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紅梅
【摘 ?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古詩詞的教學,引導(dǎo)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故事的熱情、學習詩人的遣詞造句,同時要引導(dǎo)學生剖析其語言,品味古詩詞,探索其真諦,汲取其營養(yǎng),使學生在精神上充實和提升。
【關(guān)鍵詞】探索 ?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57
通過古詩詞的學習,學生能夠?qū)W會文字鑒賞,提高智能,在日后的學習及生活中都大有裨益。鑒于古詩文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以下幾種看法,和各位教師為古詩文教育工作共勉。
一、提高小學生的古詩文鑒賞能力,深化學生對詩文的理解
目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大部分學生雖然能對古詩文背的滾光爛熟,但卻不能真正理解其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更談不上有自己的見解,過一段時間會忘記,所以說這樣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差,更像是在浪費時間。讓學生們深入了解古詩文不僅可以加深記憶,還能讓學生學會欣賞和評析古詩文,陶冶情操。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不能靠教師一味地灌輸,要在課堂內(nèi)外幫助學生規(guī)劃學習的計劃,課下多查閱資料,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表達自己對這篇古詩文的理解,在這積極自主的探討過程中,小學生們就形成了各自的古詩文理解模式,而且還能及時的獲取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意見和啟發(fā),最終不再是單純的背誦朗讀,而是帶有情感的去欣賞和感受古詩文魅力。
二、小學古詩文可以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小學生語文古詩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交流主動性,從識字方面的淺顯學習再到古詩閱讀分析能力的轉(zhuǎn)化,古詩閱讀的時效性要得到體現(xiàn),也是實現(xiàn)學生自主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首要條件。例如,對于以下問題:低年級出現(xiàn)學習跟不上,理解能力欠佳;較高年級學生不能抓住詩詞重點和詩詞傳遞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課程結(jié)束沒有相應(yīng)的讀書心得或者是古詩學習無重點等等,這些方面都需要從課堂上的交流來獲得。但是,他們往往都是被動地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授課教師可以給出這樣一個課后作業(yè),如收集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的古詩詞。將學生通過對大腦涌現(xiàn)出來的看到過的大量詩詞進行總結(jié),并進行合理的分析,逐漸的認識到詩中關(guān)鍵詞的作用。
三、上課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地將學生引入到詩詞之中
一個有效地教學方案少不了課堂導(dǎo)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學習古詩文之前就向?qū)W生布置相關(guān)的任務(wù),提前對詩文做個大致的了解,例如讓學生查閱相關(guān)的文獻,了解詩文的作者以及所處的時代局勢和背景。一旦學生對這篇古詩文有了基本的了解,就能很好的過渡到課堂上來。此時,教師要運用巧妙而有趣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進入學習,漸入佳境。課后要預(yù)留懸念、提出疑惑,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優(yōu)秀的承前啟后方式莫過于此了,既能讓學生自主進入學習狀態(tài),又能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整合所學古詩文資源,延伸相關(guān)的詩文知識
我國的古詩文博大精深,單靠課本是無法展示全面的,閱讀更多的古詩文書籍才能領(lǐng)略其精華,一睹其風采。課本上我們所能夠?qū)W到的知識是有限的,無論是古詩文還是其他知識的學習,拓展課外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學習知識是件永無止境的事情。小學古詩文要注重拓展性學習。文化是相互交織的。一篇詩詞,很短,百十個字,但它背后蘊藏的學問卻很大。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犯的一個錯誤是:書上有什么就講什么,沒有的一概不講。小學是每個人的人生中相當重要的學習階段,那么小學教師任務(wù)重大,要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和引領(lǐng)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儲備庫,而不應(yīng)該讓學生將思維局限在書本的框架中。小學教育是培養(yǎng)社會中所需要的各種各樣人才的基礎(chǔ),人才培養(yǎng)的多樣性也決定了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昂i煈{魚躍,天高任鳥飛”,知識的海洋和天空是無窮盡的。
五、把握學習古詩文的技巧,抓住關(guān)鍵點,突破式學習
僅僅是以上的教育教學方式還是不夠的,學習古詩文要抓住它的點,講究技巧,也不能單憑自己的感覺和情緒體會。詩文都有其各自的詩眼,鎖定住字眼,那么學習該篇詩詞就得心應(yīng)手了。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在預(yù)習的過程中找出字眼,給同學們提示,可能是個詞、字或句。抓住了詩詞的主題,也就基本理解了詩詞的含義和精髓。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要講究技巧的,死板硬套或空想或繞彎路都是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學得多了,技巧自然而然就有了,那么繼續(xù)下一個知識的學習就輕松些。
六、開展各種形式的拓展練習,增加學生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
1.以詩帶詩。如學習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詩,再把張志和的《漁歌子》與之比較閱讀。兩首同樣是寫漁者的詩,可通過讓學生找找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了解兩位文人的不同心境,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2.以詩作文。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的時候,為了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的意境,往往會讓學生用畫筆畫下詩歌的畫面。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與其說把情境畫下來,不如讓學生用文字把所想到的畫面寫下來。如在學習《小兒垂釣》后,可讓學生通過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利用想象把小兒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加深了對古詩和詩人情感的理解,文本也因此靈動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總之,古詩詞一直是我國文化寶庫中最珍貴的瑰寶。隨著人們對古典文學研究的日漸深入,古詩詞對于現(xiàn)代人們學習和生活的意義也日漸凸顯。新課標也對小學生古詩詞的學習提出了要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愛上古詩詞的學習,豐富他們的文化積累。
參考文獻
[1]陳海軍.談?wù)勅绾伍喿x與鑒賞古詩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之我見[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9):15-16.
[2]包祖琴.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策略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7):37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