中提煉和歸納審美情趣和志趣品質(zhì)。長此以往,學生的美術學習將始終停留在淺表層面上,難以真正在美術中收獲價值成果,也難以形成美術精神指導型的行為實踐。
二、解決高中美術教學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起積極向上的美術學科形象
一方面,對于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懈怠和消極行為,教師要規(guī)范課堂秩序,約束學生在課堂上的無關行為,例如暗示學生將美術之外的資料收起來,布置充實的美術鑒賞和創(chuàng)作任務,時刻提升學生專注教材或者黑板,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集中在美術學習這一件事情上。另一方面,學生美術學習意識的淡薄還與教師個人存在的問題密切相關。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先從自己的教學做起,以積極飽滿的態(tài)度情感進行教學設計、組織和實踐,營造熱烈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還要通過突出強調(diào)美術學科的價值和意義這種方式,例如幫助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增強想象力,在鑒賞中提高審美水平,在作業(yè)完成中獲得成就感等,向?qū)W生展示多變有趣,內(nèi)涵深刻的美術形象。
(二)擴展教學資源,探索和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客觀條件的不允許并不是教師將教學活動限制在有限空間,將教學過程限制在單一局面的借口。作為教師,如果我們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客觀教學條件的不足,那我們就應當根據(jù)已有的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機會和條件,將教學中的劣勢轉(zhuǎn)化為優(yōu)勢,從而實現(xiàn)巨大的教學突破。例如,在雕塑作品鑒賞的環(huán)節(jié)中,如學校沒有足夠的實體模型可以拿來給學生觀看鑒賞,這種時候就可以借助電腦,從網(wǎng)絡上收集可用的素材,在講解過程中配合展示,形成學生理論和形象上的雙重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實地寫生等實踐活動來充實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借助自己創(chuàng)作或者收集學生作品的方式豐富教學資源,借助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來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等,最終做到對客觀不足條件進行改造,為學生打造更加豐富實用的教學形式。
(三)升華學生對美術的情感,適應學生學習生活
學生將從學科學習中吸收到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點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一來可以形成對學科知識的靈活運用體系,二來可以為個人生活和行動實踐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指導與幫助。同時,生活化的運用還能夠反過來作用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積累和價值情感的豐富,激勵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同樣要重視對學科基本內(nèi)涵的概括,對美術實踐情感的豐富,對藝術領悟價值的挖掘。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在行動實踐中加入自己的判斷和審美,從而將學生真正培養(yǎng)為情感豐富、人格健全、素養(yǎng)綜合的優(yōu)秀人才。
總而言之,美術學科是一門包含了濃厚情感的學科,無論是課程組織者還是教材編寫者都在積極地向?qū)W生傳達藝術的價值和魅力。所以作為高中美術教師也要主動響應這一呼聲,將美術教學情感化,生活化和趣味化,以保護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審美、實踐素養(yǎng)為目標,將教學中的問題一一找出來,并形成策略化的應對手段。我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不懈努力和合作下,高中美術教學一定能夠發(fā)展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蘇艷敏.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5(6).
[2]葉煉.淺析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7(11):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