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近年來,人們逐漸重視產(chǎn)婦的產(chǎn)前篩查,由于畸形與智力發(fā)育對新生兒、家庭、社會均產(chǎn)生嚴重影響,應用超聲診斷通過胎兒的超聲表現(xiàn),可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胎兒,有助于及時實施應對措施。臨床在檢查胎兒時常運用彩超形式,篩查價值顯著,具有多角度、多方面的優(yōu)點,廣泛應用有臨床,作用效果顯著。孕婦在超聲診斷后,往往詢問一些關于表現(xiàn)有關問題,筆者將結合多年臨床經(jīng)驗,詳細闡述胎兒正常的超聲表現(xiàn)。
1、妊囊
妊娠囊為妊娠標志,是通過超聲診斷可見,其超聲表現(xiàn)為:中央是暗區(qū),周邊存在厚度均勻、完整強回聲,此強回聲壁由臨近蛻膜與發(fā)育絨毛組成。在妊娠囊不斷增大過程中,壓迫子宮逐漸明顯,形成特征性雙換征或者雙絨毛環(huán)征。
2、卵黃囊
使用超聲診斷可見妊娠囊內(nèi)存在卵黃囊,此為第妊娠囊第一個解剖結構,即繼發(fā)卵黃囊。一般情況下,卵黃囊的形狀為球形,且薄壁,超聲診斷時可見細線狀的強回聲,而中央不見回聲,透明性良好,直徑為5-6以內(nèi),當妊娠到7周,卵黃囊的直徑達到最大值,隨后便開始減小。
3、胚芽與心管搏動
有研究指出,妊娠36天便存在心管搏動;使用陰道超聲診斷,34天便可出現(xiàn)胎心搏動,且內(nèi)徑是1.6mm,正常來講,當胚長達到4-5mm時,心臟搏動才可檢出,孕周是6-6.5周,孕囊是13-18mm。使用腹部超聲進行檢查,8周時可見妊娠囊直徑約為25mm,可確定胎心搏動。在孕早期,孕周不同其胎心率存在一定差異:6周內(nèi),胎心率約為100~115次/分;8周胎心率為144~159次/分;9周為137~144次/分;7~8周,上肢與下肢的肢芽長出,使用超聲診斷可見棒狀結構,手與足出現(xiàn)早期發(fā)育,在8周時可見胚胎初具人形;9周時,四肢明顯,且軀干增長與變直,伴隨生理性中腸疝;10周,胚長為30~35mm左右,胚胎已具人形;11~12周,生理性中腸疝恢復到腹腔內(nèi)。
4、羊膜囊
在早期,羊膜囊較薄,約為0.02-0.05mm,會用超聲診斷無顯示,偶爾可見胚胎一側出現(xiàn)膜狀結構圍成囊狀,另一側是卵黃囊。羊膜發(fā)育快速,在孕7周以后消失。在孕12-16周時,絨毛膜與羊膜全部融合,少數(shù)孕婦在妊娠晚期可見羊膜,不具有病理意義。
5、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在妊娠5周時,使用超聲診斷神經(jīng)管頭端時,可區(qū)分三個腦泡,分別為后腦泡、中腦泡與前腦泡。在一周以后,腦泡變發(fā)育成為端腦與間腦,中腦的變化較少。妊娠7周至8周時,采用超聲矢狀切面診斷,可見胚胎頭端內(nèi)的原始腦泡,且呈現(xiàn)無回聲或者低回聲結構,其中胚胎最前方為前腦泡,胚胎最后放為后腦泡位,兩者之間為中腦泡,在冠狀切面上可顯示單一的無回聲結構,此即為菱腦泡。
6、心臟
使用超聲診斷心臟時,其早期為單一管狀結構,當妊娠至8周以后,形成心臟分隔,且完成動脈和靜脈的連接發(fā)育。使用陰道超聲診斷可見,妊娠10周四腔心結構顯示,多數(shù)胎兒在妊娠12周以后才可見。使用陰道超聲診斷完全評估胎兒心臟存在一定難度,有關研究指出,在13周時成功率約為43%-95%,在14周時約為46%-98%。
7、泌尿生殖系統(tǒng)
在妊娠9周時,胎兒腎臟便可由陰道超聲診斷得到,在妊娠12周時,也有86-99%胎兒可見腎臟,在一周后超聲顯示率高達92-99%。
8、胎兒腹部
孕早期階段,使用超聲診斷胎兒的胃部可見上腹部左側有小回聲結構,由孕8周可見,隨著時間延長,胃顯示率逐漸增大,在12周時便為97%。在妊娠12周至13周時,胎兒的吞咽才出現(xiàn),在此之前,胃內(nèi)液體主要有胃分泌。
在妊娠7周時,胎兒膽囊發(fā)育而成,在妊娠14周時,形成膽汁。部分胎兒的膽囊在妊娠13周前無法顯示,顯示率為50%左右。一般情況下,在妊娠14周時胎兒的膽囊可檢出。
在妊娠7周時,胎兒的中腎與腸迅速發(fā)育,肝也快熟增長,臍帶腹腔內(nèi)有腸袢突入,從而出現(xiàn)生理性中腸疝,此生理變化將維持到妊娠11周,在孕1周時,由于腹腔增大,腸逐漸向腹腔內(nèi)退回,指導12周,腸管則完全退回至腹腔。大量臨床實踐指出,生理性中腸疝最大橫切面低于7mm,頭臀長低于44mm,則生理性中腸疝將消失。
9、胎兒肢體
當孕婦妊娠期為8周時,使用超聲診斷可發(fā)現(xiàn)肢芽;在一周后,肱骨和股骨便可清晰分別出。當孕婦妊娠期為10周時,使用超聲診斷可測量胎兒的脛、腓骨和尺、橈骨,在一周后,胎兒四肢便可通過超聲顯示。早期妊娠階段,胎兒的手指容易顯示,而在中晚期狀態(tài)不同,這主要由于在早期手掌往往處于展開狀態(tài),在中外則自然握拳。對于足而言也是如此,早期為自然姿勢,中晚期則屈曲膝關節(jié)。
10、胎兒顏面部
當孕婦妊娠期為9周至10周時,使用超聲診斷可見上頜骨、下頜骨。當妊娠期為10周至11周時,超聲診斷可明顯看到眼眶回聲。在妊娠11周時,超聲診斷能夠看到眼球內(nèi)晶體,其結構呈現(xiàn)為極小圓形。當妊娠期為6周-12周時,顏面部矢狀面發(fā)生巨大變化,由7周前的前額骨突出逐漸改變?yōu)樯项M骨平齊于下頜骨,主要由于在7-12周過程中,上頜骨的生長速度明顯比下頜骨迅速,于是在12周時兩者便可達到相同水平。胎兒顏面部最晚形成的器官還數(shù)唇、鼻和腭,前兩者在11周形成,后者是在12周形成。由此可見,在12中以后,胎兒的顏面部基本解剖結構建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