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功
摘 要 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預設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此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同時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效性。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149-01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小學數學課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的角色和觀念在轉變和更新,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優(yōu)化。但是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深入,“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全面發(fā)展而奮斗”的教學觀念越來越引起廣大教師們的思考。新課程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促進了課堂的變化,但是教學的效果并不是特別的理想。以下是我通過個人的實踐,從不同角度來探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幾點策略。
一、教學體驗要有實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穩(wěn)步推進,要求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生活化課堂教學的魅力,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fā)出來,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會提高。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們在積極心態(tài)的驅動下,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也會愈發(fā)的強烈。由于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社會的一些不良影響,這樣他們的學習進程就會出現波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走進學生的內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多為學生列舉一些與生活相關聯的例子,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不斷地構建與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比如:撲克牌教學等等,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欲望與動力。
二、激勵機制要有實效性
激勵評價機制作為教師評價學生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逐漸地被廣大教師運用?!澳阏姘?、你很聰明”等等這些激勵的語言,使得課堂的氛圍變得越來越融洽,同時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激勵評價機制的使用應當注重實效性,要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不能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教師不關心學生回答的問題中是對還是錯,又或者是在全班同學一起回答問題的時候有少數的“南郭先生”存在,教師重視一味地對其進行激勵與表揚,學生們聽多了就是覺得乏味,更是導致那些隨波逐流的學生養(yǎng)成不去思考和探究問題,這樣在無形之中就剝奪了其他學生創(chuàng)造和想象的權利,嚴重制約著學生思想上的發(fā)展,扼殺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因此,激勵評價機制一定要適時適當,這樣的激勵機制才有實效性。
三、多媒體教學要有實效性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一道風景線,多媒體教學有著行感、質感和色感的特點,能將教材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激活思維和激起探究的欲望,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輕而易舉的突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fā)揮,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優(yōu)化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比如在學習《圓的面積》時,教師應當先引導學生根據題意展開聯想,在學生們感覺到有難度時,再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演示,在演示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動態(tài)的畫面會清晰地認識到圓的分和拉、拼和移全部過程,生動而又形象,圓的面積公式就會變得簡單和易懂。但是,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只是教學中的一項輔助工具,它的運用要講究實效性,要能有效地為教學服務,在運用時要恰當、合理,其有效性才能真正的被發(fā)揮出來,為課堂教學增效和增采。
四、多樣化教學要有實效性
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都能從中獲得生活中必需的數學知識,而不同的對數學的學習會有不同的選擇,從中可以看出,新課程實施遵循的是學生整體與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但是,由于小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學習習慣的不同,在學校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滲透于教學設計中,多為學生提供鍛煉和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們都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與解決辦法。特別是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們能感受到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促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與開拓精神,將各種教學資源有效的利用起來,讓課本中的知識“活”起來,實現“教教材”向“用教材”的方向轉變。比如在教學“認識長方形周長與面積”時,可以先將長方形以線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們量出線條的長度,再將線條慢慢的連接成一個長方形,同時將長方形的長和寬用不同的顏色標注出來,教授學生長方形的周長就是這些彩色線條的長度總和;與此同時,用長和寬的和再乘以2得出長方形的周長。只有這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才能夠真正地達到教學實效性提高之目的,學生學習成績也能相應得以提高。
五、總結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我們應當從課堂有效的教學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合理的運用和安排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讓小學數學課堂更有實效性,讓數學課堂煥發(fā)強大的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肖劍.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
[1]王思琪.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數學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