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人為本”理念作為我國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核心,必須要對“以人為本”理念進行貫徹與支持,學校在管理工作中貫徹與實施“以人為本”,是我國當代進行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一種更高追求。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管理工作必須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并將“以人為本”理念結合到管理工作當中去,以此做好小學管理工作,使學校的管理目標得以有效實現(xiàn),這也是小學管理工作者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對基于以人為本做好小學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管理;開展策略
引言
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小學教育管理工作變得愈發(fā)重要,小學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必須要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作為出發(fā)點,將以人為本理念貫徹于管理工作中,并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不斷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新問題和新情況。以人為本理念強調將人作為整個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學校內的師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與重要資源及,應對校園內師生的潛能進行充分的開發(fā)與利用,以此確保管理對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以被充分調動,使學校教育目標得以更好的實現(xiàn)。
一、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管理工作中的貫徹意義
小學教育作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的重要啟蒙時期,其在學生思維方式形成以及個人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于小學教育來說,小學學校的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小學的教育質量,更直接關乎到學校的教學成效及辦學水平,只有采取正確的管理方法,才能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指引。作為小學管理工作中,需要確保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效性,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從而促進學校的長遠發(fā)展。以人為本作為素質教育中一種新興的教育理念,是現(xiàn)階段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更高追求。在以人為本理念中,其所指的人是與小學管理工作有關的所有人,既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甚至還包括家長、校園領導乃至組織群眾,這些主體均在不同程度上對學校的管理質量產生影響,而教師與學生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管理對象。因此,在小學管理工作中貫徹“以人為本”理念時,必須要將教師與學生作為管理對象,尊重其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使學校既能夠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予以足夠尊重,也能體現(xiàn)出老師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進而從根本上維護校園師生的切身利益,使學校在開展管理工作中能夠為師生提供更加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進而使以往制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被徹底打破。
二、基于以人為本的小學管理工作的開展策略
(一)將以人為本作為小學管理工作的主導思想
在小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在其中扮演著決策者與領導者的角色,因此要想做好學校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對自身的管理認知進行積極轉變,將以人為本作為小學管理工作的主導思想,以此確保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協(xié)調好學生、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小學管理人員需要學習更多以人為本的管理理論,并在以人為本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積極的教學實踐,使以人為本這一主導思想能夠在教育工作中充分體現(xiàn),使管理者能夠從原來的領導者和決策者,轉變?yōu)楝F(xiàn)有的服務者,以此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帶頭作用,為校園師生提供服務。學校管理人員不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同時還要積極宣傳與弘揚先進的學習思想與管理思想,以此促進教師的觀念轉變,使其能夠形成以學生為對象的教學服務意識。作為小學管理工作者,還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反復強調,使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個性素質及成長規(guī)律給予足夠尊重。此外,管理工作者還要對來自于社會與家長的反饋信息進行積極的收集與聽取,以便于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合理調整,使以人為本理念能夠深入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從而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huán)。
(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在小學管理工作中,除了學生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服務主體以外,教師也同樣是以人為本的服務主體,教師在小學教育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質量。因此,校園需要營造一個和諧、民主、平等、尊敬師長的校園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在工作中更加積極。長期以來,教師一直都是小學管理工作的管理對象,由于管理人員對教師的不重視,致使其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忽略了教師的人格尊嚴,這也造成教師在工作中常常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小學在建設師資隊伍時,必須要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將以人為本融入其中,給予教師更多的關心,使教師能夠感受到學校管理者的重視,進而激發(fā)其工作熱情,使其能夠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此外,校園管理者還要對教師的特長及愛好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開展各種活動,組織教師進行競賽、培訓、進修等,以此提高教師的職業(yè)能力,使教師能夠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交流。最后,學校還應聘請其他教育院校的專家、學者為教師提供指導,以便于幫助教師升華其教學理念。
(三)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依托,營造和諧的校園管理環(huán)境
長期以來,小學管理工作一直采用剛性制度管理與組織管理,這種管理模式過于死板、不近人情,在管理成效上自然不盡如人意。要想做好小學管理工作,充分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理念,小學需要以自身的校園文化為依托,通過增強校園文化的感染力,為校園師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而這就需要小學在管理工作中,通過櫥窗欄、圖書館、黑板報等打造出具有積極、健康、和諧氣息的文化教育陣地,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校園文化教育的真善美,進而能夠自覺的約束和規(guī)范自身行為。校園管理者需要與教師進行密切的交流和溝通,將自身與教師擺在同等地位,積極引導教師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使教師與管理者能夠共同努力,營造一片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
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做好小學管理工作,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就必須要轉變自身的管理思想,在校園中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依托,由管理者、教師、家長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以此營造和諧的校園管理環(huán)境,使小學管理工作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正確指導下得以更加高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光春.淺議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 (28):186-187.
[2]周海濱.淺議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 (02):158-159.
[3]劉世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提高小學學校管理質量[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 (03):161-162.
作者簡介:張先芹(1979-08-12)湖北省武漢市人,本科,中級一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