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穎
◆摘 要:基于新課改要求,閱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知識面至關(guān)重要。本文圍繞“課內(nèi)拓展閱讀”這一課題,分享一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希望有所裨益。
◆關(guān)鍵詞:拓展閱讀;閱讀方法;整合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小學六年級畢業(yè)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九年義務(wù)教育結(jié)束后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谡n改的呼喚、語文課程本身的特點及要求,我們確立了小學語文課內(nèi)拓展閱讀的實踐研究課題。
“課內(nèi)拓展閱讀”是指教師立足于語文教材中課文的閱讀教學,在研究過程中力求做到“五導”,即“導閱讀的情趣,導閱讀的方法,導閱讀的習慣,導閱讀的智慧,導閱讀的感悟”;然后圍繞中心主題、寫作手法、課文內(nèi)容等開放語文課堂,引導學生拓展閱讀。由一篇引出多篇,由一個單元主題引出一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識字,積累語言,領(lǐng)悟語言的正確運用,豐盈孩子的精神世界,啟迪智慧,潤澤生命。為教師創(chuàng)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學生點染生命的底色。
研究課題確定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拓展什么內(nèi)容?
一、立足課堂教學,傳授閱讀方法
教師首先要立足于課堂教學,有效地指導學生閱讀。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聽課文朗讀,看文字,跟隨老師吟誦,聽老師講故事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拼音,自主識字,接觸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為進一步學習書面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中高年級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教授精讀、默讀、瀏覽、速讀等幾種常用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提高對人物對事件的評價能力,以及聯(lián)想、想象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等,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
二、圍繞單元主題,適度進行拓展閱讀
1.主題閱讀
教材大多按照主題進行設(shè)計,通過單元主題教學培養(yǎng)一種品格、閱讀和習作的方法,學會運用語言。低年級多半是把內(nèi)容相似或相近的文章編為一組,組成一個教學單元;高年級則是以某個讀、寫重點訓練項目為軸心,把幾篇課文編為一組。但是,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一單元只能容納三四篇課文,這就很難收到預想的效果。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按每組教材的特點和教學重點,選擇適量的名篇佳作讓學生閱讀。學生就能夠在充分閱讀中更好地揣摩體會主題思想、訓練重點、語言的表達方法等。例如:教學五年級上冊《變色龍》,可課外拓展《放飛蜻蜓》《燕子》《避役》等系列文章,了解同一主題下可以采用不同的題材、方法進行描寫,通過比較學習,了解各題材的特點。學習了《黃山奇松》,學生意猶未盡,可拓展《黃山奇石》等文章,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對黃山也有更深認識。
2.同題閱讀
教學《鷸蚌相爭》時,把《戰(zhàn)國策》的原文《鷸蚌相爭》的語段適當?shù)匾胝n堂,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遣詞造句的精當及古文的韻味,進而引導學生吟誦文言文的《鷸蚌相爭》。
3.原著閱讀
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引導學生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學了《昆蟲的口袋》引導學生讀《昆蟲記》。
4.補白閱讀
教學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引導學生感悟這首詩中紅軍戰(zhàn)士的樂觀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是教學的重點,特別要弄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中“暖”和“寒”的真正含義。但僅僅就56個字講,學生是很難領(lǐng)悟到這一點的??梢詭е鴮W生拓展讀《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雪山》等故事,學生就會對這一中國革命史上乃至世界革命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了解得更加全面、深入。
三、結(jié)合學生實際,適度刪減整合閱讀
現(xiàn)行教材中也有一些篇目不但篇幅過長,而且讀起來乏味,教師在教學時很難把握,學生也不愿意閱讀,我們就可以刪掉,補充一些學生喜歡的符合單元主題的美文。還有一些文章,主題是一樣的,但散布在不同的單元,這時就可以進行整合學習。比如五年級的《師恩難忘》《裝滿昆蟲的衣袋》《推敲》《在大海中永生》《艾滋病小斗士》《厄運打不垮的信念》《諾貝爾》《少年王冕》等都是寫人的,有的描寫人物典型事跡,有的凸顯人物品格,就可以整合起來學習。通過學習了解文章寫了人物的哪些事跡,體現(xiàn)了人物什么精神,表現(xiàn)了人物什么特點。整合學習,學生明白了都是寫人的文章,但寫作手法各不相同,再拓展閱讀一些寫人的文章,鞏固認識。
在小學語文課內(nèi)拓展閱讀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以教材為“經(jīng)”,以拓展閱讀為“緯”,構(gòu)建“經(jīng)緯”交錯的閱讀教學模式,促進知識的遷移,使課內(nèi)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