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強 李偉欣 郭玲娟 張?zhí)熘?/p>
摘要 對連棟溫室內(nèi)種植面積較多的櫻桃番茄品種72-152福特斯與74-104摩斯特進行品種對比,從植株長勢(株高周增長量、莖粗周增長量、葉片長寬、果實周增長量)、產(chǎn)量(每周采收量及總產(chǎn)量)、品質(zhì)(可溶性固形物)及果實口感評價(風(fēng)味、甜度、硬度和色澤)方面對比分析2個番茄品種。結(jié)果表明,72-152福特斯品種株高及莖粗周增長量受溫度變化影響顯著,74-104摩斯特品種葉片顏色深綠,葉面積大,葉面較平整,有光澤,2個品種其他長勢指標無顯著差異;72-152福特斯品種早熟性佳、產(chǎn)量高,單果穗果串分枝多,坐果量大,單果重13.86 g,低于74-104摩斯特17.28 g ;72-152福特斯果實可溶性固形物顯著低于74-104摩斯特,但72-152福特斯果實風(fēng)味、甜度及色澤均顯著優(yōu)于74-104摩斯特,硬度顯著低于74-104摩斯特,更適合就地及短距離運輸銷售。
關(guān)鍵詞 櫻桃番茄;產(chǎn)量;品質(zhì);植株長勢;口感
中圖分類號 S641.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3-004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15
開放科學(xué)(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Tomato Variety Comparison Test of 72-152 Futesi and 74-104 Mosite in Glass Greenhouse
Abstract To compare cherry tomato variety Futesi and Mosite which were widely grown in glass greenhouse,the evaluating indicators including: plant growth ( plant height growth per week,stem diameter growth per week, the width and length of the leaves, fruit diameter growth per week), yield(yield per week and total yield), fruit quality ( soluble solids) and fruit taste evaluation( flavor, sweetness, hardness and fruit color)were compar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 growth and stem diameter growth per week of Futesi variety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variation;the leaves of Mosite variety had a deep green color, bigger, smooth and glossy;the other plant growth indicator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Futesi showed early maturity and higher yield, the fruit cluster usually had more clusters and could? bear more fruits than Mosite, the weight of single fruit was 13.86 g, a little lower than Mosite 17.28 g.Mosite fruits had significant higher soluble solids than Futesi fruits, but in terms of fruit flavor, sweetness and color, futesi fruits were better and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 to Mosite fruits,F(xiàn)utesi fruits were significantly softer than Mosite fruits, which mean? that itwas better to sell and transport near its production area.
Key words Cherry tomato;Yield;Quality;Plant growth;Taste
