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文
摘? 要: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我國的獨生子女家庭也越來越多,獨生子女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過度寵愛和沒有受到挫折等原因,存在著對于社會生活適應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嚴重等問題,使得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發(fā)展問題成為了社會討論的重點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從獨生子女家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開始進行分析,隨后對獨生子女家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進行探討,以此來供相關(guān)人士參考。
關(guān)鍵詞:獨生子女家庭;常見心理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 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020-01
自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獨生子女成為學校學生的主體,獨生子女已經(jīng)成為社會的一個特殊且龐大的群體,獨生子女良好的心理,對于全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如何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則是全社會都應該共同關(guān)注的問題。
1.獨生子女家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1)以自我中心問題的嚴重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由于沒有兄弟姐妹的原因,在家庭成長中沒有學會分享,在遇到問題時也難以得到同齡人的傾聽和建議,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同時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是處于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地位,長輩的過度寵愛和有求必應,極其容易讓他們成為一個自我中心嚴重,不懂尊重理解他人的人,又存在著想與人交流卻不愿意表露心聲和性格孤僻,我行我素等問題,對于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2)對父母依賴嚴重,適應社會能力不足
獨生子在家庭中處于核心位置,在成長的過程中處處享受著父母的精心呵護,有很多需要自己親自動手的事情上都由父母代替去完成,養(yǎng)成了懦弱、懶惰和依賴性強等的不好品質(zhì),在日常上生活中一遇到問題就尋求父母的幫助,沒有個人的見解和思考,在社會生活當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在融入社會時會出現(xiàn)焦躁不安的情緒,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不足。
(3)在遇到時易挫折時偏激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部分獨生子女生活在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之中,享受著長輩的呵護,父母對他們所提的要求往往都是有求必應,盡個人的最大努力滿足,而獨生子女則因為沒有經(jīng)受過挫折,在遇到挫折時,往往會呈現(xiàn)出偏激、消極的情緒,心理脆弱和敏感,容易做出偏激的行為,如自殘、傷害他人等,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有著不良的影響。
2.獨生子女家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獨生子女家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上,不單單只需要家庭的教育,其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共同努力,發(fā)揮三方共同幫助,共同構(gòu)建,共同發(fā)展的優(yōu)勢,讓獨生子女無時無刻接受正常的心理教育,共同為獨生子女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
(1)家庭教育,父母不溺愛
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要做到不過分寵愛孩子,給予子女一定的挫折教育,在需要放手時就要學會放手,父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子女但并不是代替子女,可以給予子女一定的寵愛但也絕對不是溺愛,也可以積極鼓勵子女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做家務等,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子女的動手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時父母可以根據(jù)子女的心理、興趣特點等,為子女設置更加合理的發(fā)展方向和教育氛圍,營造一個友愛、平等、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為子女身心健康發(fā)展打造一個更加有益的空間,培養(yǎng)子女獨立自主、不驕不躁和自尊自愛的良好品質(zhì),為子女日后的獨立生活打下基礎,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高素質(zhì)人才。
(2)學校教育,對獨生子女進行教育
學校是獨生子女作為學生時期接觸到最多的場所,學校的教育對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先,學校可以為獨生子女制定良好的學習課程,關(guān)心獨生子女群體的生活學習狀況,制定出更加適用于獨生子女的課程和作息時間,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幫助他們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一定積極的影響;其次,學??梢詫Κ毶优畬W生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和舉辦心理健康講座,也可以在校內(nèi)建立針對獨生子女心理問題的咨詢室,在舉行心理活動時,可以適當設置一些小游戲并給予一定的獎品鼓勵,可以讓獨生子女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得到心理壓力的釋放,對于獨生子女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了解和解答,幫助他們解決困境,為獨生子女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幫助。
(3)在社會上,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營造良好氛圍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科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空間,多媒體技術(shù)已經(jīng)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教育部門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通過建立公眾號、APP等形式,幫助獨生子女學生家長順利更加樹立更加正確的教育觀念,也可以幫助學生家長解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指導獨生子女家長建立更好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政府則可以利用新聞、廣播等多媒體手段營造出正確的社會氛圍,幫助獨生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獨生子女家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對于獨生子女學生的發(fā)展有不利的影響,獨生子女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為獨生子女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營造出良好的成長氛圍,望以上的應對策略對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智紅.淺談我國城市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及其對策[J].亞太教育,2016(27):288-288
[2]黃藝苗.淺談離異家庭獨生子女學生的學校教育[J].欽州學院學報,2016.31(0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