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贏月
學習科學的能力無法像知識那樣直接“教”給學生,教師需要組織一個個具有結(jié)構(gòu)性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感受、體驗并內(nèi)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需求,仔細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他們了解科學常識和科學現(xiàn)象,發(fā)展科學素養(yǎng)?,F(xiàn)以二年級《各種各樣的天氣》一課為例,分析如何利用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能力。
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
愛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故事可以融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引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上課,學生會興趣盎然。《各種各樣的天氣》一課的“聚焦”部分,讓學生將思維聚焦到天氣以及天氣的變化,運用寒號鳥沒有根據(jù)天氣變化做準備而受苦的寓言故事引出課題,符合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故事中小螞蟻和小松鼠為天氣變化所做的準備也為后面“拓展”環(huán)節(jié)打下了基礎。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它叫寒號鳥,我們一起聽一聽它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課件出示寒號鳥圖片,教師結(jié)合圖片進行描述。)
師:聽了寒號鳥的故事,同學們覺得寒號鳥為什么會被凍僵?
生:貪玩,不相信伙伴的話,不關(guān)注天氣,沒有做好防范。
師:故事告訴我們,寒號鳥沒有注意到天氣的變化,沒有像小伙伴一樣提前做好防范,結(jié)果被凍僵。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呢?每天的天氣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天,中午和晚上的天氣也有可能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各種各樣的天氣》。
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興趣很高,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語言常常不嚴謹、不規(guī)范、不全面、答非所問,表達的意思往往零亂。在“探索”部分,教材給出了4幅圖片來區(qū)分天氣,筆者運用提示語,引導學生對“天氣”嘗試著進行清晰、有條理的描述。學生回答時,教師加以指導,并在黑板展示提示語,讓學生記憶深刻,又不顯得太過生硬或突兀。低年級學生思維比較發(fā)散,思路不清晰,提示語可以讓他們按照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描述,久而久之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對天氣符號的認識也為“拓展”環(huán)節(jié)埋下了伏筆。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四幅圖片分別是什么天氣?你是怎樣判斷的?
生:晴天、陰天、雨天、雪天。
(教師板書“晴、陰、雨、雪”。如圖1。)
師:為什么第一幅圖是晴天?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晴天?
生:晴天時天上有太陽,很溫暖,空氣很好。
(隨著學生回答,教師出示提示語:“我認為這幅圖是? ? 天。因為? ? ? ?。? ? ?天的特點是? ? ? ?!币龑W生用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
師:(PPT出示天氣符號)第二幅陰天是怎么判斷的?
生:陰天時天上有很多黑色的云,看不到太陽,感覺要下雨了,比較冷。陰天的時候云把太陽完全遮住了,所以天氣較涼。
關(guān)注表達與交流
學生探究之后,應當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或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用語言進行表述,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用準確的詞匯進行形象而生動的表達與交流。
師:同學們語言描述清晰、準確,看來你們觀察得非常認真、仔細,那么同學們能用什么詞語來描述這些天氣呢?
生:晴空萬里,大雪紛飛……
師:看來同學們的詞匯積累也很豐富,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些詞語,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任務1,將這些四字詞語填到相應的天氣中(如圖2)。
(學生分組活動。每人一份“我會選”,將詞語粘到相應的位置。然后匯報,如形容晴天的詞語是:萬里無云、陽光明媚、烈日炎炎……)
由于低年級學生寫字速度和動手能力還較弱,所以在任務單上的詞語被事先剪開,學生只需要撕下即可,既節(jié)省課堂時間,又不失趣味性。這也是將學生對天氣的認識由圖片過渡到文字的一個遞進的學習過程,為后面分析天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提供了一定的依據(jù)。這個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人手一份,由于每個學生的思維和方法都不同,有的學生先撕下詞語再粘貼,有的學生撕下一個貼一個,這是學生思維的差異性導致的。在低年級教學中,要關(guān)注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讓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答案,鍛煉思考和動手操作能力。
課程標準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jié)果做多種假設和預測。低年級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躍,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點,引導他們多角度、辯證地思考問題。本節(jié)課“研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一說天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比如晴天會影響降水、光照、風等,進而會影響農(nóng)業(yè)灌溉、風力發(fā)電、太陽能發(fā)電等,還可以引導學生從有利和不利的方面去思考。在小組討論時,引導學生對常見天氣對動植物和人類的影響進行討論,指導他們在合作中學會交流、傾聽。
師:這些天氣里,你喜歡什么天氣?
生:晴天,因為可以出去玩。不喜歡陰天、雨天,因為出行不方便。
師:晴天的確方便出行,這是晴天帶給我們的好處,晴天還有什么好處呢?(課件出示太陽能、風力發(fā)電圖片。)
生:晴天可以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fā)電。
師:晴天對我們只有好處嗎?
(課件出示農(nóng)作物干枯圖片,教師講解。)
師:看來天氣對我們生活影響很大,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除了對人類的影響,還對什么有影響?
生:動物、植物。
師:下面請同學們和小組內(nèi)同學交流一下,這些常見天氣到底對人類、動物、植物有哪些影響?
(PPT出示討論提綱:? ?天對? ? (人類/動物/植物)的? ?(有利/不利)的影響是? ? ? 。然后指導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有效拓展延伸
科學課教學應當注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調(diào)動它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的思維,使課堂情境趨于生活化。
在本課最后,筆者讓學生根據(jù)天氣符號在白板上為自己準備“衣服和物品”,并說出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進一步認識天氣的“兩面性”。
師: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天氣對我們有許多影響,也知道通過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F(xiàn)在有一位小同學遇到困難了,他不知道怎樣根據(jù)天氣來準備相應的衣服和物品,需要同學們的幫助,你們愿意嗎?
(教師介紹任務并出示討論提綱:根據(jù)白板上的天氣,給小人準備衣服和物品,并討論這種天氣想去做什么,不想去做什么。然后讓學生分組活動、匯報交流。如圖3。)
這里還為學生提供了空白紙條,以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磁力小白板也可以重復利用?,F(xiàn)在的學生生活起居往往由父母操辦,他們很少有關(guān)注天氣的意識,這里意在培養(yǎng)學生能根據(jù)天氣提前做好準備的意識,養(yǎng)成關(guān)心天氣的好習慣。
吉林省長春市南關(guān)區(qū)興盛小學(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