近幾年,隨著連棟玻璃溫室種植模式在國內(nèi)的興起,我國北方多家企業(yè)開始興建連棟玻璃溫室,如山東德州凱盛浩豐農(nóng)業(yè)(7 hm2)、東營國家農(nóng)業(yè)示范園(5 hm2)、北京密云極星農(nóng)業(yè)(3.3 hm2)、北京大興宏福農(nóng)業(yè)(5 hm2)、河北南和富碩農(nóng)業(yè)(10 hm2)、山西晉中田森農(nóng)業(yè)(15 hm2)、陜西海升集團(17 hm2)等,在連棟玻璃溫室中,有多個櫻桃番茄品種在市場上比較暢銷,其中包括72-152福特斯和74-104摩斯特2個品種,這2個品種均屬于瑞克斯旺公司的櫻桃番茄。筆者通過對比分析2個番茄品種的植株表現(xiàn)、產(chǎn)量和果實口感,得出2種番茄的優(yōu)勢所在,根據(jù)各自優(yōu)勢,種植者可以此為參考,選取合適的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品種來源于瑞克斯旺公司,均屬于櫻桃性番茄,無限生長型,紅果,適合早春、早秋、秋冬保護地栽培。試驗品種于2017年12月中旬在河北富碩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賈宋鎮(zhèn)寺上村東連棟玻璃溫室內(nèi)種植。
1.2 試驗方法 2個品種均采用巖棉塞育苗,播種后覆蓋蛭石,采用頂噴淋進行澆水,幼苗子葉展平后采用肥水噴淋。肥料來源于北京中農(nóng)富通番茄配方肥,1/2倍營養(yǎng)液,EC值1.5 ms/cm2。待幼苗長至一葉一心時,移栽至巖棉塊中,巖棉塞和巖棉塊均采用Grodan番茄育苗巖棉基質(zhì)。采用巖棉+椰糠復(fù)合栽培的方式進行種植,椰糠采用GALUKU免沖洗番茄五孔栽培椰糠條,栽種密度是3.12棵/m2。定植于同一溫室內(nèi),環(huán)境控制和水肥管理均通過Hoogendoorn控制系統(tǒng),水肥一體,滴灌,太陽輻射每積累100 J/cm2,灌水300 mL/m2[2-4]。
2個品種采用50 ℃溫湯浸種催芽,催芽溫度25 ℃[3],種子露白后,在2017年10月4日播種。10月26日將巖棉塞種苗移栽至巖棉塊中。1月1日,74-104摩斯特定植至椰糠條上,因工程推遲,1月8日,72-152福特斯定植于椰糠條上。溫室內(nèi)采用燃氣熱水取暖,控制溫度在25 ℃/15 ℃(晝/夜),內(nèi)外遮陽與濕簾降溫,3月20日停止供暖,科伯特熊蜂授粉[4]。
每個品種栽種面積432 m2,共6行,每行45 m,去除邊際栽培行,從剩余4個栽培行中,每個品種隨機從栽培行中選取5棵,重復(fù)3次,共15棵植株,用于測量品種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采收的果實用于果實口感評價;從15棵植株中隨機選取5棵用于測量植株長勢。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植株指標的測量從4月15日開始,此時72-152福特斯進行第一次采收,74-104摩斯特尚未成熟。每7 d測量1次,測量日期分別是4月15日,4月22日、4月29日、5月6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3日。
植株生長勢測量指標有每周株高增長量、每周果實直徑、每周植株坐果串數(shù)、每周第一標記點莖粗(最新一次標記點的莖粗)、每周第二標記點莖粗[5-9]。
每周在生長點位置標記,用直尺測量植株上下2個相鄰生長點標記之間的距離記為植株每周的株高增長量。每周果實增長是通過游標卡尺測量果實每周直徑增長。每周植株坐果串數(shù)通過計數(shù)每周植株上座果的果穗總數(shù)(以肉眼可見有果實坐住的果穗)。莖粗的測量用游標卡尺,測量每次生長點標記位置莖粗以及上一次生長點標記點位置的莖粗,分別計作第一標記點莖粗和第二標記點莖粗,莖粗周增長量為第二標記點莖粗與上一周第一標記點莖粗差值。
品種產(chǎn)量及品質(zhì)測量的指標有每周植株的產(chǎn)量、可溶性固形物、果實口感品鑒(風(fēng)味、硬度、甜度、色澤)3個方面[6-14],用天平測量品種每周產(chǎn)量,果實按串采收,當該果穗上所有果實均已轉(zhuǎn)色轉(zhuǎn)紅即可采收,用手持式折光儀測量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實口感通過12個人試吃,每個品種試吃5粒果實以上,分別對72-152福特斯和74-104摩斯特的風(fēng)味、硬度、甜度和色澤進行打分,打分范圍1~10,10表示最好(硬度表示最硬),1表示最差(硬度表示最軟)。
環(huán)境數(shù)據(jù)來自Hoogendorn環(huán)控系統(tǒng)檢測并存儲數(shù)據(jù),周平均溫度是周一至周日7 d平均溫度,周白天平均溫度是周一至周日7 d白晝平均溫度,周夜間平均溫度是周一至周日7 d夜間平均溫度,以日出至日落為白晝,其余為夜間[3-4]。
1.4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Excel軟件對所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采用SPSS 19進行顯著性分析,差異顯著水平均在P<0.05水平。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株高周增長量
4月30日到5月6日7 d內(nèi),其中有5 d是陰雨天氣,日平均溫度下降,周平均溫度下降至19.9 ℃。5月6日后溫度逐漸開始上升,在5月28日到6月3日7 d內(nèi),周白天平均溫度上升至28.8 ℃,該周周一到周日的晝平均溫度分別是28.9、26.8、28.3、29.3、29.8、30.2、28.10 ℃,周夜間平均溫度為20.6 ℃,周平均溫度則達25.5 ℃(圖1)。
