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豐島區(qū)記者住所附近一家名為BONGO的飯團店,有59年歷史了,店前幾乎每天排著長隊,隊伍中甚至有拖著大行李箱的外國游客,不禁讓人好奇,小小飯團究竟有何魅力。
在日本,飯團是最平民化、最便利的食物。從日本動漫中我們會看到飯團通常是三角形的,外包海苔。櫻花盛開時節(jié),日本人坐在櫻花樹下吃飯團,家庭郊游、學(xué)校有運動會等集體活動,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團,其樂融融。吃飯團,喝豆腐醬湯,是一種美妙的享受,且營養(yǎng)豐富,快速又方便地補充能量,因此物美價廉的飯團大受歡迎。
記者是BONGO飯團店的???,這家店的飯團用的是日本高級米——新潟出產(chǎn)的越光米。每一粒米都飽滿剔透。飯團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它的內(nèi)涵,飯團的配料多達50多種,有海鮮、有肉,還有各種蔬菜。最貴的大馬哈魚籽飯團為550日元(100日元約合6元人民幣),一般飯團是250日元。
飯團頂上放一點食材,這樣就讓人知道飯團里是什么配料了。做飯團是日本家庭主婦的基本功課。捏飯團時在手上沾些鹽,這樣防止飯粒粘手。很多母親給孩子做的便當里放上飯團,再加上一些配菜。最簡單的飯團即是里頭裹上一顆腌制的酸梅,外面包上一片海苔。日本人肥胖的少,據(jù)說跟多吃飯團有關(guān),吃飯團有利于減肥。
據(jù)說飯團誕生最初為保存剩飯和滿足外出帶干糧的需求。日本飯團歷史悠久,考古學(xué)者曾在石川縣舊鹿西町發(fā)現(xiàn)了公元1世紀制作的飯團形狀的碳化米塊。奈良時代初期(717年~724年)編纂的《風土記》中的《常陸國風土記》(茨城縣歷史)提到筑波地區(qū)的人把自己所住的地區(qū)叫“飯團之國”。
(摘自《海外文摘》2019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