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市北實驗初級中學 張玲潔
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項創(chuàng)新型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概念,即指學生通過學習所獲得的一切對個人未來發(fā)展有益并能幫助其適應社會的素養(yǎng)及能力。除此之外,核心素養(yǎng)還有三大重要內容,分別是文化知識、學習能力以及社會責任。而就數學核心素養(yǎng)而言,即指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理論融入了數學學科的特點,以此使得核心素養(yǎng)之中產生了與數學相關的性質,具體包含數學的抽象、邏輯推理、建模、運算、直觀現象以及數學分析等思想。
積極將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內容應用至教學導入階段,不僅能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且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如此將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并切實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如針對“統計調查”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將具體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如基于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教師可要求學生調查統計家庭最近五年的具體收入,而后結合相應的要求將之制作為表格,再將表格轉化為折線圖,這樣學生家庭收入將可基于適當的函數模型來予以清楚表達。最后,教師再指引學生利用函數的概念來對今年的家庭年收入進行預估,以此不僅能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了解,且能促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良好形成,繼而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奠定牢固基礎。
初中數學中雖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但諸多內容又與實際生活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因此,教師可積極將生活化的元素引進教學,以此既有助于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且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繼而切實構建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如針對“隨機事件及概率”的相關內容教學,學生可能會對“隨機性”與“概率”這兩個抽象性概念感到難以理解。對此,教師便可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撲克牌引進課堂,以此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育情境。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可首先將多副撲克牌混合到一起,然后邀請多名學生上臺抽牌,每次抽牌的數量為兩張,看是否能抽到黑桃A或紅桃A,若抽中兩張中的一張,則記錄下抽中的次數,若一次同時抽出兩張,則另行記錄。通過簡單的游戲,學生將對“概率”與“隨機”的概念產生較為深刻的理解。
又如,針對“有理數乘方”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可讓學生在記憶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如下實踐操作,即將一張紙反復對折,隨后提問:“一張紙對折一次后有幾層?”“對折兩次、三次直至n次后又將有幾層?”后經學生思考,最終知曉了對折幾次后的層數可以用2n來表示,繼而掌握乘方的表示方法及其意義。
再如,在學習完“圖形變換”的相關知識后,為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其親身經歷聯系到一起,教師可組織學生運用此前所學的平移以及旋轉的相關知識來設計更加豐富的內容,如此既能彰顯學科特點,又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進而確保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順利達成。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故教師于實際教學過程中需務必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予以有效凸顯,且為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應積極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這樣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而且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如在學習“圓周角與圓心角關系”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而由學生小組共同討論與之相關的問題,如:“一條弧對應一個圓心角與若干圓周角,則圓心與圓周角之間將呈現出哪幾類關系?”“如何度量和證明圓周角與圓心角之間的關系?”針對上述問題的討論過程,學生小組內的成員可能會表達出不一樣的見解,但即便學生見解不同,卻能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表達能力,且在學生的思維碰撞中,其對知識的探究興趣也會變得愈發(fā)濃厚,繼而可切實促進學生問題分析與探究等核心素養(yǎng)及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總之,針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已然成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教育核心。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來鍛煉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