從圖2可以看出,5月6日,2個品種株高周增長量均下降且存在顯著差異,6月3日溫度升高,2個品種生長速率均下降,72-152福特斯與74-104摩斯特株高周生長量存在顯著差異。表明溫度的變化對72-152福特斯品種影響較為顯著。
對7周株高周增長量取平均值,74-104摩斯特品種的平均株高周增長量為29.9 cm,72-152福特斯品種平均株高周增長量為27.4 cm。
2.2 果實直徑周增長量
果實直徑從番茄剛完成座果開始測量,72-152福特斯的初始測量平均值為7.7 mm,74-104摩斯特的初始測量平均值為8.3 mm,膨大期從4月15日到 5月20日,5月20日后2個品種果實直徑均不再變化,最終72-152福特斯果實平均直徑為28.4 mm,74-104摩斯特果實平均直徑為30.2 mm。由圖3可知,2個品種果實直徑周增長量均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小,2個品種果實從座果不再膨大,果實直徑周增長量無顯著差異。
5月20日,用于測量果實直徑的72-152福特斯果實有少量開始輕微轉(zhuǎn)色,74-104摩斯特?zé)o轉(zhuǎn)色果實。5月27日,72-152福特斯品種有3串用于測量果實直徑的果串完全轉(zhuǎn)色并采收,6月3日,剩余2串用于測量果實直徑的果串完全轉(zhuǎn)色并采收,6月3日,74-104摩斯特品種用于測量果實直徑的果串僅可成串采收1串,6月10日,74-104摩斯特品種剩余4串用于測量果實直徑的果串完全轉(zhuǎn)色并采收,由此可知,72-152福特斯果實從不再膨大到整串果實完全轉(zhuǎn)色所需要的時間明顯小于74-104摩斯特品種。
2.3 莖粗周增長量
由圖4可知,隨著時間推遲,第一標記點(最頂端生長點)均呈變細的趨勢,2個品種間第一標記點莖粗無顯著差異。由圖5可知,莖粗周增長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從4月29日到5月6日,因陰雨天氣,溫度降低,這7 d內(nèi),莖粗均增加,但74-104摩斯特莖粗周增長量明顯高于72-152福特斯品種,且2個品種間存在顯著差異,表明低溫環(huán)境對72-152福特斯品種莖粗周增長量影響更明顯。
植株莖粗變細可能是因為1月初定植,低溫定植不利于根系生長與緩苗,且定植后保溫加溫設(shè)備存在異常,導(dǎo)致夜間溫度偏低(存在偶爾低于10 ℃),植株根系發(fā)育不良,隨著日平均溫度升高,植株生長速度加快,根系的吸收達不到植株生長需求,并出現(xiàn)提前衰老跡象,導(dǎo)致出現(xiàn)莖粗變細的情況。
2.4 每周座果串數(shù)
植株座果串數(shù)反映的是植株每周采收的果串數(shù)與完成授粉增加的果串數(shù)兩者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采收開始后,理論上是采收一串增加一串授粉座果,植株每周座果串數(shù)保持平穩(wěn),結(jié)合采收有利于了解品種座果情況。
由圖6可知,5月6日、5月13日與5月27日,2個品種間座果串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2個品種果實膨大期均需要35 d,但74-104摩斯特果實轉(zhuǎn)色需要時間長于72-152福特斯,采收期晚于72-152福特斯,按照每周生長三葉一穗花,因采收頻率低于授粉座果頻率,植株每周座果串數(shù)多于72-152福特斯,4月15日至4月29日,74-104摩斯特每周平均座果串數(shù)低于72-152福特斯,其原因可能是移栽及移栽后受低溫影響,花芽分化畸形,植株第一、第二穗花座果不良或脫落。
2.5 不同品種產(chǎn)量及果實品質(zhì)
總產(chǎn)量是從4月15日植株第一次開始采摘到6月3日,每個品種3次重復(fù)共15棵番茄植株的總產(chǎn)量,其中72-152福特斯有2次(4月29日和6月3日采收之前)因員工部分試驗植株誤采沒有計入總產(chǎn)量,74-104摩斯特有1次(5月18號)因員工誤采未計入總產(chǎn)量。
從表1可以看出,4月15日74-104摩斯特沒有達到成熟標準可采收的果實,5月6日沒有達到可以采收標準的番茄。72-152福特斯從4月15日開始每周均可采收,截至6月3日,72-152福特斯總計采收20 149 g,74-104摩斯特總計采收12 732 g,高7 417 g。由表2可知,74-104摩斯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6分)高于72-152福特斯(6.6分)且存在顯著差異;口感品鑒上,72-152福特斯果實風(fēng)味(6.5分)、甜度(6.1分)與色澤(8.6分)均高于74-104摩斯特果實風(fēng)味(5.0分)、甜度(3.3分)與色澤
3 結(jié)論與討論
從植株長勢上分析,72-152福特斯品種株高增長速度與莖粗周增長量更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2個品種最頂端莖粗及果實直徑周增長量無顯著差異,74-104摩斯特平均每棵植株座果串數(shù)8.5串,多于72-152福特斯8.12串,原因是72-152福特斯果實轉(zhuǎn)色周期短,采摘頻率高。從植株葉片角度而言,74-104摩斯特品種平均葉片長寬(45.5 cm×44.6 cm)大于72-152福特斯葉片(40.4 cm×37.2 cm),相比于72-152福特斯品種,74-104摩斯特品種葉片顏色深綠,葉面積大,葉面較平整,有光澤。
