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廷杰
摘 要 情境教學法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提高學生對語文的運用水平,有利于我國與經濟全球化趨勢相融合,加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文章結合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分析了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情境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070-01
情境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化。教師要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情境,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課本的知識以情境教學的方法更具體真實展現(xiàn)出來,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說閱讀中的應用
小說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容易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的,其培養(yǎng)目的就是讓學生從感受、鑒賞和理解等角度出發(fā)進行課文分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初中語文的小說課文是一個故事,或者說故事的某個完整的片段。在具體的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小說片段轉換為劇本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尋找自愿的學生進行即興表演,把一個個片段真實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為例,《故鄉(xiāng)》一文中有大量對話內容,改編成一個個片段的劇本是很容易的事情,很適宜使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如,迅哥兒要閏土捕鳥的那段,可以改編為這樣一個劇本:
迅:“我們現(xiàn)在去捕鳥吧?”
閏(作為難狀):“那不行,須大雪下了才好......”
(閏土描述和演示捕鳥過程,迅哥兒臉上浮現(xiàn)向往和期盼,進行想象)
閏:“現(xiàn)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來,我?guī)闳ズ_厯熵悮ぃス芪鞴??!?/p>
迅:“管賊么?”
......
通過進行表演,豐富了課堂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能夠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打下堅實的閱讀理解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情境教學法在散文閱讀中的應用
散文的特點之一就是形散神不散,所以老師在進行散文教學時要著重于學生對情感的理解,心理和環(huán)境是散文表達情感的常用方法,就如電影、電視劇的背景音樂其效用有時候甚至大于主畫面。老師在散文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主要也是要在這兩個方面下功夫,營造環(huán)境,使學生產生相應的心理活動,從而達到理解散文內在情感的效果。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既是樂園,也是有“美女蛇”傳說的恐怖環(huán)境。在這篇散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把教學時間放在晚上,課間休息時帶著學生去學校的小花園,帶他們感受夜晚花園的寂靜,體驗現(xiàn)實版的“百草園”。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視頻、朗讀等方式,重現(xiàn)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從真實環(huán)境中教學,加深學生對散文的理解。
三、情境教學法在古詩詞中的應用
新課程改革后,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地優(yōu)化,多媒體設備普及到了全國的中小學中。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在于多媒體的使用,通過多媒體等展示影像、圖片、音頻,來實現(xiàn)古詩場景的再現(xiàn),并加以文字和朗誦的輔助教學,讓學生仿佛身在當時的故事情景之中。教師則在情境之中作為引導者,對古詩詞進行精細的剖析,從人物、背景到隱藏在文字之中的情感,為學生一一分解,使學生迷醉于情境時就已經完成了初步學習,這樣才能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如九年級上冊的《沁園春·雪》,毛主席在橘子洲頭遠眺的頭像如今已經是橘子洲的一大盛景,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北方大雪紛飛的景象與橘子洲頭毛主席遠眺的景象結合起來做一個視頻,配合帶有深厚情感的朗誦,讓學生細細品味,能夠迅速對古詩詞產生一定的聯(lián)想,再配合老師的講解,就能初步明確其中的內涵。
四、情境教學法在文言文閱讀中的應用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一方面的知識,在此之前缺乏相應的知識基礎,對于這種需要時間積累基礎知識的內容,學生很容易失去耐心,喪失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想辦法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必須讓文言文教學展現(xiàn)出更加深厚的趣味,所以在情境設計中,要豐富情境的內容,增加一些吸引人的因素進去,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情境之中,并且在情境中迅速獲取到實際的知識作為反饋,以提高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的《桃花源記》中,作者陶淵明描繪了深受剝削與壓迫的勞動者們所憧憬的美好生活,借此表達了他自己的淡薄名利和對于安靜、閑適的田園生活的向往。在課堂上,老師想要調動學生的思緒,可以請學生們先說一下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再引入陶淵明所向往的生活,上升到貧苦人民所向往的生活,以學生自己的向往為基礎,層層遞進到人民的向往,還可以結合桃花源記向學生灌輸愛國主義思想,樹立學生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目標。
作為一種已經被驗證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靈活運用,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把語文知識的教學放在特定情境之中,加深學生的印象,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原定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衛(wèi)玲.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6):144-145.
[2].孫樂.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2018(6).
[3].馮瀾.初中語文古詩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設計[J].好家長,2018(3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