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俊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老師都要力爭達到的最終目標。有效教學強調的是高中化學的學習要建立在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基礎上,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最終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人文素養(yǎng)等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就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性談談我的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化學教學;有效性教學
有效性教學缺乏是當前我國高中化學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的記憶,板書實驗現(xiàn)象,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重視不足,結果招致學生學習化學的有效性不高。新課改要求高中化學教師盡量采用新的教學策略,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性談談我的幾點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要求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已達到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化學的興趣。陳舊的化學教學中,老師多采用單一的死記硬背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中缺乏過渡環(huán)節(jié),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灌輸?shù)乃须y以理解和抽象的化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幫助老師順利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然而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并不利。學生理解和接受難度大。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老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堿金屬”的學習中“Na2O2與水或二氧化碳的反應”實驗中,學生被要求考慮Na2O2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可能現(xiàn)象,思考,探索,最后讓學生自己做實驗,與單一的演示相比,效果更好。這樣創(chuàng)設的情境即簡單,能夠激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
二、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提升化學教學效率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教育相結合的產(chǎn)物,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抽象的化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高中化學教學離不了實驗教學的幫助,但是很多的教學實驗要有大量的實驗器材和藥品支持,而且有些實驗對實驗室的硬件建設和環(huán)境要求比較高,僅僅依靠現(xiàn)有的實驗環(huán)境和實驗器材并不能順利完成?,F(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能夠帶給學生豐富和生動的視覺及聽覺效果,還能夠為學生展示生動的實驗現(xiàn)象,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化學效率。如,對于NaCl和HCl中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過程、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對空氣的污染、光化學煙霧的形成過程等內容,都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形象的展示,另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錯誤的實驗操作,讓學生意識到錯誤實驗操作造成的嚴重后果。這樣不但能夠避免為學生展現(xiàn)直觀的實驗效果,而且也能夠保證實驗的精準性和安全性。所以,只要教師能夠熟練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必然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分組討論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
分組討論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提倡的常用教學方法,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分組討論教學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能夠增強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大幅度地促進教學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提高。
分組討論學習首先要求教師能夠熟悉學生并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紤]到高中化學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共同興趣對他們進行分組。每組四—五人不易過多。在分組討論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例如,對于“廣泛使用的金屬材料”,你可以帶學生到當?shù)氐匿搹S進行參觀,了解普通合金的利用、合金材料的組成和金屬材料的類型。這種實踐是不同于傳統(tǒng)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生們展現(xiàn)出良好的興趣,充滿熱情的活動。這種活動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對金屬材料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在長期、重復的交流和討論中,學生對相應的化學知識體系會產(chǎn)生比較完整的認識,該過程實際上是教學中的一部分,學生此時對所學新內容已經(jīng)有了比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加上老師的指導和分組討論交流,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習效果也明顯得到了提高。
總之,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必需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教師必須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勺子喂養(yǎng)教學模式,注重能力和過程,營造合作、自主、探究的環(huán)境。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開始做,動眼,動筆記,思考,動促進學習,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優(yōu)化化學教學質量。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609論文
參考文獻
[1]朱玉軍,劉東方。概念轉變教學的基本理論依據(jù)和有效策略———以高中化學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3,06:98-102。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3]新課程(實驗)學科實施意見》;2006年6月第1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