從品種早熟特性角度而言,2個品種同時播種,同時移栽到巖棉塊上,但72-152福特斯比74-104摩斯特晚定植7 d,72-152福特斯采收提前于74-104摩斯特(72-152福特斯4月15日第一次采收,74-104摩斯特4月22日第一次采收),表明72-152福特斯早熟性更佳。從果實轉(zhuǎn)色到采收,2個品種果實膨大期均需要35 d,但74-104摩斯特果實轉(zhuǎn)色需要的時間較長,比72-152福特斯果實轉(zhuǎn)色多7 d以上,產(chǎn)量上,72-152福特斯56 d內(nèi)15棵植株總產(chǎn)量(20 149 g)高于74-104摩斯特(12 732 g)。
2個品種果串結(jié)構(gòu)有差別,74-104摩斯特每一果穗以單串果串為主,每一果穗只有一串果,外觀商品性優(yōu)于72-152福特斯,72-152福特斯每一果穗上為2串以上多果串分枝為主,從4月15日到6月3日,72-152福特斯品種5棵用于測量生長勢植株,有2串以上果串分枝的果穗數(shù)量分別是5、3、6、3、4串,而74-104摩斯特果穗上有2串以上果串分枝的果穗數(shù)量分別是0、0、1、1、1串,表明72-152福特斯每一果穗上坐果數(shù)多于74-104摩斯特,72-152福特斯平均單果重1386 g,74-104摩斯特單果重17.28 g。
從果實品質(zhì)角度,74-104摩斯特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72-152福特斯品種,且存在顯著差異,72-152福特斯品種果實的風(fēng)味、甜度和色澤均優(yōu)于74-104摩斯特品種,且存在顯著差異,而硬度偏軟,則表明72-152福特斯的耐儲運性差,更適合在本地或就近銷售,口感綜合評分72-152福特斯6.55分高于74-104摩斯特5.60分。
綜合而言,在環(huán)境穩(wěn)定且符合番茄種植要求情況下,72-152福特斯品種早熟性佳,產(chǎn)量高,果實口感及風(fēng)味較好,適合就地及短距離運輸,是優(yōu)于74-104摩斯特品種更適合玻璃溫室栽種的櫻桃番茄品種。
參考文獻
[1] 李新旭,王艷芳,李紅岺.蔬菜工廠化生產(chǎn)(一) 北京市大型連棟溫室蔬菜工廠化生產(chǎn)情況[J].中國蔬菜,2018(7):83-87.
[2] 王艷芳,楊夕同,李新旭.蔬菜工廠化生產(chǎn)(二)? 連棟溫室番茄工廠化生產(chǎn)水肥管理技術(shù)[J].中國蔬菜,2018(8):101-103.
[3] 王艷芳,楊夕同,李新旭,等.蔬菜工廠化生產(chǎn)(三) 連棟溫室番茄工廠化生產(chǎn)育苗技術(shù)[J].中國蔬菜,2018(9):80-82.
[4] 王艷芳,馮穎,李新旭,等.蔬菜工廠化生產(chǎn)(四) 連棟溫室番茄工廠化生產(chǎn)環(huán)境調(diào)控技術(shù)[J].中國蔬菜,2018(10):99-104.
[5] 姜偉鋒,敖成光,俞剛翔.浙江海鹽設(shè)施櫻桃番茄新品種適應(yīng)性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3(6):11-13.
[6] 黃敏,王紹祥,賈衛(wèi)坤,等.櫻桃番茄新品種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10(23):27-29.
[7] 劉富中,張志斌,賀超興.日光溫室番茄越冬長季節(jié)高產(chǎn)栽培品種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00(6):4-5.
[8] 董飛,王傳增,徐國鑫,等.日光溫室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15(7):41-43.
[9] 劉龐源,張寶海,何偉明.傳統(tǒng)優(yōu)良番茄品種與新番茄品種品質(zhì)比較[J].中國蔬菜,2009(10):37-40.
[10] 汪榮鋒.櫻桃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2003,9(5):37-38.
[11] 孫中峰,陳秀麗,曹霞,等.日光溫室早春茬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11(14):48-50.
[12] 劉中良,鄭建利,焦娟,等.魯中地區(qū)日光溫室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17(20):85-88.
[13] 宋建軍,艾鵬飛,李振俠,等.抗(耐)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粉果番茄新品種科大204的選育[J].中國蔬菜,2011(6):87-90.
[14] 裴華麗,楊天慧,楊艷玲,等.保護地粉果番茄新品種比較試驗[J].北方園藝,2014(1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