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的發(fā)展,英語作為世界第一通用語言,在日后的國際經濟、教育、政治發(fā)展上仍然具有相當大的使用空間,這也是近年來我國高考頗為重視的一門學科。隨著新高考英語考試的改革,也是為了能夠充分的提高高中生對于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增強英語口語的應用經驗,并且融入大學英語相關內容,讓英語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書面上,所以本文根據(jù)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如何進行優(yōu)化開展研究。
【關鍵詞】高考 高中英語 教學 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091-02
由于高考是所有考試中最為重要的,也是直接影響到高中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高中英語在高考中占據(jù)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在課堂上促進學生互動,開展新型教學也是為了能夠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讓學生們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得到反饋。
一、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
1.解決書面化的死板教學
在以往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會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一人講全班聽,至于全班同學的吸收知識的多少,則成為課堂內容講完之后才關心的問題,因此這種較為死板的書面化教學,不僅讓學生們缺乏詞匯延伸能力,還會對英語課堂的學習產生倦怠感,致使學生的實際水平難以得到運用,所以新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改革也是為了增強教學的互動性,讓英語得到現(xiàn)實化的應用。
2.充分重視英語口語、聽力教學
由于教育領域的蓬勃發(fā)展,很多學生已經在幼兒階段就開始接觸和學習英語,但是我國青少年的英語水平仍然不及日本、韓國。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們缺乏語言交流平臺,對于應試教學的思維很難改變,口語的靈活性、聽力的靈敏性明顯不足,因此高中英語教學改革則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口語水平。改變和增加語言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二、改善高中英語教學的具體策略
1.開設課堂活動加速詞匯延伸
開設課堂情境活動,根據(jù)某一主題進行角色扮演,或者進行演講活動,引導學生們自行解決英語詞匯量少、寫作句式的問題,通過小組內部相互解決英語學習中的障礙,加深學生們的教學知識的記憶和講解能力。另外,高中學校內部應該積極引進英語教學軟件,針對學生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各項問題進行匯總和講解,整理出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合集。教師根據(jù)同學們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口語錯誤、句式錯誤進行解惑之后,也應該延伸類似句式、容易混淆的詞匯,進一步幫助學生們鍛煉發(fā)散思維能力。高中英語教師還應積極推薦相關英語知識合集的微視頻,推薦有趣的英文小視頻,教師還可以推薦優(yōu)秀的高中英文作文,幫助其學習基礎詞匯,讓學習不再僅僅局限于校內和書本。
2.基于學習內容拓展西方文化
在學習教材上,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單元內容的學習,開展雙語教學對西方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禮儀、風土人情、家庭關系的培養(yǎng)等開展內容拓展,并且定期組織學生們開展課堂活動,以西方文化、西方發(fā)展為題材,組織學生們以小組形式,課后制作英文PPT,有助于學生們從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未來發(fā)展,將詞匯范圍著眼于世界而不是困在狹小的空間,對于專題PPT的制作也應該強調對于語言背后的藝術、歷史、哲學、文化的共同了解。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構建情境環(huán)境,讓學生們進行演講,以西方文化、發(fā)展、名人生活趣事、口語交流的不得體案例、交際失敗的故事以英文形式進行演講,能夠迅速幫助學生們通過聽、讀來實現(xiàn)口語熟練度、聽力知識儲備。
3.加強英語口語的個性化交流
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們的個性觀念,對于中學生們的反叛精神并不注重打壓,而是更加能夠理解學生,面對開朗自信、閱讀理解、寫作非常好的學生,他們更加愿意善于言談和交流,不怕出錯,自信心非常強,適合組織班級英語角交流活動,作為班級英語口語學習的領頭代表,積極組織教師與這類同學們的個性問答交流環(huán)節(jié)。面對內向的學生,可以進行英語文學、文章內容的講解,由小組人員、教師提出問題,請他們回答,營造交流氛圍,脫離教材本身。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學生的個性,組織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影響,取長補短。采取不同的方法,增強英語的實際應用,由于同學們的個性不同,高中生是處于較為叛逆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正處于不斷發(fā)展和塑造的階段,所以學習能力很強,因此英語教學老師,應該了解自己學生的心理發(fā)育情況,應該綜合每位學生的自身特點,設計不同的交流方案,運用多元化的交流模式,開展英語口語相互交流。
4.把握時事焦點設置開放性提問
首先,通過英語傳達時下焦點能夠提高高中英語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在融合時下焦點時需對課堂知識的講解、提問的方式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補充,開展開放性問答,學生們回答問題時,也能夠延伸英語詞匯,鍛煉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也讓英語的口頭表達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性,能夠與老師之間積極的進行口語交流。其次,英語老師也能夠在教案設計之初,能夠將多個領域的常用單詞進行融入,在提問中多次使用,多次引導,幫助學生們學習新詞匯,深入記憶和理解,英語教師在提問中也需要把握語言魅力,引導整體課堂的氛圍,通過將課堂知識融入焦點新聞,時下熱搜中,同時還能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教師將自己認為較好的英語詞匯組織起來,分享給學生,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如果在實踐不夠的情況下,英語教師能夠將開放性的實時問題進行課堂內容的穿插,用優(yōu)美的語言詞匯進行融合,或者根據(jù)最近讀的書籍上的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書籍上美妙的語言,作為學生們日后的寫作素材進行推薦,幫助學生們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完善教學內容,保障教學質量。
5.寫作教學的啟迪和方法
新課標強調以人為本,要求確立人在學習中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強調合作學習與研究性學習。新課標要求教師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各種教學問題,為老師的日常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其實,只要對教材和新課程標準作一認真研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對老師們的作文教學有很多的啟迪和方法指導。在教學實踐中,以下方法與策略均有助于改變寫作教學的呆板與被動的局面。
(1)巧用頭腦風暴。
剛接觸作文題目時,學生們通常要經歷一個寫作障礙(writer?蒺s block),即在面對題目時腦中空白,束手無策。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所謂“頭腦風暴”一般是先提供作文的中心話題,然后引導學生自由聯(lián)想、盡情表達。也可以由各小組充分討論,讓各小組成員盡可能多地搜集自己了解的相關信息,并將它們記錄下來,以起到相互啟發(fā)、集思廣益的作用。頭腦風暴的實質是一種“圖式”聯(lián)想,目的是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思維、喚醒大腦中的材料庫。頭腦風暴還是一個自由、開放的過程。老師不宜為學生設置太多思維框框,要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想法,盡量不提批評性意見或者暫緩評價。
(2)強調過程寫作與小組合作。
老師們長久使用的是寫作成果教學法,其判斷寫作得失成敗的依據(jù)是最終成品。如果老師們把這一做法改為過程寫作法,也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將寫作視作一個認知過程,而不僅僅著眼于最終作品的話,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就將得到極大的鼓勵與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鮑小玲.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與策略的調查與分析[J].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01):30-34.
[2]徐妙青.情境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 英語教師,2013(12):45-49.