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戰(zhàn)友
摘要:目的 觀察鎖骨骨折鋼板內固定的臨床治療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鎖骨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人數(shù)均為60人。對照組采用克氏針張力帶固定的方式,觀察組采用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書中出血時間等情況。 結果 觀察組治療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對鎖骨骨折患者采用鋼板內固定治療可以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骨折愈合時間,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鋼板內固定;鎖骨骨折;療效判定
【中圖分類號】68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2-027-02
0.引言
鎖骨位于皮下,受車禍、意外跌傷、高處墜落等外部作用力極易發(fā)生骨折[1],青壯年以及兒童是鎖骨骨折的易發(fā)人群。發(fā)生骨折后,患者會出現(xiàn)皮下淤血、局部畸形等癥狀。目前,手術治療是鎖骨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臨床上也會應用保守治療的方式[2]。為了研究鎖骨骨折鋼板內固定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鎖骨骨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鎖骨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人數(shù)均為60人。觀察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最小年齡為32歲,最大年齡為64歲,平均年齡為(56.24±2.10)歲,右側鎖骨骨折38例,左側鎖骨骨折20例,雙側鎖骨骨折2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最小年齡為30歲,最大年齡為65歲,平均年齡為(55.98±2.05)歲,右側鎖骨骨折36例,左側鎖骨骨折23例,雙側鎖骨骨折1例。120例患者鎖骨骨折的原因:意外摔傷36例,高處墜落傷12例,重物砸傷11例,車禍傷1例。所有患者在我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后并未發(fā)現(xiàn)嚴重血液疾病、心臟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骨折位置等方面均無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克氏針張力帶固定的方式,沿患者肩縫切開皮膚,切口長度約為7厘米左右[3],對患者鎖骨骨折處進行復位。將2厘米克氏針、鋼絲等進行固定,并將克氏針針尾埋于深筋膜下。觀察組采用鋼板內固定方式,對患者采用全麻,患者取仰位,將患者鎖骨骨折處墊高,并圍繞患處從鎖骨上方橫型切口進入[4]。待到患處暴露后,對患者骨折線與關節(jié)面距離進行測量。之后,復位患者患處周圍的碎塊。清理完畢后以患者骨折線與關節(jié)面距離為依據(jù),植入T型/L型鋼板,并選擇合適的螺釘進行固定。通過X線檢查確認骨折復位、固定情況后,對患者的切口進行清洗并縫合。在鋼板內固定過程中,醫(yī)師可以調整鋼板的形狀,使其更貼合患者鎖骨;在對鎖骨骨折遠端固定時,螺釘使用數(shù)量應不低于3枚[5]。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術中,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觀察患者克氏針移動情況以及骨折愈合情況。
患者術后疼痛感消失、骨折愈合情況良好、肩關節(jié)活動不受限視為優(yōu)秀;患者術后疼痛感減輕,骨折恢復情況較好、肩關節(jié)活動情況改善視為良好;患者術后仍感覺劇烈疼痛,骨折愈合情況較差、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視為差。優(yōu)良率=(優(yōu)秀人數(shù)+良好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與處理120例鎖骨骨折患者的資料,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若P<0.05,表示兩組結果差距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對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情況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64.62±4.31)min,術中出血量(89.54±5.26)mL,骨折愈合時間(18.92±1.32)周,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對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如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肩周炎、克氏針移位的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對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如表3所示,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98.33%,對照組優(yōu)良率為73.33%,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鎖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青壯年與兒童是易發(fā)人群。皮下淤血、局部畸形是鎖骨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一旦發(fā)生鎖骨骨折,患者肩膀活動受限,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比于傳統(tǒng)的克氏針治療,鋼板內固定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好,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相關資料指出[6-7],采用傳統(tǒng)保守治療方式可能會損傷患者韌帶,引發(fā)骨折移位,嚴重影響了患者骨折愈合情況;并且會使患者肩鎖關節(jié)長期活動受限,甚至會導致關節(jié)僵硬。而鋼板內固定治療的固定效果要優(yōu)于克氏針,并且在手術過程中醫(yī)師可以根據(jù)患者情況調整鋼板形狀,使其更貼合患者的鎖骨曲線。
本文選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鎖骨骨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64.62±4.31)min,術中出血量(89.54±5.26)mL,骨折愈合時間(18.92±1.32)周,出現(xiàn)肩周炎、克氏針移位的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98.33%,對照組優(yōu)良率為73.33%。由此可見,對鎖骨骨折患者采用鋼板內固定治療可以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骨折愈合時間,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許麗芳,李珮,陳妙珠,黃敏,陳鳳華,潘彩金.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 13 (8) :45-46.
[2]李斌衛(wèi).重建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鎖骨骨折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 3 (13) :2484-2485.
[3]陳日國.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6 , 27 (1) :4-6.
[4]孫宏撟,馬曉東,韓松.AO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8 (3) :59-59.
[5]戴穎,王強,楊海波,杜梁,關冕.克氏針內固定術與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鎖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7 , 17 (9) :1726-1728.
[6]陳浩波.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7 , 21 (29) :4012-4014.
[7]付建軍,祝儒華,陳園園.鎖骨骨折應用記憶合金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意義探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 8 (9)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